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81795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奇崛(ju)谛听(d)热忱(chn)潮汛(xn)B.恫吓(dng)寻觅(m)贿赂(lu)惘然(wng)C.嘈杂(co)陨落(yn)恍若(hung)嗤笑(ch)D.镂空(lu)蛊惑(g)阔绰(chu)屏风(p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清 闲熟 言简意骇 劫后余生B.慷概 掩映 循规蹈矩 弄巧成茁C.捷径 嘶哑 翩翩起舞 前呼后拥D.攀附 搔乱 温文耳雅 巧言令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2、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条条龙舟在锣鼓声中你追我赶,河堤上坐满了呐喊助威的观众,龙胜山城人声鼎沸。B.现在对科学和真理的好奇心,已经使他变得野心勃勃,他要振翅起飞了。C.为把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我们要因地制宜,搞好城市建设。D.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位终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B.复兴端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C.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我市寻找“最美少年”活动于5月启动,将一直持续到10月份。5.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

3、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学诗可以;学伦理可以。(1)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2)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3)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A.B.C.D.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通过对范进丑态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D.沁园

4、春.雪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宏伟气魄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历史人物。二、现代文阅读(I)(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味精的食用(1)味精也被称作“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常用面筋或大豆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而制成。大豆、面筋都是富有蛋白质的食物,人们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煮沸数小时,让所含蛋白质,变成各种氨基酸,然后把溶液在低压下蒸发、浓缩,加入碳酸钙和适量的石灰,除去过剩的盐酸,再加入酒精,这时谷氨酸就以谷氨酸钙和氯化钙的复盐形式沉淀出来。把沉淀分离,溶解于水,再加入碳酸钠,蒸浓,便得到白色谷氨酸钠结晶体味精。(2)谷氨酸钠可以水解成谷氨酸,谷

5、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据实验,味精用水稀释3000倍后,仍有鲜味。谷氨酸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份,因此味精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炒菜、做汤时加点味精,会使汤、菜更加鲜美,因此能使人增加食欲,诱发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味精又有补充营养之功。(3)有人认为味精吃多了会中毒,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保健组织和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早已确认,长期食用味精不会中毒。人的大脑组织能氧化谷氨酸,所以食用味精有利于改进和维持大脑的机能,使精神振作。对神经衰弱以及改善神经有缺陷的儿童的智力,均有一定疗效。味精还可作为药剂来使用,医疗上常用口服或静脉滴入的办

6、法,治疗肝昏迷病人。因为谷氨酸钠和血液中过多的氨结合成谷氨酰胺,可以使肝昏迷病人症状迅速好转,血氨值下降,很快恢复到清醒状态。(4)不过,使用味精应特别注意温度,注意烹饪方法。烧菜时,不要过早地放入味精,如果烹调加热至120以上,谷氨酸钠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鲜味减退,还有轻微的毒性。所以炒药、做汤时,应在临出锅时放入,且不要把它放在加有碱或小苏打的菜中,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而失去鲜味。(5)通常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会导致高血糖。另外,味精也不是越多越鲜,炒菜、做汤时,放适量味精,能起到增鲜作

7、用就可以了。味精放多了,反而会感到舌头发麻,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7.下列对味精的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人体有补充营养之攻。B.有利于维持和改进人的大脑机能。C.对改善神经有缺陷的儿童的智力很有疗效。D.能使肝昏迷病人血氨值下降,很快恢复到清醒状态。8.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味精也被称作“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下定义)B.谷氨酸钠可以水解成谷氨酸,谷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作诠释)C.味精用水稀释3000倍后,仍有鲜味。(列数字)D.味精还可作为药剂来使用,医疗上常用口服或静脉滴入的办法,治疗肝昏迷

8、病人。(举例子)9.对下列说明语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1)段中加点词“常用”,说明制作味精都是用大豆和面筋作为原料的。B.第(2)段中加点词“据实验”,强调了“味精用水稀释3000倍后,仍有鲜味”这一说法的科学性。C.第(4)段中加点词“轻微”,准确说明了“毒性”的程度。D.第(5)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如果删就变成完全肯定,与事实不符。10.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1)段主要说明味精的制作过程。B.(3)(5)段说明长期食用味精不会中毒,但过量食用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C.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味精的功效”。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

9、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2)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10、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不上)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实)C.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侍从)12.下列加点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暮寝而

11、思之B.吾妻之美我者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D.数月之后1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这是一种智慧。B.本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来朗琅琅上口。C.“门庭若市”说明此前齐国确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进谏已取得效果。D.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从正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14.请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5.简述邹忌是如何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3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5分)

12、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17.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有人认为:诗中无送别,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说理由。(3分)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4分)18.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共10分)(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4),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6)

13、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7),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8)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9),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10)温故而知新,。(论语六则)19.课外阅读积累(每空1分,共4分)(1)天网恢恢,。(2)王婆卖瓜。(3)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打算再嫁,他看上了大臣宋弘。于是,光武帝对宋弘说:“俗话说,做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妻子,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吧?”针对光武帝的话,宋弘用了一句谚话委婉地拒绝到:“陈下听说:”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自觉出走孙方友(1)赵章原来是镇上的民办教师。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赵文,二儿子赵武,三儿子赵安。赵文

14、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被留在了省委工作。他先在省委组织部很快就由科级提到处级,晋升处级不到一年,便到基层锻炼了两年,接着,没进省城就升了副地级,在省城东边的一个地区任副书记。38岁那年,又升了半格儿,当了行署专员。那时候,他的两个弟弟也早已大学毕业,一个留在了本县组织部,一个留在了地委。等到赵章退休那一年,赵武和赵安也都当上了县委书记和副县长什么的。(2)三个儿子都住在城里,可赵章老俩口儿谁家也不去,执意留在老家。他们说城里楼上楼下的过不惯,没在乡间自在。三个儿子都很孝顺,逢年过节都要回来。尤其是春节,赵家门前能停好几辆小卧车儿,很是威风。(3)赵章此时对儿子们说:你在外乡再风光,但当官

15、的如走马灯似的,谁会记住你那一时的威风?就算在自己老家,左邻右舍又能把你的威风记几代。(4)过大年的第一顿饭,赵章从不准备大酒大肉,而是让老伴煮一锅老白菜汤,蒸一锅黑馍馍。他对儿子们说这是忆苦饭,过去的日子不能忘。只有不忘苦日子,才能做好官,祖上才光荣得长一些,省得遭人唾骂。(5)不想赵章的老伴儿命薄,赵章退休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埋葬她的那几天,三个儿子所辖的地区、县说不清来了多少人,多少车。赵章于痛苦之中只知道人来了走了,走了来了。谁的下属下来了,就去找谁报到。赵章知道,那是给他儿子们交钱去了。至于三个儿子借母亲的丧事各自收了多少礼钱,他可能永远也说不清。(6)家中只剩下他一个人时,儿子们又一次劝他进城,可他仍是不去。他说:我怕你妈一个人孤单,要陪陪她。(7)没办法,三个儿子只好坚持回来看他。每到春节,赵家门前仍是小车一溜儿。(8)但三个儿子都是孝子,仍坚持每年回来看老爹。不想这年春节又回,却突然不见了老父亲,左邻右舍打听,都说昨儿还在哩!直到天黑,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