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83895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6篇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领悟登岳阳楼通过描绘宏伟 壮阔和艺术境地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悟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苦痛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把握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4、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 1、领悟登岳阳楼通过描绘宏伟壮阔和艺术境地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悟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苦痛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投影器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上

2、一课时导入 二、初步感知 1、回忆及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闻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关于律诗和绝句 (见课后练习五) 3、背景 此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57岁,漂泊于湖南一带,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特别困苦,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悒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殊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 4、熟读、背诵、了解大意 5、找出押韵的字,并指出押何

3、韵。 6、找出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二、分析理解 首联: 1、分析对仗。 2、上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下联呢?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 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 今昔比照 3、律诗开头两句本可为必对仗,却破格写成一联且自然流畅,是何用意? 明确:加强“今”“昔”比照,突出今日登楼赏景,夙愿得偿的兴奋之情。 颔联: 1、分析对仗。 2、此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大意? 明确:吴楚这片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上下联各侧重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宽阔,汪洋万顷;下联侧重写洞庭湖气概宏大,吞吐天地。 5

4、、“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喜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颈联: 1、分析对仗。 2、大意? 明确: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随。 3、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分析:在宏大壮阔的洞庭湖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涉小无助,自然联想到自己困难的境况,“无一字”,突出了孤独;“有孤舟”表现了悲苦。写湖景壮阔叙境况凄凉,触景生情,前后比照,诗境立刻不同。这是诗人的细心构思,有意拿二者对比,前后衬托,借此引出更深的思考和感慨。 尾联: 1、大意? 明确:北面的关山仍旧饱经战火,倚靠着楼窗远眺,我不禁涕泪沟通。 2、内容? 明确:抒

5、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3、此联与颈联有何联系? 明确: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比照。山河照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此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喜爱祖国河山和人民的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宏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宏大胸怀。 写作特点: 1、比照剧烈。 2、对仗工整。 3、用字精当。

6、 4、感情肤浅。 三、稳固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篇二 学问目标 1、背诵本诗。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尝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力量目标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育学生诗歌赏析的力量 教学重点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教学难点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

7、阳楼而望家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叉,今昔对比,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外表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理想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际,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

8、何救济;“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家,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比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乱担心,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固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照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

9、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四、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移。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斗烽火仍未止息,凭窗眺望胸怀家国涕泪沟通 五、链接 (一) 写洞庭湖的佳句 1、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

10、,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悟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周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天地,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优质课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意图: 1、探究新课程下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本诗为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

11、文观赏其次单元自主赏析课文,本单元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了表达选修课的特点,选择这一首诗做为一个点,一个示范,“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尝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探讨选修课该怎么上的问题。 2、表达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探究如何实现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真正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 2、品尝诗句,领会诗中所写景物特点,感受品尝诗歌的意境,到达缘景明情 3、学习本诗从而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

12、作风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的风格。 教学重点: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品尝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如何品尝“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 教学方法: 1、诵读、质疑、探究法。(由于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2、比拟阅读。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杜诗的意境和创作风格,把李白的诗歌创作特色进展比拟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作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一座楼名传天下。曾经,孟浩然一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让人们

13、向往不已。今日,杜甫的一句“吴楚东南坼,天地日月浮”,将再次把我们的思绪带到那广袤无边壮阔无比的八百里洞庭。下面,让我们放飞我们的思绪,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走进诗歌登岳阳楼,走进诗人宽阔的胸襟。 二、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天地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让一名学生主动朗读诗歌(从语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进展简洁评价、指导)后,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齐读诗歌,初步熟识内容。 3、学生边自由朗读,边自主质疑字词句,前后左右相互沟通、解答。 (预设字词质疑: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天地:天地。戎马:军马,借指参军、作战。 轩:窗户。涕泗:涕,眼泪;泗,鼻涕。) (过渡语)通过字词理解,我们能根本弄懂诗歌内容。其实我们观赏诗歌还要学会抓景物、悟情感,现在我们就来“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三、探究学习 (一)、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 1、小组合作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