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83291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1术前禁食术前禁食是为了避免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对于全麻腹部手术尤其重要。传统的禁食时间为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然而在临床上,许多因素如灌肠等肠道准备的过早进行,使患者空腹等待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极易产生饥饿感,增加焦虑感及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还容易导致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的发生,影响到患者的愈后。产生反流和误吸的主要因素是饱胃及胃排空延迟。而影响胃排空主要因素是胃内容物的量,其次是胃内容物的种类,固体排空较慢,液体较快,而脂肪类则延迟胃排空。因此除了术前必须禁食外,还应考虑到不同种类食物应有不同的禁食时间。研究表明,饮水

2、能稀释胃酸,降低胃液PH值,又能刺激胃排空。因此,择期手术病人,如不存在胃排空延迟因素,可从午夜开始禁食,术前3小时禁饮,急诊手术视情况而定。12术后低体温通常医护人员只注意患者体温是否升高,而对术后体温在350C以下常未予重视。实际上,持续过低体温对人体是有害的,它能引起凝血病,导致出血增加;使代谢率降低,机体氧供减少,导致酸中毒;免疫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性白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降低,使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率的增加;此外还可对心肝肾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严重的常可致死。引起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主要有:麻醉剂对体温调节有抑制作用。麻醉抑制了血管收缩、寒颤和非寒颤产热机制。大量输

3、液输血。成人每输注1升环境温度下液体或1单位冷藏血可降温。低温环境。体腔开放。手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水份蒸发。2由于全麻腹部手术多为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上引起低温的因素常同时存在,因此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术中加强覆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术后用温暖毛毯遮盖皮肤。必要时可使用压力气体加温盖被。保持温暖环境。及时给氧。加强体温监测,对低温者,采用能测量350C以下的体温计,测直肠体温。对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研究表明,将液体加温至370C,就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3术后高血压机体对手术创伤和疼痛等刺激的应激发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腹部术后高血压发生率虽然没有心脏手术高,

4、但高血压对已有心脑损伤的病人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左心衰、心肌梗塞、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并且还可能引起血管吻合口及创面出血。一般随着刺激因素的消除,体内儿茶酚胺、醛固酮的代谢排出,术后高血压很快恢复正常。但如果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如术后焦虑、疼痛、缺氧、寒颤不能解除,可导致血压持续不降。因此,应加强对术后血压的监测和应激原的管理。3护理措施有:严密监测术后血压。及时给予降压处理,一般首选硝酸甘油。及时除去应激因素。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护士要作好心理疏导;积极缓解伤口疼痛;及时给氧;对麻醉清醒后5-7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应给予积极诱导或留置导尿,以免因尿潴留引路高血压。控制输液量和速度。4术后体

5、位全麻术后传统上用去枕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未清醒时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一般经麻醉恢复室的复苏,患者回病室时大多已清醒,如继续采取去枕平卧位,常使患者感不适,不仅造成患者心理上及全身肌肉的紧张,甚至造成肌肉拉伤;此外有研究认为,床头低和长时间仰卧位是吸入性细菌性肺炎的一个危险因素4。本病区通过对全麻术后给予半卧位和去枕平卧位的研究比较,认为全麻手术患者清醒后,血压平稳即可垫枕或改为半卧位。5术后疼痛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常感到伤口疼痛,24小时内疼痛明显,2-3天内逐渐减轻。伤口持续疼痛除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外,还影响许多方面,如:影响腹部手术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手术后伤

6、口疼痛常迫使腹部手术患者由正常的周期性深呼吸改为浅快呼吸,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等指标均趋下降;PaO2和SaO2降低,呈限制性通气障碍;功能残气量的减少,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咳嗽乏力,肺内分泌物潴留,可引起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5可能增加切口感染率。机体抗感染的主要防御反应是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Akca研究显示,手术切口感染与组织氧分压高度有关;而术后疼痛可降低皮下组织氧分压,术后疼痛控制差的患者组织氧张力明显下降。因此,术后应积极有效的镇痛。对于全麻腹部术后,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镇痛办法是使用镇痛泵。镇痛方法有:连续恒量静脉注射镇痛术、连续恒量硬膜外注射镇痛术、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术、病人硬膜外自控

7、镇痛术。使用镇痛泵术后一般镇痛效果都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尿潴留、搔痒、低血压、呼吸抑制等,故在临床使用中监测呼吸及血压,同时作好宣教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以上几方面仅是影响全麻术后机体康复的部分因素,此外加强对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都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方面报道较多,在此不再赘述。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才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法宝。参考文献1姚尚龙,王明玲.预防误吸与麻醉前禁食新概念.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552赵书娥,尹灵朔,赵莉.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国外医学护理杂志分册,1999,18:123马燕兰,白俊柳.腹部术后高血压监护.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024柳骅,姚梅芳.体位护理.国外医学护理杂志分册,2000,19:2535滕金亮,赵永泉,陈伯銮.术后镇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160第1页共4页摘要: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笔者认为应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高血压、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