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1649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敕勒歌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诵读敕勒歌江汉区邬家墩小学 向晓鸣一、赏景激趣,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在诗歌大地巨人中领略了自然的博大和宽广,在大自然的声音中感受和发现了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人间瑶池五彩池更是让我们感叹自然的神奇,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去草原看看,欣赏下平日里在城市难得一见的北方风景。(课件出示:大草原视频)2、你们看到什么?你们想到了什么?指名回答。3、师:蓝蓝的天空,高高的山脉,牛羊成群,这是多美的画卷呀! 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活在那里的人是如何形容它、赞美它的呢?其实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古代,就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刚刚的感叹,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2、!4、师(板书“敕勒”): 认读词语:“敕勒”(指导:读好翘舌,边音,注意词语连读。)什么是“敕勒”?会预习的孩子一定知道。生解释:敕勒是古代北方一个少数民族。对,我国古代北朝时期,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地区的叫做北方,敕勒族就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人们用唱歌的方式来传播的歌曲,这就是民歌,这首古诗就是一首北朝时期敕勒族人唱的民歌。所以诗题叫“敕勒歌”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正音)齐读诗题师:翻开课本44页,我们都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二、初读感知,疏通文意。1、自由读古诗,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就放开声音读出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3、分类整合识字:师:听着同学们这么认真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考考你们,是不是真会了?第一类:与敕勒族人民生活相关的。师:敕勒族居住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这草原就是“敕勒川”,认读词语“敕勒川”。(出示图片辅助理解)看到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了吗?那就是“阴山”,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读诗句“敕勒川,阴山下。”阴山下草原上那一个个圆顶帐篷是什么呀?“蒙古包”蒙古包就是古代敕勒族人居住的房子,也就是“穹庐”,指名读,齐读。第二类:多音字 出示“笼盖”。这个词能读准吗?指名读。“笼”是个多音字,它代表动作的时候读三声lng,如:“笼盖、笼统、笼罩”它还有个读音读二声lng,如:“笼子、鸟笼

4、、鸡笼“。多音字钻进句子里,跟我们玩捉迷藏呢,能读好它吗?指名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见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们能找到吗?指名读“见”。师解释:“见”平常我们都是读jin,但在这首诗里是出现的意思,相当于“现”,所以读xin。藏进句子里的多音字宝宝,能读准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4、字音读准了,诗句连起来能读好吗?谁来展示一下?(指名读全诗,学生互评)(学生读得好,多加鼓励,如果读得不够,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后再指名读。5、读到这里,诗中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三、细读咀嚼,披文入情1、过渡:大家说得都很好,不过想要读懂大草原的美,这样还远远不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5、”,我们还要再来读课文,这一次读,要结合诗句边读边想象,在你们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还可以借助注释和插图来想。2、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在观察插图,还有的同学默读了注释,真好!这是会自学的表现。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预设:生1:我看到了高大的阴山。师评:阴山可真高呀!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就是敕勒族人生活的家园呢!指名读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师:不错!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美丽的图画,读诗要的就是这种状态!生2: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师评:这里诗人把天空比做了什么呀?你们看!出示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指名说。师评:大草原天高地阔

6、,无边无际,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指名读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如果生说到前两句的内容:我看到了阴山的脚下有一片大草原,就是美丽的敕勒川。天空就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笼罩在草原上,同上指导。) 师:放眼望去,阴山、草原,蓝天白云笼盖下的茫茫草原,这是一幅多美雄伟壮阔的画面啊!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男女生分别读一、二句。师评: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都读得很不错! 过渡:顺着诗人的观察,让我们把目光从远处收回来,从上往下移动,再读读诗句,除了蓝天白云阴山草原,你们还看见了什么?生3:我看到了风吹过,一群群牛羊在吃草。生4:

7、风不停地吹啊吹,一群群牛羊一会儿显露出来,一会儿又消失不见了。师:你的想象太丰富了,带我们一起来到了那草肥水美的地方,肥沃的土壤孕育了茂密的草场,辽阔无边的草地养育了成群的牛羊!指名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师评:“天苍苍;野茫茫”,你这么一读,我感受到了,大草原可真大呀!师评: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师:同学们,读到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老师有个疑问,“风吹草低见牛羊”, 为什么风吹草低了才看得见牛羊?指名说。师:真会读书,牧草又高又密,比牛羊还要高,这么好的草,牛羊一定吃得饱饱的,难怪草原上遍地都是牛羊。说得好,读也要读好,请你读读这一句。指名读。师评:你把牧草吹弯了腰

8、,让我们看到了成群结队的牛羊。师评:诗中一个“见”字把草原写活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难怪这句会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谁再来读?3、拓展想象:师:孩子们,用语言文字做翅膀,让我们飞进美丽的大草原:风吹草低,你还看到了什么?(师生共同闭目想象片刻)预设:生1:我看到很多人在放牧着一群群牛羊生2:我看到敕勒族的小朋友在蒙古包里认认真真地学习生3:我看到了敕勒人居住的穹庐,像一个个雪白的大馒头,里面又干净又漂亮,住在那里真好。生4:我看到敕勒族的人们在开篝火晚会,唱歌,跳舞,快乐极了。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读书就要这样:将文字读成一幅漂亮的画,读成一片美丽的风景。4、回归整体。(播放音乐敕勒歌)(引

9、读)师:置身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激动,放开歌喉唱出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敕勒歌,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敕勒川(学生接读全文)师:多可爱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有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要为家乡吟诵一曲赞歌:敕勒川(学生尝试背诵全文)师:同学们,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东魏和西魏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东魏的将士死伤了几万人。士兵们垂头丧气,没有了自信。怎么办?不作战怎么保家卫国?主帅着急啊,就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在宴会上,大将斛律金表演了一个节目,他深情地唱起了一首本族的民歌,这首歌是那么深情、那么动听,把所有人都带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泪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第二天,又是一场恶战同学们

10、,你猜猜战果如何?师:的确如此,为了热爱的家乡,士兵们个个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最后取得了胜利。这首鼓舞人心的民歌就是敕勒歌。全心爱着的敕勒川啊!为了她,东魏的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卫家乡,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这里比生命更重要:敕勒川(学生高声背诵全文)四、总结延伸。师:1500年过去了,敕勒歌吟唱了一代又一代,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即使我们不去敕勒川,也能享受到草原的广阔壮美这就是语文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完成以下练习:课后作业:A(一朵太阳花):背一背。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敕勒歌B(二朵太阳花):说一说。把今天学习敕勒歌的收获和想法,和好朋友或者是家长说一说。C(三朵太阳花):画一画。用手中的笔画一画你心中的草原吗?D(四朵太阳花):写一写。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让读者通过你的文字爱上你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