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1623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_2.doc(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小学数学教案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长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的: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3.培养学生观察和探何才能,逐步形成空间观念。4.浸透辩证唯物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正方体实物。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1、引导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筑用的砖块等,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并说明:“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

2、还有很多。”2、谁还能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3、出示反例老师拿出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四棱台),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假如答不出来,老师趁势说明:要判断一个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展分析p 、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老师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启发引导,探究新知。(一)认识长方体1、巧切萝卡妙引思路。引导学生切第一刀得到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引导谈话: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2活动一: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

3、面的表格中。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以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未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一样。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活动二:用细木条核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答复下面的问题吗?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4活动三:剪下附页1的图样。1把图样中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2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3量一量所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二)认识正方体1

4、、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2、剪下附页2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3、提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一样点,有哪些不同点?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三、稳固深化,培养才能。1、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的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2.判断。(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

5、和8个顶点。(2)到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5)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3.如图,这是一个纸巾盒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时多少?有几个面完全一样?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一样的面是哪个?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一样的面是哪个?3哪几个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作业: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听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课后小结:小学数学教案2

6、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可以纯熟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与实际生活相联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于生活,效劳于生活。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才能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才能。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教具准备:课件 ,小棒。教学过程: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问题,激发数数兴趣1、师:蓝蓝的天,绿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快乐啊! 看,山坡上下来一群羊,有几只? 又来了一群,几只?这两群羊共几

7、只?20是几个十?学生观察答复上述问题。2、又下来一大群羊,成八小群。 师,羊真多啊!有多少只?我们来估计一下,如今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3、师,我们的估计对吗?可以数。你会数吗? 今天学习数100以内各数。提醒课题二、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1、实物数数。1师:老师让你们没人带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数一下,是不是100根。2学生自由数 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有多种数法,可以指名进展实际操作。2、讨论。1师:刚刚,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数的:每数10根捆成一捆。 谁愿意用小棒再来演示,让全班都能看清楚?能不能试着用刚刚同学们提出的方法来数一下有多少根。提示:每数10

8、根捆成一捆。一定要用皮筋捆好。2师: 一根一根地数,10个一是几?那十根十根地数,10个十是几?3、引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1师: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百,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数了10个十就是一百假如让你十个十个地数,你能从10数到100吗?10010呢?学生数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2数百羊图。一只一只地数,再十只十只地数。同桌一个人数另一个人检查3抢答:一十一十地数,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后面是 十。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后面是 十。4指名数: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从三十数到七十,从六十数到一百。三、接近整十数的数法1、师:谁能很快地拿出三

9、十五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假如一根一根的继续往下数,你能数到四十二吗?试一下。出例如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学生边添小棒边数。交流:三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为什么是40?学生将10个单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着数到四十二。2、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 注意浸透组成知识,注意是否每数满十根捆成一捆。3、不摆小棒,一一地数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同桌轮流数,再指名数。答复: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后面各是几?四、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1、例3:拿小棒3捆又5个单根,看一看,是几根小棒?说一说35是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2、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3、同桌一人摆小棒

10、,另一人说组成。4、游戏:摘果子。水果卡片四十二 个十 个一七十六 个十 个一九十四 个十 个一六十 里面有 个十 一百 里面有 个十想一想:其实生活中用到数数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里遇到过?自由汇报。假如这堂课的表现是100分的话,你觉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说说你得分的理由。五、小结师: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六、练习活动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球,再数一数,有多少个球。 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比拟快?小学数学教案3 一、提醒课题二、复习笔算1、做复习第1题。1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2做第二组减法题。

1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3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4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不同?2、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3、以下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76524694235600323511836072354、做复习题第3题里的第一组题三、复习加减法的验算1、做复习题第4题,指名两人板演。2、引导学生小结:加法和减法怎样验算、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笔算加法和减法各要怎样算?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都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五、作业:复习第2题余下的六道题小学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

12、”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二、教材分析p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展除法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根本性质等知识的根底。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考虑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局部内容不但可以稳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才能以及擅长观察、勤于考虑、勇于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根底,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拟轻松。三、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13、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1、通过观察、比拟、探究,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一样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才能。3、培养学生擅长观察、勤于考虑、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拟、讨论发现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一样的变化情况。四、教学设想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好,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根底。通过课堂教学的施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

14、察、考虑、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才能有效延伸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根底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络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3、尝试猜想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p 问题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考虑,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展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

15、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p ,从相反方面考虑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打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p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想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表达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出示:90025=?=36 6000125=? = 48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老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二自主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