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83280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上第六单元诗词赏析望江南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 和内心情感。写她登楼远眺,盼夫归来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2、“过尽千帆皆不是” 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 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3、“肠断白洲”,说明她把视线从 “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 收拢回来,集中在 “白蘋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 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4、这是一首风格 清新、明快 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 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 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 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

2、断”。5、本词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 白描、直叙的 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6、请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或说说“独”“望”的妙处)“梳洗罢”,三个字勾画了女子为迎夫归来而精心打扮。本句寥寥数字便简明地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一个“独”字表现了女子的孤寂寥落之情。7、“过尽千帆皆不是”赏析。写思妇等待时间之长和失望之深。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8、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赏析一:这句词是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

3、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惆怅、痛苦) 赏析二:即景抒情,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意境)。这两句诗以拟人手法写斜晖流水含情脉脉的样子,生动,形象,“白蘋洲”更令人肝肠寸断,这两句抒发了思妇深深地相思之苦。江城子1、词上片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突出了一个“狂”字;下片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2、“卷平冈”:“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几句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浓墨重彩地

4、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4、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5、“亲射虎,看孙郎”用了孙权的典故,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和豪情。“遣冯唐”,用了汉朝派冯唐去赦免魏尚的典故,意思是作者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射天狼”典故,“天狼”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意思是表达了苏轼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6、赏析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

5、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和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渔家傲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描述了边塞的荒凉和守边战士生活的艰苦,全词抒发了作者思乡、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但又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2.词的上片侧重于描写,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塞外边关图。首句点名季节,并用“异”字统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渲染了边塞的的荒漠的悲凉,也暗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3.词的下片着重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表现深深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使思乡之情绵

6、绵深沉。意境分析:深夜,所见的是严霜在地,所听的是悠悠不断的羌笛声,越发的思念家乡无法入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4、“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5、下面句子分别描写塞下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6、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7、请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赏析一: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7、,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赏析二: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8、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9、赏析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采用互文,意思是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

8、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10、结句“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复杂的情感?抒发了将士们思乡、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但又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武陵春1、“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季节特征,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描绘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的情景。 “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想梳头却无力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3、词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4、“闻说双溪春尚

9、好,也拟泛轻舟”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用“闻说”“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5、怎样理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6、赏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

10、都承载不动,这种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很新鲜、奇特,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破阵子1、词破阵子的上片描述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表明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下片前两句描写战斗场面(战斗的激烈和顺利),接下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最后一句显得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2、请谈谈你对“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理解。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3、请赏析“了却君王

11、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4、“可怜白发生”也是一句壮语,你怎么理解。这一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5、运用细节描写的句子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6、词的上片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各写了什么事? 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7、词题目“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雄豪、壮美的作品。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