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84486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复习宝典(基础).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宝典: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 马涛主编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第二节:五行学说-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第四章 病因病机第五章 四诊第六章 辩证第七章 治则、治法第八章 针灸学基础第九章 中药第十章 方剂第一章:导论一、中医学 :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在实践中产生,又理性的用于实践,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四大医学典籍是标志1、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两部 成书年代: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内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

2、断治疗及预防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理论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贡献: 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和治疗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总集。 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有效地指导着我国传统医学的临床实践。 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2、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 成书年代:西汉时期 内容: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腧穴针法等内容。3、伤寒杂病论 :宋代林忆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作者:张仲景 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内容: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及八法等治疗方法,理、法、方、药齐备。意义:为临床医学的专著,正式确立了辩证论治法则,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4、神农本草经 成书年代

3、:大约东汉末年 内容: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论述了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等药物学理论。 意义: 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发展:山海经 公元前,记载植、动、矿物药 100多种;神农本草经 秦汉时代,载药365种;炮炙论 南朝刘宋时期,雷学斅著,载药300种;新修本草 唐代,国家颁发的药典,载药850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要典。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著, 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收录方剂11096首,共52卷,190万字。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著,增加新药716种;近代从药物中提取化学成分,青蒿素治疗

4、疟疾。宋代-王唯一 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世界上最早的模具宋、金、元时期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 张从正 “攻下派” 李 杲“补脾派” 朱震亨“滋阴派”四、中医学理论学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人体形体而言,每一个脏器都是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营养物质均为精气血津液。 各种不同机能活动互根互用,相互协调,密切联系。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适应自然界。 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疾病。 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界。 在治疗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恒动观念运动是绝对的永恒

5、的。摒弃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1生理上的恒动观。 “生命在于运动”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未病先防 (三)辩证论治 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论治,是在通过辩证思维得出证候判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2、病、症、证(1)病:即疾病,病邪侵袭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生命过程。(2)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包括主观异常感觉和客观体征。(3)证:是指

6、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辨证论治的运用 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2、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五、中医学认识与思维的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1、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在表面现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以表知里”。“有诸内,必形诸外”。与“黑箱”方法有所类同。2、注重整体研究: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3、援物比类:“取象比物”,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来推导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

7、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增水行舟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一、主要内容: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2、阴阳的基本特征,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初始阴阳特性的含义:“向日”、“背日” 最具有

8、特征性含义的是 水与火的基本特性。-“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水性 寒凉、下行、湿润、阴暗 火性 温热、升腾、燥烈、光亮 故水属阴,火属阳。举例:属性事 物现 象阳天日火昼春夏温热光亮阴地月水夜秋冬寒凉晦暗属性动 态阳功能活动上升向外兴奋亢进进攻阴物质静止下降向内抑制衰退防御属性人体自然界(事物、现象)阳腑气卫男无形阴脏血营女有形3、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1)普遍性:阴阳并不是专指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以及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随着对象和条件的改变,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亦相应的发生改变。它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运用于一切事物或现

9、象的分类归纳。(2)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是指在一定的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的划分。 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就不宜分阴阳。(3)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这种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特定条件(时间、地点、对象)的变更,对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概念认识必然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在比较的条件改变后,两者在认知的概念上可以相互转化。(4)可分性:指任何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即就是说无论属阴还是属阳的事物或现象,随着划分的范围或条件的变更,各自可以再分阴阳,永无止境,以至无穷。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4、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

10、、相互转化(1)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称为阴阳“相反”。(2)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阴阳“相成”。 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为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之中。消长,阴阳的运动形式,量的变化,阴阳的盛衰变化。 其结果有三: 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即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 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即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 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

11、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 主要指阴阳属性的改变。 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当达到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热极生寒,寒极生热”。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就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2)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3)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破坏了阴阳的动态平衡,导致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结果。 a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或阳偏胜,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b阴阳偏衰

12、:包括阴偏衰或阳偏衰,指阴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c阴阳互损: 一是阴或阳偏胜伤及对方; 阳(阴)损及阴(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二是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而致对方受损,最终表现为“阴阳两虚”。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阴阳俱损”。d阴阳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热极生寒,寒极生热”(4)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分析四诊资料,概括疾病证候。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5)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a确定治疗原则 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实热证:热者寒之;实寒证:寒者热之。 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针对阴或阳的虚损,分别采用滋

13、阴或温阳方法。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虚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补阴制阳虚寒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补阳制阴b归纳药物性能归纳药性:四气 寒、热、温、凉 分析五味:辛、甘、酸、苦、咸、(涩、淡)作用方向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有两层含义,1、指行列、次序;2、指运动变化。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五行学说:用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来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学说。(二)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疏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