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83188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把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育学生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点 正确熟悉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外表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现:学生展现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列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

2、: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假如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相互沟通一下,知道了什么? (2)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争论:假如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

3、5)提醒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相互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三角形各局部名称叫什么? 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局部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争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试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觉了什么?同桌相互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4、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试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觉了什么?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提醒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缘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牢固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展分类. 学生猜想: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教师提醒:通常我们依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小组争论:

5、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组织学生观看并分组争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熟悉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假如我们把全部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展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觉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

6、: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拟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别等腰三角形. 5.熟悉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学问来熟悉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假如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假如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争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当怎样画? 使学生

7、明确:由于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精确度数呢? (2)试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列图的挨次,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看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8、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列图的挨次,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看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依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假如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例如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习:“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稳固练习.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推断.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

9、个顶点.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肯定是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许多年了,有点摇摇摆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方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你把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140页10题 下列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

10、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嬉戏地点 操场 嬉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嬉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教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 2.教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教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头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嬉戏方法同

11、上. #50387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稳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育学生的计算力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受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稳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学生养成仔细计算和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 3)( )( )=2019,除数最小是( )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

12、)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假如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23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4)竞赛题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 91页5-8 #50387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