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军训亟待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军训亟待改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军训亟待改革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军训是大中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近年来每当新生入学后,各类“问题军训”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出现行军训制度已不尽适应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更不适应新时期国防教育的需求。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调查显示,现行军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军训目的不明确。以大学的军训为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02年修订)的要求,大学生的军事课由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组成,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4天,学生集中统一进行训练;军事理论课为6学时,列入教学计划。这种课程安排表面上看是合理的,但军训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达到军
2、训的目的?军训中侧重培养组织纪律性,还是侧重培养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这些问题都未进一步明确,在具体的实施中也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军训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性不强,导致实践中避重就轻,只重视简单易行的站姿、队列训练,不重视传授军事理论、树立国防观念以及培养国家安全意识,对学生吃苦耐劳、坚毅勇敢等品质的培养更为缺失。第二,军训课程设计不科学。现在的军训内容已明显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一是多数学校侧重于军事技能训练,对军事理论课程重视不够,课程设置与军事技能课程中的科目无法形成呼应。二是内容单一、僵化。军训已成为站队列、拔军姿、整内务“老三样”以及最后接受校领导检阅的程式化项目,缺乏现实的教育意义,更与
3、现代国防教育的要求脱节。三是考核目标不明确。在现行军训大纲中,对军训效果评价仅是方向性的要求,而无明确的考核标准,导致检阅方阵成了最普遍的考核形式。四是大学军训与中学军训之间并无衔接,导致军训课程中部分内容单调重复、部分内容缺失的情形同时存在。五是缺少对当下青少年身心状况的调研和关注。受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身心较少受到磨炼,体能普遍不佳且个性较强,面对简单枯燥的“老三样”军训时,自然难以适应。如再遇到素质不高的教官,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第三,军训组织缺乏保障。一是教官缺乏。每年全国有1700余万大中学生需要军训,按照每名教官训练30名学生计算,需要教官5万余人;有的省市驻军少,无法满足当地军训
4、需求。二是场地缺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完全符合军训要求的场地很少。三是受区域差异等因素影响,经费保障不统一,学生人均负担不平衡。四是监督缺位。军训支出不透明,缺乏监管,军训用品以次充好、再利用程度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军训过程缺乏监督,训练中的矛盾无法及时发现、排解,敷衍了事的形式化军训普遍存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进军训的具体建议: 一、正确定位军训目的,实施综合性国防教育 军训应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激发其求知欲、好奇心,锤炼意志,促使形成良好的学风。应注重培养应对突发性国家安全事件的基本能力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对新时期网络信息战、舆情战的识别、防范意识和能
5、力;注重培养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注重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形成大中小学连贯的国防教育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力度,用日常体育课、运动训练进行意志、体能、组织纪律性方面的培养。二、科学设计军训课程,明确考核目标 结合青少年个性特点,改进军训课程形式与内容,减少“老三样”军训课程的内容,增加符合教育特点,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实用性、互动性、实践性强的军事课程设计。细化课程安排,统一规范符合青少年身心特征的系统化教材,让大中小学生循序渐进地成长,取得理想的国防教育效果。对军训效果的考核目标进行分阶段评价,考虑连续性、综合性评价,增加对教官的考核项目,细化各类考核标准,避免
6、考核的应试化、形式化。 三、规范组织军训保障体系 一是在参训教官选拔、培训以及工作要求上,不仅要强调军事素养,更须强调人文素养;注重人格平等的交流,营造教官与学生双促进、共提高的良好氛围;对教官缺乏的地区,可考虑选用当地退役官兵担任。军训教官应该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二是场地方面,可考虑与当地特警、警校、军分区所属民兵训练基地合作。三是经费保障方面,既要注意保障军训的正常开展,也要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经费支出要做到透明公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四是完善监管,加大对经费使用、用品质量的监督,杜绝相关环节可能发生的贪污腐败现象。要建立教师、学生、学生父母等相关人员的投诉渠道,引导其履行监督权利。 国防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必不可少。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一种形式,同样不可或缺。改进军训,让军训不流于形式,是对国防教育的落实,也是培养合格人才必须重视的环节之一,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本文的撰写得到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和苏州大学军事教研室李瑾老师的帮助,作者特表谢意)(责 编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