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2510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连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摘要:近几年,生命科学学科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逐渐提升,同时从今年起,高二面临着学业水平考试。尽管减负的声音始终在耳边响起,但面对日趋增大的压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选择用大量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结果却事倍功半。事实证明,“题海”并不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但学习训练在教学中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怎样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学力成为了高中生命科学教师的当务之急。关键词:适切 学力近几年,不论是生命科学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压力很大。一来是生命科学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取得理想成绩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来是,从今年起,全市将实施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考试,全

2、体高二学生都将参加,对于偏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关。因此,在教学时尤其是复习阶段,老师多采用“题海”战术。一套套的练习发下去,不断的练习、讲评和订正,最后老师和学生都疲惫不堪,但效果却始终不能让人满意。2009学年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三生命科学教学,同样的问题也经常困扰着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我觉得提升学生学力关键还是在于学习训练的制定,只有适切的学习训练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此,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适切的学习训练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力。学生的学力由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构成,包括知识、技能、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由于生

3、命科学是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生命科学学科特点,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力具体化为(1)操作实验能力(2)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观察、记录和整理的能力(4)实验探究能力(5)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学力的提升仅仅依靠上课听讲是肯定不够的,必须配以一定数量的学习训练来进行巩固和强化。此外,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除课堂中通过提问得到及时反馈外,更多地是通过课内外学习训练的完成情况来反馈的。老师可以根据学习训练反馈的信息,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力。在这个过程中反馈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学习训练针对

4、性不强,对于学生来说不适切,得到的反馈信息不仅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师的判断,限制教师对于教学的改进,阻碍学生学力的发展。因此,只有适切的学习训练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学力。二、实现学习训练适切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明确了适切的学习训练与学生学力的关系,就需要制定出适切的学习训练,但怎样的学习训练是适切的?事实上,适切是因人而异的,要真正实现学习训练的适切,教师必须在教学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于教材和学情要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分析。1、对教材的分析奉城高级中学 连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要提升学生的学力,相关的学习训练就必须主要围绕着教材而设定,因此,如果

5、能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适切学习训练的范围就能确立。在教材的分析中重点分析的对象有2个。一是核心知识,即章节中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例如生命科学教材第二册第7章第2节有丝分裂中,核心知识是各分裂时期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在学习训练设计时,核心知识是必须要落实到位的。二是知识体系,教材具有对知识“结构化”和学习“指导性”的功能,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的呈现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只有对教材这种特点予以充分认识,才能准确的选择出适切的学习训练,使得学习效率得以提高。2、对学情的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作为主导,想要得到最佳的效果,就不能一刀切,必须要对学生的学情充分

6、了解和分析。对学生整体基础和学生的差异性分析,是对学情分析的重点。不同学生的基础学力是不同的,能提升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熟悉了不同层次学生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才能选择对应的学习训练。例如,我校高二开始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由于选修的学生来自各班,导致上必修课时一个班级中同在选修和不选修的学生。一开始布置的学习训练没有分层次,结果不选修的部分同学的作业出现了各种问题,如少做、抄袭甚至不做,而选修的同学则仅限于完成这部分作业,能力相比部分不选修的同学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去年我校引进理解教育,结合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尝试着实施自然分材教学,在作业环节中设置了知者加速,让学友余力的学生完成这部内容

7、,而其他同学则只需完成基础训练。最终学习训练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学生的学力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三、适切的学习训练重点在于适切的量和质以及适切的模式。(一)适切的量和质学习训练作为教学环节有着提升学生学习,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但也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从“量”上讲,学习训练应该达到“最少”,这里的“最少”不是指数量上绝对的少,而是指不超量。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分数并不一定和作业量成正比,有时甚至成反比。许多学生感到不堪重负,甚至有学生因为大量练习后却无法提升成绩而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这种量大而低效率的训练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力难以得到真正提升。从“质”

8、上讲,学习训练要“精练和灵活”。所谓“精练”是指学习训练要契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难易适度,且有针对性、典型性。所谓“灵活”就是要减少机械记忆和单调重复性作业,尽量多些有启发性、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学力的学习训练,这样才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感到有兴趣。呆板、重复的学习训练只会使学生乏味,产生心理疲劳,甚至产生消极情绪。所以只有适切量和质的学习训练才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否则,学习训练中反馈的信息就不可能是准确的,学习训练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二)适切的模式生命科学学科知识点繁多,各知识点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利用适切的学习训练来进行教学。下面就以两

9、种模式进行说明。模式一:对比型学习训练。生命科学中有许多相似或相关却有区别的知识点,例如DNA和RN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等,对于这类内容,单独训练的确可以掌握知识,但如果用对比型学习训练可以使学生同时巩固两个知识点,而且能加深理解。比如在学习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后,可以通过列表(见表1)进行比较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清楚看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大体相同,但精子形成是过程经历2次均等分裂后经变形而来的,而卵细胞则经历了2次不均等分了,不需变形,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这样,两个知识点合二为一,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减轻了记忆负担。比较项目不 同 点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

10、成染色体复制复制一次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有无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无变形分裂结果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

11、卵细胞(n)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表1模式二: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是对例题、习题进行变形,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训练。如果要引导学生扩展思路,开阔视野,使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的理解和把握更到位,变式训练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如对“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学,可用文字叙述、图、表格数据等进行训练。例:细胞周期的概念可表述为: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所占时间也不同。变式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

12、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解析: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其变化过程。细胞周期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整个细胞周期的准备时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成熟的生殖细胞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产生后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故选D。变式2: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周期可表示为下图。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a段的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D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解析:此题要求

13、学生能运用图表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事实、现象等。由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持续时间长短分析可知:a、c为分裂间期,b、d为分裂期,所以根据细胞周期的概念,ab和cd可以为一个细胞周期。故答案为C。变式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植物种细胞周期时间(h)(选项)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A物种A10.6O.411B物种B180.518.5C物种C16.5218.5D物种D10.42.312.7解析:对表中数据分析,分裂期较长的有物种C和D,但是从分裂期在周期中所占比例来看,物种D比例最高,观察有丝分裂的细胞需要观察较多处于分裂期,所以物种D最合适。实践证明,生命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适切的学习训练。作为一名高中生命科学教师,一定要从分析教材和学情下手,做到熟悉教材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层次和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切的学习训练,力求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力。参考资料: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翁榕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