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830812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导学案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习目标】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梳理】 一、从汉至元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1.演变过程调整措施特别提示“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又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因此,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1)汉朝汉初:继承 ,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位高权重。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丞相;确立中外朝制度。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外朝是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外朝,沦为执行机构。(2)唐朝:完善

2、三省六部制。源流:三省六部制由 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主要内容三省: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起草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政事堂是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改称“中书门下”。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 、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影响对当代:A.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对后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3)宋朝初期:设 (习称政事堂)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同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增设参

3、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特别提示宋朝政治机构示意图二府三司制二 中书门下(行政)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府 枢密院(军事)枢密使 三司(财政)三司使2.演变原因(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2)提高行政效率。(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综合提升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

4、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二、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演变历程历代监察机构(1)秦代:在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上郡一级行政机构有监御史,是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汉代地方: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3)汉以后:来源:学_科_网朝代机构职权唐中央御史台定期向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中央御史台;地方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元中央御史台;地方 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案,可以先斩后奏。明清中

5、央都察院;地方按察使司专职监察2.演变趋势: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3.评价(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局限性:是君主专制的工具,这一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三、中国古代王朝的选官制度1.演变过程选官制度实行时间选官方式选官标准世官制先秦时期世袭血缘军功制秦朝略军功察举制汉朝以官举士才德来源:学|科|网Z|X|X|K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评定授官门第科举制隋唐至明清时期考试考试成绩(或才学)误区警示 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恩荫制度、举荐制度、破格提拔等方式在选官途径中,起着辅助的作用。2.

6、重要选官制度的简介(1) :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2)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3)科举制:是政府通过 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隋朝创立,唐宋以来继承发展。唐代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前者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后者考时务策和经义;前者难,后者易,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进士及第后容易升迁,所以更受世人青睐。宋代因“重文轻武”,更为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冗过滥。到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来源:学.科.网3.

7、对科举制的评价(1)积极性: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2)消极性: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时的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科举制是一种将 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4.演变趋势:选官方式趋向严密科学,选官标准趋向公开公平。四、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元朝以前地方行政区划的演

8、变(1)汉朝初期: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中央与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作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郡县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后期:州由监察区变为正式的行政区,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州、郡、县。(2)唐朝:道、州、县(3)宋朝:路、州、县2.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1)主要内容行中书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域,简称行省,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与行省平级的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 ”;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

9、、州、县。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补充元代中央对地方行省的节制措施:A.政治、军事、财政权力节制;B.定期觐见述职制度;C.监察制度;D.省官互迁制度。(2)影响A.对当代:行省制度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对后代: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演变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五、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1.中央行政制度: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强化。2.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发展。3.监察制度:监察制度逐步走

10、向健全,但实际效能有限。4.选官制度:选官方式趋向严密科学,选官标准趋向公开公平。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可归纳为“一、三、三、四”一个核心:皇权至上主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官吏:官吏选拔、监察制度不断完善。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四个阶段:秦朝确立汉代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随堂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明朝的内

11、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A.B.C.D.2.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该材料盛赞了古代中国的()A.内外朝制、察举制B.三公九卿制、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内阁制、科举制3.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北宋4.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察举

12、制5.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专制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B.专制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6.宋初,“艺祖(太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一变化表明宋朝通判( )A.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B.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C.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D.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7.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

13、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周朝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8.秦汉时丞相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B.专制君权不断加强C.丞相权利不断分散D.科举制下选才之盛9.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面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同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B.降低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D.限制了皇权滥用10.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11. “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是后人对秦汉、隋唐制度的基本概括。这里的“制”和“规”是指( )A.封邦建国;三公九卿和科举制B.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C.封邦建国和礼乐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推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