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1428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2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教学过程一、 联系生活,引入新知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

2、那么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你们平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知识。思考: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如果有一个标准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师: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生1:我

3、想用书本来打比方。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习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那么大?生1:我是用数学练习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习簿那么大。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师:(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

4、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 times; 10 = 40,所以一共有40个。师:说得真好!(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生:这些数都不同。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准确测

5、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思考: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提供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强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强烈,也能突出作为单位的本质特征:同一种单位的形状、大小必须相同。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寻找了另一个固着点。2 认识平方厘米。(1) 学。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

6、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生:正方形。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生:边长是1厘米。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平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2) 记。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生:(齐)有了!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师:再拿1平方厘

7、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3) 找。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师:大家拿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2:我的是中指。(4) 拼。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师: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8、平方厘米?生1:6平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平方厘米。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面积呢?生:形状不同,面积相同。师:也就是说,看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平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5) 估和量。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1:8平方厘米。生2:20平方厘米。师:你是怎样估计的?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平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

9、的面积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生:(齐)12平方厘米!师:为什么?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平方厘米。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 times; 8 = 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平方厘米。思考:五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以丰富的学习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平方厘米概

10、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习惯。3 认识1平方米。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演示用1平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生1:太小了!生2: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师: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生:平方米。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师:会用符

11、号表示平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师:(出示4块1平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平方米的布上。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生1:我们组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生2:我们在1平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生3:1平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平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生:(齐)1、2、313人。师:生活中哪些物品

12、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生:(齐)2平方米。思考:用平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平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平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平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先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伸。最后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认识过程浑然一体。4 认识平方分米。师:你们还想学习什么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平方分米,好吗?你认为1平

13、方分米有多大?平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平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平方分米。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师:下面我们做些练习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习)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mdash;mdash;生1:平方厘米。生2:平方分米。师:你同意谁

14、的意见?生:64平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平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mdash;mdash;生:平方厘米。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mdash;mdash;生:平方米。师:最后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mdash;mdash;师:谁来回答?生1:平方厘米。生2:厘米。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师:你看题真仔细!我们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平方分米贴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平方厘米贴在1平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生:它们相差很大。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思考: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习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习进率埋下伏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