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83540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县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和大夫出” B.“废井田,开阡陌”C.“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2.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述:“今也,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耕种禾谷),多聚菽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更多的农副产品,以求发家致富 B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使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 C诸侯间争霸战争不断,百姓生存压力巨大 D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对土地利用的最大化

2、 3.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管理 B.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手工业产生的规模无法扩大4.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路交通要地),弛山泽至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汉朝时A.国家大一统局面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军政要地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城市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5. 据史记平准

3、书载:“(汉初)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该政策主旨相同的是A.“如商旅往来兴贩货卖,任择利润,一切听从”B.“士、农、工、商各有一业”“同是一等齐民”C.“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D.“乾隆初,大学士赵国麟与商人刘藩长联姻,为高宗所责”6.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皮子文薮汴河铭中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运河开通后,江都(今江苏扬州)出现许多货场、旅店等,搬运业、商业也开始繁荣起来。由此可见通运河的直接影响是A.农副产品成为商品 B.邸店柜坊开始出现C.国内市场逐渐形成 D.沿岸城镇兴盛起来7.

4、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清朝后期形成捐纳(买官)制度,买官成为商人进入仕途和升迁的途径。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A.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商业已成为社会主导产业 D.科举考试逐渐失去吸引力8.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政策 汉朝搜粟都尉赵过推广耦梨 宋真宗初年从越南引进高产的占城稻 “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A. B. C D.9. 邓耕生在谈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一文中说,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对手工业产品实施质量管理

5、。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礼记月令对酿酒业提出“稻必齐、曲蘖必时毋有差贷”礼记月令认为“物勒工名以穷其情”秦律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唐律疏议杂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 A. B. C. D.10. 清末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事隔百余年,闻之尚骇愕。”这里的“大错”指的是A.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国家的统一B.禁止官民海外贸易,动摇了农业社会的稳定性C.打击了商品出口,导致中国商品生产的落后D.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与世隔绝而落后11.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6、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恰当的是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12. 李鸿章在直境开办矿务折中写道:“查初定章程,拟招商股银八十万两,开采煤铁,并建生熟铁炉机厂,就近熔化。”下列各项中,与上述拟建企业性质相同的是A.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福州船政局13.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

7、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4.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

8、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5.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A. 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B. 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C. 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D. 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16. 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

9、布表”,分析下列各项表述,对该表内容解读有误的是省市别上海市南京市青岛市北平市天津市汉口市山西市陕西省云南省工厂数54182532131926927216省市别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威海卫工厂数20653423728393242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B.中西部的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C.东南沿海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 D.因东三省被日本控制而未统计在内17. 有学者认为:“1840-1919年的八十年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震动最烈,经济变迁最著的非常历史时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阶段“经济变迁”的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外国资本主义的

10、入侵 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18.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贸,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想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9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

11、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20. 1932年,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裴卿先生创办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民族品牌。同年4月,他将毛纺厂的制品注册为“抵羊牌”。由商标的寓意看,蕴含了宋裴卿先生怎样的思想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21.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22.阅

12、读“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年份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布纱粮19526649万吨72.6亿度43.6万吨135万吨38.3亿米65万吨16392万吨195713000万吨193亿度146万吨535万吨50.5万吨84万吨19505万吨分析该统计表信息,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重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利于经济建设C“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D体现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23.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出自这一时期A要搞快一点 要敢闯B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标准只有一

13、个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力争高速度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4. 196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4.5%,工业总产值增长36.9%,其中轻工业增长36.2%,重工业增长37.7%,粮、棉、油、生猪等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各类轻工业产品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部分指标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作为中原农业大省,自身发展优势突出B率先结束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体制C有力地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落实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等政策25.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第二个“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多快好省”方针的制定 “一大二公”目标的确立A B. C. D.26.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按相关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