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3589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优秀议论文:于“从心所欲”有感乍一听,我也很惊异:“从心所欲不就是随心所欲吗?随心所欲又怎么会不逾规呢?孔子这样万人景仰的先贤怎能不用礼义约束自己,而去从心所欲呢?”后来,随着年龄的加增,我才知道:像孔子这样有德行的人,身心已被美德浸泡透了,他的言行动作无一不是居仁由义的。他本身就是芳香美的化身了,固然一切都能随心中所想去做,却不会逾规了。只有内心充盈,被和善、美德、热忱、仁爱充实着的人,只有这些由内而外散发生命的芳香的人,才能到达庄子逍遥游中自由无拘束的境地。可生命的芳香,怎样酿造呢?孟子娄离上中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由此可见,仁义,

2、在人生中的地位多么重要。人生的芳香,正是由仁爱和善所酝酿出来的罢!世界上有许多人,他们可能比孔子更加巧言善辩,更加心智超群,可为什么孔子只有一个呢?原来,生命的芳香中,是不能杂进太多金银铜臭之气的。战国时期的苏秦为取尊荣而发愤苦读,其才华亦可盖世,可就是无以为为后之楷模。何哉?仁爱之缺乏也。而儒林外史中记录了很多“从书本中流出的铜臭”,他们中有一人可以为后人所景仰吗?礼记有言: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诗经小雅中也说过:“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可见择友是多么重要的事。假如你择到良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假如你交到*恶小人,就不免于“徒碌碌滞于俗,悄悄束于情”了,终会汩没了志气消磨了

3、意志,所以择友,对酝酿生命生命的芳香尤为重要。对于自身的品德好坏,自己的努力固然是至关重要的。我想,只有饱览群书,将先人的精神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从实际生活中吸取生存的方式和绝妙思维,才能成就美德。李斯说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故惟有日积月累,聚沙成塔,方能成就人性的美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一点一滴间就留意培育自己的心志,净化自己的灵魂,才有可能哪一天,到达“从心所欲”的境地。期盼着那一刻吧!生命的芳香会在那时氤氲着散开。【点评】这是一篇独具特色的考场佳作。大胆选用中考话题作文中一般考生不用的谈论文体裁,先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规”谈起,通过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说明“只有内心充盈,被和善、美德、热忱、仁爱充实”、“由内而外散发生命的芳香的人”,才能到达“自由无拘束”、“从心所欲”的境地。接着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详细阐述怎样实现从心所欲,从而酿造生命的芳香:一是要具有仁爱和善的美德;二是要擅长选择良友;三是自身的不懈努力,从点滴之间“留意培育自己的心志,净化自己的灵魂”。全文语言精炼畅达,分析阐释详略得所,经典文言的引述精确适度,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恰到好处,说理层次的推动有条不紊,脉络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