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84496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2课后检测(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二)人口空间变化和合理容量每题4分,共0小题,总分8分。每题有4个选项,请选出最佳选项。下图示意某都市20世纪8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目前该都市中人口约130万。据此完毕12小题。12世纪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都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该都市所在的国家也许是A 美国 B 德国 . 俄罗斯 D 尼日利亚3.每年有近千万游客来到桂林旅游,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下图甲、乙、丙、丁四条曲线分别表达都市人口数量变化的四种状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

2、比重)。据此回答6小题。4甲曲线所代表的都市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日趋增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便宜劳动力日趋紧缺5四条曲线中,最符合兰州都市四区人口数量变化状况的是( )A.甲 B乙 丙 D.丁6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武威、白银等地的人在兰州落户、定居(如大学毕业生、个体工商户),这种区域间人口迁移( ).延缓了武威、白银等地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兰州的老龄化进程C减少了武威、白银等地的都市化水平 D.减少了兰州的都市化水平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毕小题。 图示属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C.8.图示由于国内都市化引起人口迁移的是B .D.与G、H两国目前人口迁移状况类似的两个

3、国家是A美国、澳大利亚B.巴西、中国.美国、巴西 D中国、澳大利亚图表达国内部分省级行政区域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毕题。10.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11-,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减少了皖、赣、黔的都市化水平 D、减少了沪、京、津的都市化水平国内东北地区有广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

4、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浮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题。12.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重要因素是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政策鼓励山东省环境恶化,导致大规模的环境难民A. B C. D.3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4.“闯关东”和“雁南飞”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

5、不同是决定因素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读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题。15.下列有关重庆市外来人口的论述,对的的是A.西部各省区均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重要因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16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重要因素是A地缘关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2月18日人民铁道网消息:为期40天的全国铁路春运于2月1日落下帷幕,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2112.2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结合下图回答题。17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

6、动的重要方向分别为()A.都市农村,农村都市B农村都市,都市农村C都市都市,农村农村D农村农村,都市都市8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人口老龄化 婚姻家庭1.有关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送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缓和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的环境导致一定的压力0.一种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出生率高下 B死亡率高下 C自然增长率高下 D.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参照答案1.D2A【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重要考察读图分析能力。图中四种柱状图分别体现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和总人口增

7、长,结合左右纵坐标,必须看清代表的是增长率,而不是数量。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总人口增长率由3%减少到8%,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排除A;总人口增长率虽然由%减少到.8,但不小于0,因此总人口仍然在增长,排除B;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约14增长到约1.6%,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排除;人口净迁移量=(国内净迁移率国际净迁移率)总人口(大概10万),由图可知,0世纪8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不小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量为正,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但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不不小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

8、口净迁移率为负,故选D。.该题重要考察世界不同国家人口的增长状况。四个选项中,尼日利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以迁出为主,选项排除;俄罗斯、德国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接近0,甚至为负,而美国虽然也是发达国家,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在%左右,甚至超过%,该都市自然增长率较高,并且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排除B、C,应是美国,选。考点:本题考察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某都市20世纪80年代和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考察人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核心是明确图中的人口变化。3.D【解析】试题分析:千万游客来到桂林旅游,这些都是短

9、期的、户籍不发生变化的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口流动。考点:本题考察人口移动。点评:本题属于基本性题目,难度较小。学生精确掌握、区别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内涵即可轻松作答。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一般波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化。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参军一段时间,未变化定居地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常常,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人口流动分为周期流动和来回流动。45.6【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甲曲线所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增长,且为正值,表白

10、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在增长;人口的人口迁移差额率在增长,其为正值,表白人口的迁入不小于迁出,人口的数量在增长,综合两种状况,人口总量日趋增长。故选。5兰州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减少,由于人口的迁入多,因此人口迁移差额率在增长。对比四条曲线,丁曲线符合其特点。故选D。迁入兰州的武威、白银等地的人多数属于青壮年,因此这种迁移,使武威、白银等地青壮年人数减少,那么老年人所占比重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的迁入,提高了兰州的都市化水平;而青壮年迁入兰州,那么老年人所占比重减少,因此会延缓兰州的老龄化进程。故选B。考点:人口数量变化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察都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试题难度中档,解题核心是掌握

11、都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差额率的变化。7.C8A9D【解析】试题分析:7本题考察人口迁移的类型。根据区域划分,图示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省际人口迁移。根据图中图例判断,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因此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因此本题选择选项。.国内都市化引起人口迁移是从乡村到都市。解答本题的核心是注意图示的乡村、都市相应的图例。图中箭头人口是由乡村迁往都市的。图示G国的人口迁移,从乡村向都市,且为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迁出国,故判断为发展中国家,而H国的人口迁移,浮现都市向都市、乡村向乡村和都市向乡村的人口迁移,且为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迁入国,故判断为发达国家,故结合选项只有D项对的。考点:本题考察人口迁

12、移的分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国际迁移的基本原则和目前两类国家人口迁移方向的基本差别即可判断,注意运用图示比较分析。针对本题,学生还需注意:(1)直接根据图示的国界线分布判断,跨越国界,为国际人口迁移,而均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迁移。()从乡村向都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和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人口迁移。0C11.B【解析】1该题重要考察人口的机械增长和国内人口分布。考核对国内人口最多省份的理解以及对所给材料的对的领悟,浙江与江苏迁出人口比重相称,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因此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广东、四川在国内人口最多省之列,均接近1亿,贵州

13、和上海人口总数远少于四川和广东,迁出和迁入人口数分别少于四川和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天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11该题重要考察人口迁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材料提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入和迁出均以青壮年为主),皖、赣、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青壮年)迁出为主,因此会加速老龄化;沪、京、津属于国内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快,由图可知,上述三地-为(青壮年)人口净迁入区,有助于延缓老龄化进程。【考点定位】该题考察国内的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12A13C14D【解析】试题分析: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山东省人口较多,土地

14、压力较大,而东北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故浮现了“闯关东”的人口迁移。13.改革开发以来,由于国内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北地区,故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别的影响而浮现“雁南飞”现象。4.结合上题分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故项对的。考点:本题考察国内的区域地理和人口迁移及因素。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别,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综合分析即可。15B1.C【解析】试题分析:15运用图中数据及其空间分布判断,东部诸多省区迁入重庆的数量还要多于西部省区,因此排除A;重庆不也许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其吸引外来人口的因素重要是经济因素,应排除C;广东距离重庆较远,但其迁移量比距重庆较近的湖北、湖南等地还多,因此排除D。1.广东经济较重庆发达,劳动力需求大,且距重庆也较远,前去重庆不会是地缘、距离、劳动力因素,而是投资创业与经商。考点:本题重要考察人口移动及读图分析能力。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来考察人口移动的因素及读图分析能力。答本题核心在于明确经济因素是人口移动的最重要因素,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