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43297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教育的内涵.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教育的内涵 自主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崭新的教育理论体系,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自主教育的主客体自主教育的客体是起辅助作用的教育者,在学校为老师,在家庭为家长。她们是具有一定知识和知识传授能力的人。在教师和家长中,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尚未全面展开,自主教育的工作大部分落在了父母身上。自主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她们是教育过程的主动方,需要通过教育学习并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的人。自主教育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学习者。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自我教育中的主客体并非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并非教育者一直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永远都是受教育者。在自主教育的前期,父母与老师是客体。到了自主教育的

2、后期,受教育者已经掌握了自主教育的方法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后,受教育者(自主教育的主体)就发生了转变,变为了自我教育的客体。这时,受教育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教育行为自身化了。自主教育的目的自主教育推崇的是对人生意义和对理想的追求,反对盲目的信仰和崇拜权威,强调理性,重视科学知识。在实际的自主教育过程中,重视个体个性的发展,德智体美并重,反对“分数决定论”、“成绩决定论”。自主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的人。因此,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自主教育的内容一个人从平凡走向成功的关键在于超强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自主教

3、育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两点,挖掘孩子身上的潜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情和高尚的品德。1、培养能力能力包括实能和潜能。实能是一个人现在懂得什么和能干什么,即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潜能是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条件决定的完成某种活动的可能性。对于父母来说,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判断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人,主要是开发孩子的潜能,通过练习和实践,把这种潜能最终变为实能。人的潜能有两个重要的源泉。一个是学习能力。首先,良好的智力水平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儿童来说,开发智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游戏,寓教于乐。快乐是儿童先天的基本情绪,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在儿童快乐的玩耍中,不仅锻炼了儿童的注意力、

4、感知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还陶冶了儿童的性情,培养了兴趣。以及意志品质。其次,要有好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的自我监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送给别人鱼作为食物,吃完就没有了。传授给别人捕鱼的方法,却可以常吃常有。潜能的另外一个源泉就是创新意识。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人是无所作为的人,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落后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力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重视学习,忽视创新,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误区。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实施的“听话教育”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终日淹没于题

5、海之中,为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循规蹈矩、照本宣科,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象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吗?2、培养性情具备了各种能力,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是一个完善的人。记得有句话说,做学问要先从做人开始。具有良好的性情比智能更重要。性情就是性格和情绪。关于性格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这里主要来谈谈情绪。时下很流行谈论情商,情商是什么呢?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社会性智力,指的是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表达个人的情绪,调整或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设身处地地体会她人的情绪,并与人进行良性而有效的情感交流。情绪和对情绪的调整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人类的基本情绪有愉快、惊奇、厌恶、痛苦、惧怕和悲伤。这些婴儿的基本的先天情绪只

6、有在与成人的交流互动中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一般来说,正性的情绪比如愉快,对行为活动起支持和促进的作用,负性的情绪比如厌恶、惧怕、痛苦对行为起干扰、破坏的作用。直接的兴趣可以说是一种先天性的情绪。它在认知、技能和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任何思维和创造不断地被兴趣激情的鼓励所强化。儿童任何能力的发展不可能没有持续的兴趣。 26#回复作者:宝贝你是最好的 回复日期:2009-2-14 10:16:00下面我们把本书主人公所具备的那些好的个性特点做一个简略的综合总结,有助于家长来明确和把握。自信自信是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任。自信是一个人性格的核心。成人对孩子期望过高、保护过度、管制过严,特别是负

7、面评价过多,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或者胆小退缩,经不起挫折,或者凶狠残暴,对她人和社会充满敌意,表现出极大的攻击性和破坏性。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在学习和工作上难以取得成功,在生活上也难有幸福感。自律自律是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律其实是控制能力在自己身上的反映。一个成功的人是可以控制自己和周边的资源环境的,这种控制能力的基础就是自律。古人说:“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律的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感,认同社会的议事原则和规范,个人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的前进。执着执着是一个人对某种期望的事物表现在行为上的不舍弃的心理态度。它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8、执着首先反映了个人对自己判断准确性的肯定,即主观能动性的强烈程度。结合现实来看,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条件都清楚的时候才开始行动,也不是能够看清楚将要遇到的所有问题,但是执着可以让人更主动地去追求,而不是躲避和退缩。只有敢于迎头挑战的人才有可能成功。理性理性相对于感性,是人对事物的思考方式。理性是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理性的思考,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很难正确地解决问题。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盲目和形成惰性,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这种现象在所有受教育者中是屡见不鲜的了。形成理性思考的基础就是要学会观察和认识身边的事物。责任感对于现

9、在的父母,最迫切的一件事情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人唯一的可以挖掘内心的需要并启动无比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的金钥匙。现在的孩子都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她们很难懂得什么是责任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少追求,也不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社会要培养的人不是只会享受的人,这样的人无法面对竞争,没有动力源泉,在社会上会遇到困难而一蹶不振。乐观乐观是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事物,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乐观是人永远的加油站。当你不顺心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失意的时候,只有乐观才能挽救你。如果父母总是用刻薄的、有打击性的话语和行为来对待孩子,孩子不能乐观的看待一切,还有什么生活和奋斗的乐趣,又怎么能成功?冷静冷静是

10、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态度,同一个人的理性有密切的关系。这样的行为方式或态度可以给掌握它的人带来思考后的无穷乐趣,而不是用不假思索的冲动来处理问题。我们的很多孩子之所以容易犯错误,原因就是缺乏冷静的思考和分析。孩子在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后就具备了思考的能力,但是在控制力上还很薄弱。培养冷静的态度对孩子顺利的成长,实现理想有很大的帮助。3、培养品德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品德培养,是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区。德育对儿童来说,首要的是法制教育和公德教育。当然,信仰教育亦不可少。维护法纪靠强制,维护公德靠舆论,都要借助于外力控制。信仰是将外在价值准则内化所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才是自觉的内控的行为。信仰有好有坏,有善恶之分,人不能没有信仰,更不能信仰邪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