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17登鹳雀楼.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3669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17登鹳雀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上17登鹳雀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上17登鹳雀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上17登鹳雀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上17登鹳雀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上17登鹳雀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17登鹳雀楼.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江实验学校二语学科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内容17登鹳雀楼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设计修改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过程:一、

2、激趣导入,理解诗题。1、(课件示鹳雀楼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游览,看,谁知道这是哪里?示“鹳雀楼”词,指名读。2、猜一猜名字怎么来的?说名字来历:“鹳”是一种形状像鹤的鸟,传说这座楼上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因此人们给它取名为“鹳雀楼”。3、这座楼在山西省永济县,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唐代的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时,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登鹳雀楼。4、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雀”和“楼”。指导朗读。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鹳雀楼的美景了,那,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吧。出示自读要求:1、

3、读准字音。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2、读通诗句。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老师下面来检查。1、检查生字同桌互相配合检查生字表中的生字读音。2、检查读诗开小火车读每句诗,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3、那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好呢?指名读,齐读。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谁来说说,你在楼上看到了那些景物?(学生看图,自由表达看到的景物。)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傍晚落山时的太阳。)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

4、山)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 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出示图。指名说。谁再来说说这句话描绘的情景,争取用上我们说过的词语。 听声音,那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这景色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美美地

5、读一读。 5、这时候,诗人就想,我真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那该怎么办呢?引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理解:欲、千里目的意思。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这是因为?让生试着说说。 出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指导读,评。“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激励我们不断攀登高峰。 齐读第二句,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的决心 。四、想象意境,吟咏背诵1、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画面。2、小朋友自由练读,可适当加上动作,等会比赛读,老师还帮你们准备了配乐呢!。3、请几位小朋友上台配乐朗读

6、(适当加动作)。男女生赛读 ,教师评价。自由练习,指名,赛读(适当加动作),齐读。五、识字写字 1、出示8个生字,指名领读。2、指导写“欲”、“楼”两个生字。 出示课件观察字形,找关键笔位。老师黑板上范写,相机指导。3、学生描红,写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2、巩固所学内容。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 依 雀 入 目 欲 穷 更指名读上面的字。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入(进入 入门 出入) 穷(穷尽 贫穷 穷苦) 3、教学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 (2)讲解“雀、穷、更、依”的笔顺。 1、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2、 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 (4)再登上一层楼。 ( )3、完成语文补充联系“教学板书17 登鹳雀楼站得高,看得远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