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1589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海口市松涛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处 编制日期 二一六年八月环境保护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建设单位海口市松涛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处法人代表黄在春联系人吴工通讯地址海口市海垦路海垦天桥鸿华大厦B栋703房联系电话18976388855传真0898-68915592邮政编码570000建设地点海口市美兰区美兰机场机场南侧围墙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8城市基础设施及管网建设占地面积(平方米)18480绿化面积(平方米)

2、18480总投资(万元)4777.9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8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评价经费(万元)3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3月1.1项目建设背景:1.1.1工程现状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位于机场南侧围墙边,主要将玉屋溪、芙蓉河中间截断进行改道并汇集机场排水向西排入南渡江,全长6.988km。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坡田洋等3500亩耕地受淹的状况,市政府于2007年对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进行了扩建改造,现对该排洪沟桩号排4+454排5+114段明沟部分进行覆盖改造。2007年排洪沟改造后桩号排4+454上游及桩号排5+114下游现状均为明渠过水断面,桩号排4+454排5+114段为明沟加暗涵平行

3、布置的复合排水断面。该段复合排水断面左侧现状为明渠过水断面,右侧现状为暗涵过水断面。其中暗涵断面为矩形方涵,底宽4m,高4m;明渠过水断面首段101m(桩号排4+454排4+555)及尾段23m(桩号排5+091排5+114)为衬砌梯形断面,底宽为6m,边坡为1:0.5,衬砌高度为3.5m,采用浆砌石衬砌;明渠过水断面中间桩号排4+555排5+091段为未衬砌的开挖明沟,底宽26m,两岸为岩石边坡,坡度较陡,未进行衬砌,两岸石块经常塌落堵塞排洪沟,造成排洪沟的淤积,影响排洪沟安全行洪(在2015年进行过清淤),同时由于排洪沟开挖较深,边坡较陡,对周边机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本段

4、排洪沟在机场的外围围墙旁边。根据美兰国际机场管理公司的要求,在该段范围内的排洪沟不宜修建成明渠断面。为减少飞机在紧急迫降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对该段排洪沟进行改造并回填土覆盖。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确保排洪沟畅通的需要。由于本段排洪沟两侧沟边坡多为石质边坡,坡度较陡,两岸石块经常塌落堵塞排洪沟,造成排洪沟的淤积,影响排洪沟安全行洪,将明沟改建为暗涵,有利保证排洪沟的畅通,也减少了石块塌落的安全隐患和后期清理的工作量,同时也改善了整个周边的自然环境。2)项目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排洪沟对美兰机场飞机安全降落的隐患的需要。本工程的建设是对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保护。由于项目区位于美兰机场

5、灯光导航带南侧在机场的外围围墙旁边,排洪沟对飞机的降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为减少本段范围内排洪沟对飞机降落时产生的影响,根据美兰机场要求对本段范围内排洪沟进行回填土覆盖。3)工程建设是海口市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作为通往海口的门户,每年都有不少游客从机场进出海南岛,然而现状排洪沟对飞机安全降落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果是会危及机上乘客的人身安全,一旦发生事故海口市的整体形象会因此受到影响,会影响海口市旅游业的积极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有关条款规定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

6、响评价。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的相关规定,属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类。海口市松涛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处(建设单位)委托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位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人员踏勘现场,进行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2工程概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改造工程安全覆盖项目位于海口市美兰区美兰机场机场南侧围墙边(详见图1.2-1),由海口市松涛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处负责建设。1.2.1建设内容原有明渠进行改造,改造为暗涵结构,桩号排4+454排5+114,长度为660m。暗涵建成后将覆盖层回填至大致与机场周边地

7、面齐平。1.2.2防洪标准与工程规模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原有明渠排洪沟为暗涵,总长660m(桩号排4+454排5+114),并覆盖暗涵回填至与机场周边地面齐平。防洪标准按原设计成果不变为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满足上游美兰田洋和北坡田洋3500亩耕地的排涝和机场排水的要求,从原有设计资料得知排洪沟的排涝流量为Q=62.1m/s,本段现有已建单孔暗涵,暗涵净宽为4.0m,高度为4.0m。经复核,该暗涵的过流能力Q1=20.01m/s。因此,为满足原设计排洪沟的排水要求,本次明沟改造为暗涵断面其设计流量为Q2=42.09m/s,达到总过流能力为本次设计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安全覆盖项目为IV等工程

8、。1.2.3轴线布置暗涵安全覆盖段起于原美兰国际机场排洪沟扩建改造工程桩号排4+454处,止于桩号排5+114处。采用原已挖好的沟槽修建暗涵,暗涵轴线基本沿着原明渠轴线走向不变,暗涵以现状开挖的右侧沟底边线为控制线,尽量不挖或者少挖右侧山体。项目平面布置见图1.2-1。1.2.4断面设计1、箱涵设计根据原有设计资料得知,在设计排水流量下,现状排洪沟过流水深为3.50m,为了保证上下游水面顺接,本次设计在本段排洪沟范围内设计水深保持3.5m。为满足上游美兰田洋和北坡田洋3500亩耕地的排涝和机场排水的要求,从原有设计资料得知两者的排涝流量Q=62.1m/s,现状有已建单孔暗涵为方涵结构,宽4.0

9、m,高4.0m。经复核,该暗涵的过流能力Q1=20.01m/s。因此,为满足田洋及机场的原设计排水要求,本次排洪沟明沟改造部分断面相应设计流量42.09m3/s。本次暗涵进出口高程接原设计沟底高程,分别为12.54m及12.32m,暗涵纵坡为1/4000。断面采用两孔箱涵结构,单孔净宽为4.80m,净高为4.50m,两侧边墙及中间隔墙壁厚均为0.5m,底板厚0.6m,顶板厚0.5m,涵身为C30钢筋砼,底板下设10cm厚C15砼垫层。箱涵每隔10m分一道缝,缝宽2cm,采用闭孔泡沫板填缝。横断面设计见图1.2-2。2、进出口渐变段暗涵进出口均设C25砼挡墙与上下游排洪沟衔接,挡墙高为5.2m(

10、其中基础深0.5m),挡墙临水侧直立,背水侧坡比为1:0.55;挡墙上设两排直径为5cmPVC排水管,排水管间隔2m呈梅花型布置;上游导墙长为10m,下游导墙长为15m。进出口底部设C25砼护底。3、泥砂沉淀区和格栅栏入口处设置粗格栅及细格栅,以阻挡杂物;首端设置泥沙沉淀区,防止泥沙沉积。4、覆盖设计本段排洪沟在机场的外围围墙旁边,现状机场周边原地面高程为23.54m25.31m,本次回填覆盖高程与周边地面高程保持一致,为23.54m25.31m,回填覆土厚度6.2m8.19m。回填覆盖材料采用土方回填,包括利用开挖料和外运土料,可利用开挖料方量为28150m,需外运土方131450m。回填土

11、要求分层回填,其中箱涵顶部回填外运土料,中部回填开挖料,上部回填外运土料,回填表面经平整碾压后种植草皮。箱涵进出口处顶部回填土按照1:2.5的坡度放坡至填土顶部,并采用草皮护坡。1.3施工组织1.3.1 施工条件1、 交通条件美兰国际机场位于海榆东线公路与海文公路交叉的三角区,排洪沟位于机场围墙南侧,与海口相距15km,与美兰镇中心相距3km,场区内有未硬化的简易路可到达海榆东线公路或美兰镇,对外交通较为方便。工程主要材料如:水泥、木材、钢材等可从海口购买后直运工地,工程用砂可直接从附近南渡江边的砂场购买后直运工地,工程所用块石可利用因拓宽排水沟而开挖的玄武岩,填方就近从云龙镇购买。施工期内的

12、生产用水可从排洪沟内抽取,生活用水可与文科村的居民协商解决。施工用电可从文科村、晋文村或机场内引接。2、水文气象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初选枯水时段施工。3、 施工场地条件项目区周边多为坡地,场地较为开阔,施工线也较长,施工布置可根据地形沿线布置。4、建材供应及供水供电条件(1)土料回填覆盖所需土料计划从云龙镇购买,交通便利,质量和储量满足设计要求。(2)砂料所需混凝土用砂料可从龙泉镇东南方向南渡江边的益和砂场或附近砂场购买,距工程区约25km,交通便利,砂料为洁净棕黄色中粗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石料所需碎石块石料可从遵潭镇或龙泉镇十字坡等处石场购买,距工程区约25km,岩性为玄武岩,质量满足

13、设计要求。工程所需钢材、水泥、木材可到海口市购买,直接运至施工场地。(4)供水供电工程区附近有两个村庄,施工用水、用电可从附件村庄居民点引接,可满足工程需要。1.3.2、施工导流1、导流方式在暗涵入口即桩号排4+454上游处及暗涵出口即桩号排5+114下游处河道上各修建一道临时围堰,采用现有暗涵进行导流。工程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围堰。2、施工围堰本次施工围堰在暗涵入口即桩号排4+454上游处及暗涵出口即桩号排5+114下游处各布置一道施工围堰。根据导流水位及水深情况及规范要求,围堰高度采用1.5m,设计围堰顶宽3.0m,临水侧边坡1:2,背水侧边坡1:1,临水侧设40cm厚土袋围堰,土袋围堰与

14、土料围堰之间设置彩条布一层。工程施工完成后,再对围堰进行拆除。1.3.3、主体工程施工1、基础开挖基础开挖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基坑底部应留有30cm厚的保护层,在底部工程施工前分块依次挖除。岩石基础开挖采用液压破碎机开挖。清基边界范围内的树木、草皮、树根、乱石等全部清除。2、土方填筑可采用机械化施工,分层碾压。在填土前,应彻底清基,将表面腐殖土、草皮树根及杂物等清除掉,然后按与填筑设计相同的参数将地基土洒水夯实,再在其上填土。地基范围内的坑、槽和沟等应按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3、砼施工按以下工序进行砼施工,即立模入仓震捣收面拆模养护。(1)架立模板。(2)入仓震捣,本设计采用商品

15、混凝土,直接泵送入仓。采用2.2kw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至出浆为止。(3)收面,砼浇注完后,立即用原浆收面,不得另拌砂浆上面。收面工作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无石子外露,无蜂窝麻面。(4)拆模,拆模必须小心,不得扰动砼的结构,应先将松动的一头略微撬起,然后用木榔头沿板背轻轻敲打,待全部松动后,再从另一头撬起取出。(5)养护,砼浇筑后12h左右即开始进行养护。通常采用砼面上覆盖湿草帘,以保持砼的湿润。4、回填覆土。5、拆除围堰。1.3.4、施工总布置本工程施工面较集中。工程符合施工布置的地形条件,施工单位应根据地形条件、施工特点布置临时的生产、生活场地。物资供应方便,生产、生活设施应本着精简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置。为便于工程的安全生产及管理,拟将施工生活区、施工仓库、木材加工场、钢筋加工场、材料堆放场集中布置。本工程共需仓库800,办公生活区200,工棚1600。施工营地拟选于项目中段南侧(见图1.2-1)。1.4实施计划本工程建设周期8个月。1.5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