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82490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器件停产问题研究一、 元器件停产问题概述 元器件停产(obsolescence),指的是元器件不再能从原有的供应源那里得到,例如,原有的制造厂已经关闭、制造厂可能不再生产它、制造厂不希望再生产它、由于技术的进展它已经被淘汰、国外的进口渠道已经中断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元器件制造商加快了淘汰原有器件的步伐,较以前更加频繁地签发元器件停产(EOL)通知,元器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据估计,2003年全球领先的100家元器件制造商签发停产通知的元器件高达20多万件,这给元器件管理带来了挑战,对于生命周期长的产品,如航空航天,通讯,医疗,工业控制,军工等行业还说,挑战是更加巨大。停产可能导致

2、重新设计产品、中断生产线、或者不得不付出更高费用借助其它渠道采购器件的风险。 为避免元器件停产所带来的巨额成本损耗,我们必须系统的去了解和分析元器件生命状态的问题,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策略来应对元器件停产的问题。 我将最近几年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下来,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二、元器件的生命周期(lifecycle)分析 要研究元器件停产(obsolescence)问题,就需要系统的研究元器件的生命周期(lifecycle)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所在行业的对元器件停产(obsolescence)问题进行管理的策略。 1、 生命周期lifecycle不同阶段的定义 元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分

3、为六个阶段:导入,成长,成熟,饱和,衰退和退出。 EIA对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有一个标准,EIA-724 (Standard for Product Lifecycle Data Model)。下图是从EIA中截取的关于这六个阶段的定义和特点:导入阶段:价格比较高,应用不广泛,产品变更频繁,产量不高,竞争对手比较少。成长阶段: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增长比较快,价格在逐步下降,产品还会有些变更,应用也逐渐多了,竞 争对手也开始增多,产能充足等!成熟阶段:这个阶段,价格,销售,应用,竞争对手,产量都基本稳定,产品也只会做一些周期性的修改!饱和阶段:应用,价格,产能稳定,产品很少变更,竞争

4、对手开始减少,销售达到最高。衰退阶段:销售开始减少,价格开始升高,应用也开始变少,竞争在逐步下降,产能只是维持市场的需求!退出阶段:制造商要求客户做最后一笔采购(Last Time Buy),价格可能变的比较高,应用的场合比较少 了,已经属于后市场需求(aftermarket)!2、 不同阶段的风险 不同阶段风险等级(0到6)也因此不同。低风险区(风险等级2)表明此元器件尚未到饱和阶段,中风险区(风险等级4)表明此元器件处于饱和或衰退阶段。高风险区(风险等级5)表明此元器件处于退出阶段或已经停产。已停产的元器件风险等级为6。下图简要说明风险问题: 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产品需

5、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如何确定所选择的元器件处在生命周期中的哪一个阶段? 已经明确元器件的生命周期的这些特性,那么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选到的一个元器件,如何判断处在哪个阶段?究竟是还在成长期,或者成熟期,还是这个元器件已经处在衰退阶段,或者即将停产? 下面就介绍几中获取元器件生命周期信息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些需要组合使用才能准确判断,当然,这也需要工程师对所选择元器件的有一定的了解!一) 从制造商获那里取元器件生命周期信息 一般来说,元器件制造商会提供生命周期信息。从厂商那里,我们可以获悉,元器件是处于哪个阶段。虽然不会象上面6个阶段这么详细,但也基本能够推断出来!厂商一般会告诉我们,元器件是否量

6、产,是否推荐在新的设计中选用,是否停产等。在某些特殊的标准元器件,厂商还会给出非常详细的生命周期信息,比如TI的逻辑芯片,参考下图: 此图非常详细的介绍了TI的逻辑芯片中各个系列产品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在芯片公司的网站上,一般都会提供状态信息,比如,Production,Phased out(或者EOL),Not for new designed等等信息。当然有些稍微小点的公司在网站上更新的速度比较慢,网站上的信息可能会不准确,需要跟厂商核实。二) 从技术演进进行分析 每种技术都会不断的演进,新技术出来替代原有的技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元器件生命周期的信息。 举例说明技术演进:1、D

7、RAM 已经从SDRAM,到DDR,再到DDRII,最新的技术到了DDRIII。目前SDRAM芯片在消费市场基本都见不到了,但是在通信行业,工业控制领域还在使用。DDR也是如此,DDRII在主流消费产品现在大量应用,而DDRIII还在推广阶段。2、74系列的逻辑芯片 随着技术的提升,产品逐步转向低电压,从最开始的5V,到3.3V,2.5V,1.8V,1.5V,1.2V,1V,0.8V,所以以前电压范围窄,5V的产品,会慢慢给淘汰。产品工艺的改进,Bipolar工艺的产品将会遭淘汰,CMOS工艺的产品大量应用。其他系列的产品,如处理器,可编程逻辑,电源芯片都有自己的演进路线,只要了解了这些,就能

8、了解所选择元器件的生命周期大致状况。三) 从第三方机构总获取 目前我所了解的有Partminer,iHS,这两家第三方的机构有提供元器件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大家可以上他们的网站了解。但是需要购买licence,他们的licence比较贵,小公司一般用不起。四) 从业界经验中获取元器件生命周期信息在EIA-724中,有这么一个表格: 它统计了不同的元器件在导入时间大概需要花多长的时间。比如一个逻辑芯片,可能需要6年的推广时间,才能进入量产。那么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个逻辑芯片推出很短的时间,比如才1年,那么这个芯片应该还没量产,或许还有不确定的风险,如还没批量应用,供货会比较紧,价格比较高

9、!五) 自己进行经验总结在工作中,多进行学习和总结。如果公司的数据库系统有统计功能,将元器件的生命周期信息做到数据库中,长期下来,就能有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供产品研发作为参考!应对元器件停产的方法1、正确选择元器件,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发生。对于元器件停产的问题,也要从根源上解决。我们不可能控制元器件的停产,这是元器件厂商做出的决定,一般情况下,客户是改变不了的。但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我们可以决定选择哪一个方案,哪一个厂商的产品。对于设计选型,在对元器件生命周期做出预估的基础上,要有基本的原则:元器件的生命周期要覆盖项目的生命周期。这是完美的做法,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一

10、个项目需要使用的元器件数量多达几百甚至几千,要做到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没有发生元器件停产的事情,很难!但是对于关键器件,在我们通过细致分析,基本都可以做到,至少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元器件停产概率!首先,在最初的产品设计阶段就要仔细考虑元器件的生命状态,选择合适的器件。不仅采购/资源开发人员需要知道器件的生命状态,设计工程师也需要对器件所处的生命周期非常了解。元器件生命周期应该作为元器件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来对待。其次,对项目中的元器件,要求至少有两家以上的厂商,尤其是关键器件,我们要选择不止一家供应商或准备替代方案。关键器件出现停产,一般很难在短时间里找到替代产品,重新设计的成本又很高。不止一家供

11、应商供应,可以在问题出现时提供一个备用资源。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在产品设计时同时准备一套替代方案,当一种器件的供应出现问题时,及时启动替代方案就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有三种情形:1) 通用元器件,比如存取电容电阻,二三极管,存储芯片,74系列逻辑芯片,485、UART等接口芯片,这些都很容易找到第二厂商。2) 因专利等限制的一些,没有办法找到完全相同的器件!3) 专用器件,业界有类似的功能的东西,但是管脚等差异比较大。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这条是比较难的,因为很多时候,项目进度紧,要准备替代方案时间不一定容许。这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难点,需要去协调,不在本文讨论之内,重点说一下如果不是

12、完全兼容的替代方案如何来实现。说一个简单点的例子:我们有一个项目,需要用到一个电源芯片,但是这个封装不标准,没完全相同的替代。外围电路有点点不同,但差别不大。最后我们决定在PCB Layout的时候,将两种封装都做上。虽然对生产有点麻烦,但是日后其中一个停产或出现供货问题,替代方案可以迅速的完成转换,避免采购上的问题,这是值得的。当然也不是任何一个芯片都需要考虑替代的问题。这需要综合考虑成本、项目生命周期等因素。第三,与元器件制造商签署协议,明确处理元器件停产问题的相关责任。目前,元器件制造商发布停产通知的信息一般包括最后一次下单时间和最后一次运付日期,时间长短从1个月到1年不等。6个月是电子

13、行业整机厂商处理库存、更换器件和通知客户比较合适的提前期。所以在与厂商签订的协议中,尽可能要求元器件制造商将停产预报时间设为半年以上,及时发送停产信息。2、实时跟踪元器件停产信息元器件的停产并不是都可以预计的,总有一些突发的情况,或者说是意料之外。还有,由于各种因素,元器件制造商也不一定都会及时的通知我们停产信息,那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实时跟踪。在要求元器件制造商及时通知我们停产信息外,还有几个措施可以同时进行:1)购买第三方licence,如Partminer,IHS等,他们跟很多制造商有协议,很多厂商有变更信息会第一时间发给他们。这两个公司的licence,我们都买过。具体操作是,将我们的所有

14、物料输入他们的数据库,他们会匹配这些数据。能匹配的,以后就能将这些元器件的变更信息及时发发到我们手中。不过这两个公司的licence价格不菲,大公司可以考虑,小公司就算了!2)在元器件厂商网站上订阅产品变更通知部分大的元芯片制造商,比如TI,INTEL,PMC等都可以在他们网上订产品变更通知。在他们网上注册并登记感兴趣的器件,就可以定制产品变更通知。由于很多厂商的网站没此功能,这个方法只能是一个补充。3)定期评估元器件生命周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关键器件定期发给厂商,让他们确认,是否停产。一般来说,对于一直都有向厂商购买的元器件,元器件制造商或者经销商都会及时发产品变更信息给客户。就怕是研发周

15、期比较长的,订单不连续的项目,厂商不清楚状况,可能漏发或者不发。3、采用合适的策略应对问题的发生当器件停产发生时,该如何应对?这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来定:1) 新研发,或者研发不久的项目研发中的项目遇到器件停产是很恼火的事情,必须立即开始寻找替代方案的工作。同时也要检讨选型过程,避免日后同样的事情发生。2) 量产项目首先是要做last buy。根据项目的需求,购买满足需求的器件。同时也要评估替代方案。如果能找到不需要更改设计的方案,那是最好。3) 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项目需要评估未来还有多少需求,同时还要考虑返修等数量。然后再决定Last Buy数量。一般来说,这个状态的项目不太考虑替代方案。当然如果担心后续还有可能有不确定订单或者担心预计不足,替代方案也要认真考虑。4) 寻找渠道供应的另类模式:停产元器件的再生产如果器件已经停产了,又没有合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