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3145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精心整理).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 新闻标题作为报纸上一种特殊的文字集合体,虽然字数不多,但其样式已比较稳定成熟,自有其自己的类型和结构。现分述于后。 一、新闻标题的类型 (一)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新闻标题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许多类别。最常见的有两大娄,即单一型标题与复合型标题;实题与虚题。 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是按标题的构成来划分的。只有主题的标题,即为单一型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即为复合型标题。 主题与辅题以字号大小作为区分的标志。在多行标题中,字号最大的一行即为主题,其余为辅题。主题是标题的主要部分,辅题是标题的次要部分。 单一型标题,包括一行题(即一行主题,无辅题),也包括双行主题(无

2、辅题)。至于三行主题(无辅题),极为少见,且实用意义不大。 复合型标题是由多行题组成,至少为两行。它的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两种。复合型标题按组合方式划分,可有引题一主题一副题型,引题一主题型和主题一副题型三种。 关于标题的称呼,“主题”因与文章中的主题易混淆,也有称为“主标题” 143的,余下类推为“引标题”和“副标题”。不过,较为流行的称呼,仍是“引题”和“副题”。 (二)实题和虚题 根据表现方法和表现重点不同,新闻标题可分为实题和虚题两种。 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称为实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称为虚题。实题,着眼于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等。虚题,着眼于说理,着重说

3、明原则、道理愿望等。实题和虚题都是表达编辑对新闻内容认识的结果。不同的是,实题是通过个别表达认识的结果。虚题是通过一般表达认识的结果。例如:廉政不可无监督监督不可无群众(引题) 贵阳交警支队开门刹风(主题)(法制日报1993- 1O-19)引题“廉政不可无监督监督不可无群众”讲的是原则、道理,主题讲的是个别的具体事例。 虚题,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概述一种道理。如上例的引题。第二种,提出一种要求。如:忘关煤气阀切忌点明火(主题)本市连续发生煤气起火事故(副题)。有些标题所阐明的政策原则,本身含有一些要求,也是属于这类的虚题。第三种,直接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述。如:不文明明加上不文明(主题)个别商店

4、谩骂在街头纠正错别字的少先队员(副题)。主题是虚题,直接针对个别商店指出,写错别字加上骂人,是错上加错。这种虚题与前两种不同,必须结合副题中评述的对象方能理解。 虚题在新闻传播中虽然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它的特点是对实题具有依附性。它要依附报告新闻事实的实题而存在。一条标题可以没有虚题,但必须有实题;一条标题若只有虚题而无实题,则不能成为新闻标题。而实题则不同,它可以独立存在。 二、新闻标题的结构 所谓标题的结构是指一条新闻标题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不同类型的标题,其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方式亦不同。若按实题与虚题来分,其相互联系是虚与实的关系。若按单一型与复合型来分,其相互联系是主与次等多

5、方面的关系。鉴于复合型标题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讨论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作为本节阐述的重点,至于单一型的双行主题在结构上与此相类似,这 144里不再赘述。 (一)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 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部分。主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例如:现代科学研究揭开千古学术悬案(引题)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主题)我国历史纪纪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副题) (人民日报2000 -11- 10)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夏商周年表的公布。众所周知,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到昌盛的时期,但我国历史的确切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晚期(即公元前841年

6、),如今经过多学科多年的联合攻关,终于破解了夏商周断代之谜,将中国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1229年,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的一段空白。因此,编辑把年表的公布作为核心事实写入主题,而年表诞生的原因及其价值,都是对年表的补充说明,则写入辅题。有些消息报道的是某人发表了某种新观点。在这些观点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目的见解,就是标题的核心部分,应写入主题之中。例如: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主题)江泽民指出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副题)(中华工商时报2000 - 08 - 29)消息写的是江泽民在东北三省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为迎接新世纪,我国正制定“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7、“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是制定这一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编辑把它写入主题,“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虽是“十五”规划的一项内容,但相比之下不及前者,所以写入副题。 (二)引题引出主题 引题是在复合型标题中导引主题的辅题。它位于主题之前,字号小于主题。引题又称为眉题或肩题。作为新闻标题,其引题只要引出主题即可,文字不可太长,一般以一行为宜,不宜让读者的视线停留过久,影响了对主题的注意力。 引题引出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例如:145 在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阀(引题) 李鹏委员长会见六国议长(主题) 人民日报2000

8、 -09 -02)这里的“在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间”,是对人物活动时间的说明,属于背景的交代。又如: 建材龙头企业(引题) 方大集团订单不断(主题) (广东建设报2000-11-18)这里的“建材龙头企业”,是对行为主体(方大集团)的身份地位的说明,也属于背景的交代。此外,关于新闻来源、新闻发生地点的说明,以及既往事实的回叙,也都属于背景的交代。例如报道我国某位领导人连续出访,常用这样的标题:圆满结束之行赴访问(引题)抵达(主题)。引题就是对前一段出访过程的回叙,当属背景交代之列。 引题常常用来说明主题的意义,请看例题: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 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引题)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9、在港隆重举行(主题) (副题略) (人民日报1997- 07-01) 外汇市场体系走向规范化(引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沪开业(主题) (人民日报1994- 02-19) 彻底告别点油灯历史(引题) 山东省实现户户通电(主题) (人民日报1996- 02-19)在这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是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引题正是标明了这件大事的意义。“山东省实现户户通电”意味着“彻底告别点油灯历史”,引题从当地人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146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业”,意味着“外汇市场体系”开始“走向规范化”,引题是从意义来标的。若在引题前面加上“为使”二字,那

10、么就是从行为的目的来标了。请看下面一例:为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打基础(引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建立(主题)李鹏从总理基金中拨款支持农业科研(副题)(人民日报1995 - 05 - 25)引题中标明行为的意义和目的,二者比较相近,但也有区别:前者强调已有行为的价值,后者侧重在未来行为的动机。平庸也是过违纪不留情(引题)沈阳四百余名公务员被辞退(主题)(经济日报2000 -10 - 28)错把强力胶当眼药水眼睛被粘住(引题)一美妇险变独眼龙(主题)(广州日报2000 -11- 27)前一例的引题,叙事中略含议论,交代了主题中公务员被辞退的原因,后一例引题以叙事的手法交代了主题中美国一位妇女险变独眼龙

11、的原因。高原古城拉萨阳光灿烂布达拉宫广场欢歌如潮(引题)西藏隆重集会庆祝自治区三十周年华诞(主题)(副题太长,略)(人民日报1995 - 09 - 02)举国含悲承遗志长街恸哭送伟人(引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群众送别邓小平同志(主题)(副题过长,略)(人民日报1997 - 02 - 25)上述两例的引题都是描述一种气氛,一喜一悲。 引题还有一个作用是对主题所叙述事物性状的描述。回答的是新闻要素中的 147“如何”,即什么样或怎么样。引题对性状的描述,大体有以下几种:例如: 水车水磨 风车风箱(引题)郭桥乡农民博物馆风景独好主题) (中国青年报1990 -12 -07)边吃边欣赏 边聊边回味(

12、引题)晚宴式剧场亮相京城(主题) (新民晚报2000-10 -10) 笔触伸向贫困百姓的下一代(引题) 张平力推对面的孩子(主题) (新民晚报2000 -lO - 04)上述三个标题的引题都是对一种事物是什么样的描述。第一题,是对农民博物馆的描述,第二题是对晚宴式剧场的描述,第三题是对作品对面的孩子所写内容(有关贫困百姓下一代的题材)的描述。昔日父母打鸳鸯今日儿女拆连理(引题) 干涉婚姻的主角换了(主题) (北京晚报2000 -10- 27) 传统百货让位连锁超市领跑(引题) 零售业重新洗牌(主题) (中华工商时报2000 -11- 07)这两侧的引题是对主题中所写动作的描述。前者是对主角变换

13、的描述,后者对重新洗牌的描述。 规定收5元实收100元(引题) 武汉订票费真乱l主题) (中国消费者报2000-10-28)这里的主题是对某种现象的判断或评价(“订票费真乱”),引题则是回答作出判断式评价的依据(“规定收5元,实收100元”)。实际上,引题还是对怎么乱的 148展示,也是属于对性状的描述。 最后要说明的是,引题对与主题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和性状等项的阐释,是就总体而言的,具体到一条标题中,可以根据需要阐释一项,或两三项。本书选择的例证都是一个引题阐述一项,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第二,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它同前面的第一种方式显著不同的是:新闻事实

14、中的“何人”(行为主体),不放在主题中,而是放在引题中。引题和主题合写一件比较完整的事实(即“何人”做“何事”),引题包括“何人”,还包括“何事”一部分;主题则包括“何事”的另一部分。总之,引题叙述的是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主题则是主干事实的后续部分。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后续部分若是新闻价值所在,可以在主题中得到突出;其二,引题和主题是一句话,从引题中的“何人”写起,接着叙述何事,在写法上比较顺当。例如:乡村女教师彭富芬面对行凶者挺身而出(引题)为保护学生身中十六刀(主题) (报刊文摘2000 - 04 - 17) 当然,这种写法也有局限,若“何人”是需要突出的显著人物,放在引题中就会被淡化。引题从行为主体写起,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引题和主题共同描述一种连续的动作和过程,如彭富芬护学生的标题就是一倒。其二是引题只写行为主体及行为动作,主题是叙述动作的具体内容(行为的对象和客体)。这里的行为动作,包括发现、指出、宣布等等,至于发现了什么,指出了什么,全由主题标出。例如:国家计委对78个项目稽查发现(引题)招投标:96%失灵(主题)(报刊文摘2000 - 03 - 30)珠海捣毁一非法加工厂,怀疑(引题)散装酒加敌敌畏(主题) (广州日报1999 - 01 - 17)其三是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