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3250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校本课程:食用菌栽培技术.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用菌栽培技术目 录序言第一章 野生蘑菇鉴别基础知识第一节 蘑菇概述第二节 蘑菇的分类第二章 香菇栽培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第三节 栽培方法第四节 加工与保鲜第五节 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第三章 平菇栽培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 平菇菌种的生产第四节 平菇的栽培技术第四章 黑木耳栽培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木耳的栽培第三节 食材鉴定第四节 药理作用第五章 天麻的栽培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天麻的种植、栽培第三节 天麻的后期处理 序 言五峰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邻接湖南省。面积2072平方千米。人口约20.77万,以土家族为主。明洪武六年(1373)置五峰石宝

2、长官司,十四年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清雍正十三年(1735)析置长乐县,以境内长乐坪得名。1914年因与福建长乐县同名改为五峰县,以县治西南五峰山得名。1984年成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重晶石等,以重晶石、煤炭储量最大。境内河流多,水能蕴藏量大。茶机是国家定点产品,畅销省内外茶区。农业主产玉米、薯类、大豆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山羊为主,为中国山羊板皮基地县。林业资源丰富。五峰全境皆为山区,属武陵山支脉,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部地带,系喀斯特地貌,溶洞伏流遍布全境,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总面积的863,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44.8,县

3、境内最高点白溢寨顶峰黑峰尖海拔2320.3米,海拔最低点东部渔洋河桥河峡口150米。境内沟壑纵横,峰峦重叠,群山之间夹有小块平地,县境东部的渔洋关(低山河谷),中部的长乐坪(半高山)和西部的湾潭(高山地带)均有万亩平原展开。东半部山形浑圆,坡缓谷浅,西半部山势高峻。主要河流有渔洋河、天池河、泗洋河、南河、湾潭河、百溪河。五峰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暴雨甚多。山间谷地热量丰富,山顶平地光照充足。境内垂直气候带谱明显,适合多种农作物及经济林木生长。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左右。在五峰的广大林区和农村,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

4、重要生产项目,为了能更好地推广食用菌生产项目,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编写了食用菌栽培技术。该书着重介绍了生产范围广、产品数量大的香菇、平菇、黑木耳、天麻等品种的栽培技术,同时从食用菌的生产方案设计、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书中还介绍了野生大型真菌基础知识。本书通俗易懂,对一些毒蘑也作了说明,这对开发野生蘑菇资源将会有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第一章 野生蘑菇鉴别基础知识第一节 蘑菇概述平常叫做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类,即担子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担子菌长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样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伞。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到处蔓延的菌丝体

5、,这是担子菌的营养体部分,即非繁殖器官。在一定温度与湿度的环境下,菌丝体取得足够的养料就开始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初期象个鸡蛋露出地面,迅速发育成子实体,有菌盖、菌柄、菌托、菌环等。成熟子实体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质地等差别很大。大的直径可达40厘米左右,高可达5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不过半厘米,高不过1厘米。现将它各部分的性状说明如下:菌盖是子实体最明显的部分,好像一顶帽子。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常见的有钟形、斗笠形、半球形、平展形、漏斗形等。菌盖颜色十分复杂,虽然可以基本上辨别出白、黄、褐、灰、红、绿、紫等颜色,但是各类颜色中又有深、浅、淡、浓的差异,更常见的是混合色泽。幼小与老熟时它们的颜色可

6、以不同,中央与边缘颜色更是常有差异。表面有干燥的、有湿润的、有粘的,有光滑的、有粗糙的,还有的具有各种附属物:如纤毛、环纹、各种鳞片等。这些附属物的形状,大小、色泽又各有种种变化。菌盖边缘的形状也不一样,幼小时与成熟后的形状可以完全不同。成熟后一般可分成内卷、反卷、上翘、延伸等。周边有全缘而整齐的,也有呈波浪状而不整齐或撕裂的。菌盖表面有皮层。在皮层菌丝里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使菌盖呈现各种不同色泽。皮层下面便是菌肉,一般由长型的丝状菌丝组成,有的则由膨大的泡囊状菌丝组成。菌肉颜色以及受伤后颜色的变化,常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菌肉多呈白色或污白色,有的呈淡黄色或红色等。例如牛肝菌菌肉受伤后多变为

7、青蓝色,稀褶黑菇先变成红色后变黑色,卷边网褶菌伤后变褐色,而变黑蜡伞伤后变成黑色。子实层体是长在菌盖下面产生子实层的部分,有的呈叶状,叫作苗褶。有的呈管状,叫作菌管。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的顶部,向外到达苗盖边缘、子实层就排列在苗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围。 1 菌褶经常看见的菌褶颜色,一般是孢子的颜色。幼嫩时一般是白色,老熟后变成各种不同的颜色。菌褶的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有等长的、不等长的、分叉的等。苗褶与菌褶间,有的有横脉连接,有的在靠近菌柄的一端互相交织成网状等。菌褶的边缘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的,也有边缘粗糙有颗粒状物的。菌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是分类的重

8、要依据之一。通常有以下几种。 (1) 离生:菌褶不与菌柄连接,因而在菌褶与菌柄之间有距离。(2) 弯生:菌褶与菌柄连接处稍微向上弯。(3) 直生:菌褶直接与菌柄连接,不向下延长,也不向上弯曲。(4) 延生:菌褶沿菌柄向下延伸。2 菌管菌管可长可短,一般与菌褶与菌柄连接方式相似。也有离生、弯生、直生和延生等方式,有的容易和菌肉剥离,菌管间也极容易相互分离。但那些不成放射状排列而类似菌褶的,就不容易相互分离。它们的颜色多样,与菌管口部的颜色相同或不相同。 3子实层菌褶的两侧和菌管的里面布满子实层。子实层中有担子、囊状体等。担子通常棒状,有四个小梗,上面各生一个担孢子。有时只生两个小梗,产生两个担孢

9、子。担孢子简称孢子。它的形状、颜色、大小、花纹是蘑菇分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形状有圆的、卵圆的、椭圆的、圆筒形的、多角形的、星状的等。它们的外面有一层或两层膜,膜光滑或粗糙,有小疣、小刺、网纹、棱纹等。囊状体生在担子间,它们的起源多数如同担子,分布在菌褶的整个表面,因为它着生位置不同,又给以不同名称。生在菌褶两侧的叫囊状体,生在菌褶边缘的叫褶缘囊体。它们通常没有颜色,但在有些种内部有颜色,它的形状有多种,如棒状、纺锤状、梭状、瓶状、洋梨状等。顶端有尖细呈尾状的、有头圆的、有角状的、也有顶端有结晶体的,等等 第二节 蘑菇的分类食用蘑菇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称

10、为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从野生种类中进一步筛选驯化优质生产菌种大有潜力。中国曾在世界上首次驯化并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猴头菌、竹荪等,现已驯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丽蘑、铆钉菇、粘盖牛肝菌、正红菇等等也可以大量采集,供销于国内外市场。 药用蘑菇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余种,除了传统药用的茯苓、冬虫夏草、灵芝外,近些年新发现并作为药用的有云芝、树花、古尼虫草等,以及假蜜环菌、安络小皮伞、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药用部分主要是子实体,但有一些是通过现代发酵工业技术大量反制菌丝体来加工制药。国内外研究试验表明,

11、天然的药用真菌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在寻找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药物方面,从包括真菌在内的中药中筛选,无疑是前景看好的。 有毒蘑菇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

12、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

13、。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值得提及的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人们发现鹅膏菌毒肽对真核生物细胞的RNA聚合酶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而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它们被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怎样鉴别有毒蘑菇?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1)色泽鲜艳度高。2)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毒蕈中毒-预防1.

14、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2.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3.预防措施:加强宣传、避免误食。4.可以在煮蘑菇的时候,在锅内放进几粒白米饭。如果白米饭变黑,说明那就是毒蘑菇,不可食用。如果米饭没有变黑,那就是无毒蘑菇,可以食用。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1、胃肠类型:潜伏期10分钟¡ª6小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应予以对症和支持疗法。 2、神经精神型:主要表现为付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可发生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脉缓等症状;可用阿托品治疗。3、溶血型:可出现贫血、黄疽、血尿、肝脏肿大,严重的有生命危险。治疗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脏器损害型:此型病程较复杂,

15、中毒最严重,依病情发展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出现多脏器损伤以肝、肾为主。肝肿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肝坏死,肾损害出现少尿、无尿、血尿¡­¡­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治疗用二硫基丁二酸钠或二硫基丙磺酸酸钠。同时注意保肝、肾。毒蕈中毒-自我救治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蕈中毒,是哪种毒蕈所致,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立即叫救护车赶往现场,急救时最重要的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在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如为速发型毒蕈,会出现流涎、腹痛及瞳孔缩小等症状。可皮下注射或肌注阿托口0.5-1mg或静注6542 5-10mg。肝炎型患者在假愈期仍应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