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3405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认识实习.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工程认识实习报告目 录一、前言-3二、地下工程的概念-4三、地下工程的类型及用途-5四、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6五、地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11六、所参观工程的情况-16七、实习认识与收获-20前 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而得到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的普及,由于道路资源的低效率分配利用以及市区道路的结构性缺陷等原因,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城市的交通速度问题,不能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无休止的增加道路上,而轨道交通正是解决长期交通堵塞的较好方案。地下空间逐渐以一种资源的形式被人们所注意,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发展大运

2、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是地铁和轻轨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它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和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现在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的80多座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共运营线路长达5200km,运营线路长度超过100km的有14座城市,拟建或在建地铁的城市有30多个,尤其是伦敦、纽约和巴黎等城市,虽然已建成几百公里的地下铁道,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扩建。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上空间开利用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地下空间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远远优于地上空间。与此同时,地下空间

3、的利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共同沟、地下通道、地下商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准确地把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必须弄清其所处的位置、形态、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它们都是地下空间利用的制约条件。一般说来,地下空间开发一旦作业完毕,要想再开发和复原性是极其困难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当今世界发达城市,发达国家和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发展战略,大家都知道,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激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等,所以大力开发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大家知道,城市是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代表一个国家经济

4、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全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 第一章 地下工程的概念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就是相对于地面和上部空间而言的,指地球表面以下由天然或人为掘造形成的空间。有文献给出的含义是:地面以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和高度所给出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将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向地表下延伸,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全部或部分建于地表以下。地下工程:地

5、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它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和过街地下通道等。按工程建设结构分为单独修建的地下工程和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按防护功能分为地下防护建筑和非防护地下建筑;按建筑形式用途分为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娱乐、餐饮、休闲场所等。地下建筑:地下建筑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它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起缓和城市矛盾,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也为人类开拓了新的生活领域。地下建筑按功能分类,有军用建筑(如射击工事、观察工事、掩蔽工事等)、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各种民用防空工程、工业建筑、交通和

6、通信建筑、仓库建筑,以及各种地下公用设施(如地下自来水厂、固体或液体废物处理厂、管线廊道等)。兼具几种功能的大型地下建筑称为地下综合体。第二章 地下工程的类型及用途1、 按照地下空间的用途分类:1) 交通空间:交通空间是迄今为止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最主要类型之一。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轻轨交通、地下汽车交通通道、地下停车库和地下步行街等地下空间。2) 商业、文娱空间:有地下商业街、地下影剧院、音乐厅和运动场等。3) 业务空间:是指办公、会议、教学、实验和医疗等各种社会业务空间。人来人往的地下商城4) 物流空间:是指各种城市公用设施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共同沟等所占的地下空间以及各个系统的一些处理设施,

7、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变电站等。5) 生产空间:在地下进行某些轻工业、手工业的生产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对于精密生产的工业、地下环境更为有利。6) 仓储空间:存积粮食,有利于粮食水果的保鲜。 防灾用的防空洞7) 防灾空间:应付战争或灾害修建的地下防护工程,如人员掩蔽部、指挥首脑工程、战略物资储备库、地医院、疏散干道等。8) 其他:居住空间和埋葬空间等。2、 按照地下空间的形成原因分类:1) 自然地下空间: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利用,也可以作为地下工厂、地下仓库和地下电站等之用。2) 人工地下空间:既包括签署的交通空间、物流空间、仓储空间等,又包括开发地下矿藏、石油而形成的废旧矿井空间。3、 按照

8、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分类:地下空间按开发利用的深度可分为浅层空间(0-30M)、中层空间(-30-100m)和深层空间(-100m)。4、 按使用功能分类:1)工业建筑:包括地下仓库,地下油库,地下粮库,地下冷库,各种地下工厂及火电站、核电站的地下厂房等2)民用建筑:各种人防工程,一些平战结合的地下公共建筑,如地下商业街,地下车库,地下影剧院,地下餐厅,地下物资储存仓库及地下住宅等3)交通建筑:铁路和道路隧道,城市地下铁道,运河隧道,水底隧道等4)水工建筑:水电站地下厂房和附属洞室,以及引水,尾水等水隧洞,电缆洞和调压井等市政设施:共同沟5)矿山建筑:各种矿井,水平巷道和作业坑道等6)军用建筑:各

9、种永备的野战工事,屯兵和作战坑道,指挥所,通讯枢纽部,人员或装备掩蔽所,飞机和舰艇洞库,军用油库,导弹发射井,以及军火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仓库等7)公用和服务性建筑:给排水管道,热力和电力管道,输油和煤气管道,通讯电缆,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市政隧道等第三章 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1、城市轨道交通体系(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的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北京就开始修建地铁,1970年1号线建成通车,全长19.6km,1984年2号线通车,全长23.4km,2条地铁线路总长43km,共设有30座车站,日均客流量146万人次,占全市日公交客运量的15%。北京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

10、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创下了满载率世界第一。天津市在20世纪80年代建成第一条地铁,2003年地铁1号线再建,改线已于2006年5月正式投入试运营。此外,全长为46km的滨海高架轻轨也投入运营。香港地铁始建于1975年,1980年MIS(Modified Initial System)全部完工并运营。 目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多达49座,其中已有20多个城市制定了修建轨道交通的计划,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5000km,因此,在我国城市发展地铁及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到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里程可达到1700km。由于资金需求量巨大,资金筹措必须

11、走多元化投融资的渠道,并应大力降低造价。为此不仅要做好规划和选线工作,还要加快地铁车辆、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并加强管理,使地铁经营公司化。这样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地铁造价,使建设能力增大。目前,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地下铁道、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快速有轨电车或轻轨电车、单轨电车、自动导轨快速电车及其它轨道交通等。世界上已经有100多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公里。东京地铁近2000公里,年运量在100亿人次以上。伦敦市内地铁共有9条线,总长408公里。巴黎轨道交通承担了公共交通70%的运量,地铁有15条线,共199公里。纽约市区地铁线共有27条,长443公里。莫斯科拥有一个跨及

12、全市的立体交叉地铁网,总长243公里,140多个车站,由一条环线和8条放射线组成,日运量高达800多万人次,居世界之首。法国巴黎地铁是世界上层次最多的地铁,并建成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莫斯科地铁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地铁列车最短间隔只有秒钟。新加坡地铁均不采用木质、天然纤维等易燃材料,还有一整套灭火救灾的自动监测系统,是世界上最清洁、最安全的地铁之一。美国旧金山地铁列车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公里,为世界地铁列车时速之最。2. 地下建筑的发展现状类型不断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一些新的地下建筑类型陆续出现。例如,随着核能利用的增长,核废料的处理和贮存成为严重问题;在深部地层(几百米到千米以下)建

13、造地下核废料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理想途径,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又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的地下建筑发展很快;同时,在地下贮存热能、冷能、机械能(水能、压缩空气)等方面的可行性探讨和试验正在进行。再如,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大规模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已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兴建,在地下建造城市垃圾处理厂的方案也正在研究中。 设计和建造技术不断提高。新的建筑类型往往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促使新工艺的发展和建造技术的提高。例如,为了建造地下核废料库,就要解决深部岩层开挖后的地层压力问题和岩石在核废料高温作用下的应力变化问题;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就要设计制造大型的挖掘机械;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就要采用新型结构、高效设备和高强材

14、料等。 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工作。地下建筑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同方式生活在地下环境中,因此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对地下建筑不断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从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同角度,多方面研究改善地下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包括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地下环境中放射性元素的剂量及其影响问题,已开始进行研究。 从个体向群体、从单一向综合发展。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的、分散的地下建筑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体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例如,地下铁道线路的增加形成地下高速交通网,在不同线路的换乘点上就比较容易形成一个包括换乘车站、停车场和商店等的地下综合体,进而可能扩大

15、成为地下商业街或商业中心。又如,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应改变城市公用设施的自成系统和管线直埋的状况,使之向综合布置和采用多功能管线廊道的方向发展。为此,要求在统一的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并同地面上的城市发展规划统一起来。3、国内地下空间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末特殊的国内外形势下起步的,是以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80 年代中期。其中一部分工程实现了平战结合,在平时发挥了一定的城市功能。这一时期应当看作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初创阶段。进入 21 世纪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不论是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和提高。这表明,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已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了适度发展的新阶段。在今后的50 年里,我国将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完成全面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65%以上,不仅城市数量要增加,而且原有城市可能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