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84115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词名篇鉴赏: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篇一:宋词清平乐春归何处拼音及解释整理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qngpnglchnguhch清平乐春归何处hungtngjin黄庭坚chnguhchjmwxngl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ruyurnzhchnqchhunqgulitngzh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chnwzngjshuzhchfiwnqhungl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bizhunwrnnngjiynfngfiguqingwi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一、原文译文二、词句解释篇二

2、:李煜清平乐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阅读答案其一: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其二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3、作者从哪几个方

3、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3分)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其三: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注: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5、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6、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参考答案】1、“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

4、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这种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其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3、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4、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5、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6、展开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象”“用典”“拟人”。)篇三:清平乐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