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84015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一、说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是按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又总述的顺序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了具体的叙述。文中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本文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一是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

2、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首尾呼应;二是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在描写珊瑚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鱼时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比如文章的第二、四、六自然段都运用了这样的写作方法。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复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理解, 体会文章描写的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3、:1、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对于远离海域的北方孩子来说,都缺乏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是一个难点。四、说教法及学法说教法:在本课的执教中,我作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调控器,我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导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具体地说,我采取了引、扶、放的教学法,第二段海面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段海底我扶着学生探讨并总结了学法,接下来的海

4、滩和海岛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说学法: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在这堂课上,学生动得很多,时而有感情地读,时而交流自己的感悟,时而侃侃而谈自己的写话。总之,课堂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五、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本课设计流程是:观看地图,导入课题;复习生字,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海面和海底,迁移写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总结学法,合作学习海滩和海岛;归纳课文,升华主题;积累背诵,布置作业。1、观看地图,导入课题。上课之前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西沙群

5、岛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此刻我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想同老师一起登上富饶的西沙群岛去游览一番吗?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习生字,整体感知。学习课文前,我先抽查了学生的识字情况,并且让他们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并及时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接着又让他们回顾作者游览了西沙群岛的那些地方,随着学生的汇报,我在黑板上板书:海面 海底 海滩 海岛。 设计意图:回顾主要内容抓中心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达到了提纲携领的作用;汇报作者游览了那些的地方,这样的设计在学生回

6、顾旧知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3、精读感悟海面和海底,迁移写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读的指导: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阅读指导。主要体现在对重点段落的指导上,我采取的是先悟后读的方式。如: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从三个层次入手:A、看画面,海水美吗?课文怎样写的,自己读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段,明白课文具体描写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B、抓海水特点词语理解感悟。海水有什么特点?五光十色说明了颜色多,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这儿不用五颜六色呢?让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灿烂的阳光照到海面上的景色,通过实物理解五光十色的海水。C、

7、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必要时我还进行了范读,强调在读表示海水颜色词的时候要读得有高有低。这一处的朗读指导设计是课堂的一个亮点,孩子们对这一段的读明显地进步了。后来的三段和四段的朗读指导,我都采取了先悟后读的方法,看画面,抓重点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写的渗透:“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写作特点,在欣赏完西沙群岛海底的鱼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说:西沙群岛的景美,作者的语言更美,这一段中作者围绕中心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西沙群岛的鱼多、鱼美写活了。接着出示小练笔: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给出三个中心句:我们的校园真美呀!下课了,操场上很热闹。秋天的田野是

8、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任选一个口头练说,也可以自己设计中心句来把内容说具体。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作者写法的同时得到了及时的写作训练。 设计意图:课堂抓住精读课的精髓:朗读到位,训练写法到位。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先悟后读;写法指导,选准迁移点,训练及时有效。4、总结学法,合作学习海滩和海岛。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方法:一读整体感知,说说大意。二读,圈画景物,找出特点。三读,抒发感情,升华中心。学生合作学习并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归纳课文,升华主题。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此时你想说什么?并引导学生看着板书了解文章的“总分总”结构和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表达,激发他们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再次熟悉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6、积累背诵,布置作业。1天天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及优美句子2作业超市:A搜集西沙群岛的其它资料,在班上汇报交流。B你喜欢西沙群岛吗?你能为西沙群岛写篇导游词或设计旅游广告词吗?请试写下来,下节课交流。C搜集有关祖国名山大川的谚语。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积累优美词汇和句子,丰富语言;多样的作业设计,使主题升华,课文得到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