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83643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一、 单项选择题普通心理学方面1、心理学是( D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2、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A)。 A 个案法 B 模仿法 C 无条件反射法 D 拟人法3、感觉是指(A)。 A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4、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 A 感觉 B 感受性 C 感觉

2、阈限 D 最小可觉差5、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联觉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D)。 A 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 B 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 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D 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7、痛觉的生物意义在于(D)。 A 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 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 它是我们更快的适应环境 D 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8、(B)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 识记 B 记忆 C 再认 D 回忆9、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B)。 A 无意识 B 遗忘 C 幻想 D 幻觉10、

3、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B)。 A 辐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直觉思维 D 创造性思维11、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C)。 A 注意的分散 B 注意的动摇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12、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D)。 A 惊动和平静 B 高兴与悲哀 C 喜、怒、哀、乐D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心理咨询方面1、精神分析是由(C)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疗方法。A 华生 B 班杜拉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2. 心理异常按程度由轻到重排列,应为 (D)。A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 B心理疾病,心

4、理问题,心理障碍C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问题 D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3 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A)。A 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 詹姆斯 D埃森克4. 在治疗阶段中来访者可以 (B)。A被动接受咨询者的建议 B 具有自主性 C 依赖咨询者 D 完全服从咨询者5.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什么?( D )A年龄 B性别 C意志 D 受暗示性6有人不可自控地思考“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这是强迫症中的(B)。 A.强迫行为 B.强迫观念 C.强迫情绪 D.强迫情结7. 自杀作为心理障碍的最极端的后果,最常出现在以下哪一种的神经症中 (C)。A.厌食症 B.强迫症 C.抑郁症

5、 D.贪食症 心理健康方面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是(A)。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2、某人失恋时用写诗来抒发心中的苦闷,最后却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这是( C )作用。A反向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升华作用 D潜抑作用3、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4、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原则的是(B)。A自尊自制 B过度适应 C与他人关系好 D热爱劳动 E追求完

6、美5、一种重复出现的、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神经症是(D)。A焦虑症 B过度适应 C恐怖症 D强迫症 E偏执症6、以下哪种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B)。A焦虑症 B精神分裂症 C恐怖症 D强迫症 E偏执症7、健康的心理防御方法是(E)。A压抑 B反向 C补偿 D投射 E幽默8、针对“孤僻”的个体,最好的方法是建议他(D)。A胸怀宽阔 B要有坚定的信念 C淡化个人得失 D主动与人交往 E不断体验成功9、下列不属于饮食心理障碍的是(D)。A贪食 B神经性厌食 C嗜食 D喜欢吃 E肥胖10、不属于失眠的表现是(D)。A入睡困难 B睡眠中途转醒后入睡难

7、C早醒后想睡睡不着 D起得早 E睡眠失调11、失眠的调节中不可取的是(C)。A保持自然的睡眠状态 B顺其自然 C自我暗示要睡着 D.运动促睡眠 E放松练习社会心理学方面1.把“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更可能是下面哪一个?(C)A.人格心理学家 B精神分析学家 C.社会心理学家 D.生理心理学家2.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B)问题。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3.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D)。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8、5.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C)。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6.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A)。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7.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D)。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8.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B)。A.压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B.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C.对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D.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环境9.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

9、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A)。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 C.去个性化D.群体极化10.一个有着内在稳定归因倾向的学生,往往会把考试成功归因于(C) 。A.能力 B.任务难度 C.努力 D.运气11.身边的陌生顾客对商品的赞誉远比售货员的拼命推销更让我们相信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沟通者的(B)。A.权威性 B.类似性 C.睡眠者效应 D.好感12.先入为主是强调(A)的作用。A.第一印象 B.自利偏差 C.主观性 D.近因效应13.向别人讲心理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A) 。A.自我暴露 B.自我呈现 C.自我推销 D.自我包装趣味心理学方面1、有些教师甚至在黑板上写字时都知道谁在做

10、小动作,仿佛长有一双后眼睛似的,这体现了有效管理者的(A)特征。A一心多用 B 明察秋毫 C 整体关注 D 变换管理2、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D)。A.功能固着 B.幻觉 C.思维定势 D.错觉 3、下列那些情绪会使皮肤的温度上升(B)。 A、悲伤 B、害羞 C、恐惧 D、情绪不会使皮肤温度上升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 自制性 D.坚持性5、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B)。 A、明适应 B、暗适应 C、色弱D、视觉后像 二

11、、多项选择题普通心理学方面1、人的心理是(AB)。 A 脑的机能 B 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大脑活动产品 D 一种客观的现象2、(AB)是无条件反射。 A 吃食物流口水 B 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C 谈虎色变 D 望梅止渴3、(AC)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 A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 电灯灭了,眼睛里还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C 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D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4、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ABCD)。 A 日出日落的交替 B 一年四季的变化 C 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D 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5、(AB)等都是定势的表现。 A 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

12、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B 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 C 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 D 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6、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现象吸引去的现象叫(BD)。 A 注意的转移 B 分心 C 注意的范围 D 注意的分散7、社会需要包括(AB)。 A 求知 B 交往 C 休息 D 饮食8、智力(ABCD)。 A 是人的认知能力 B 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C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 D 的支柱和核心是思维力心理咨询方面1、通过心理咨询,我们可以在(ABCD)等问题上得到帮助。A学习问题 B、情绪压力问题 C、人际交往问题 D、恋爱问题2、下面(ABD)属于一般心理问题。A消沉B. 自卑 C. 妄想D.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