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1489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品免费.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特征】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看,本单元属于辩证法的范围。在近几年高考中,本单元的内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其中,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趋势、途径和状态)、矛盾的观点(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中备受关注的知识点。从考查的题型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几乎覆盖了所有题型,综合多年的高考试题,主观题通过辨析或论述等形式考查辩证法内容的几率最大。从能力要求上看,着重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

2、观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在本单元的复习中要注意多题型、多角度去思考和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并着重于理解和运用,特别要注意对一些名言、俗语的辨析和时政知识的结合与渗透。就考查的热点问题来看,在复习中要特别关注以下热点:联系的观点要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经济全球化等热点;发展的观点则要特别注意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等时政问题;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则要注意科技的自主创新、创造性思维、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热点;矛盾观则贯穿于上述这些时政问题中,作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理所当然的考查重点。估计20

3、10年高考仍然会把上述热点作为考试题的背景资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度和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认真夯实基础,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注意从细小点入手去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第二,要注意运用教材中的理论和哲学思维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特别要全面分析和把握上述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热点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特别要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第三,选择政治练习时,一定要注意试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题不在多,而在精。高考大纲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

4、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知识网络】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联系的特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 思 想 方 法 与 创 新 意 识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的发展观用联系的

5、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多样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别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确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

6、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扫描】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知识梳理】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理解联系的

7、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

8、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3、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赖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

9、分。两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二是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各有其不同的特点(2)系统的特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第二

10、,有序性。 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第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第三,优化原则。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

11、方案。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点透析】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是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要把事物作为一个矛盾体来考察。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这是因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两大状态。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2、。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联系是

13、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4)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重要提示:在联系的观点上,同学们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一是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为此我们必须明确: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

14、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搞好局部

15、,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则是组成系统的素材或基本单位。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第三,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真题再现】1、(09江苏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 B C D【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识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