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1386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桂秋静 金宁 夏威伟摘要: 针对热水能耗和废热运用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废水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对其工作过程和 理论 循环进行了论述和 计算 分析 ,并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进行了对比。同步,本文对于该系统此后的 应用 ,也提出了建议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心词:废水热源 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 计算分析0 前言 多种资料显示,都市各类商业建筑卫生热水能耗比例达到100%,都市民用建筑热水能耗,仅洗澡热水用能就接近0,都市家庭热水器普及率已经达到7%以上, 农村 小镇家庭使用热水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上海地区商业建筑卫生热水能源消耗在建筑总能耗中的比例为

2、:写字楼,%;商场,10.7%;饭店,3%; 医院,.8%3。此外,城乡食品加工,游泳馆等,农村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也需要消耗大量不同温度的热水。由此可见, 目前卫生、生产热水能耗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建筑卫生热水节能日益受到注重。此外,大型商业建筑,为了营造舒服的环境和提供多种服务功能,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步,以废热、废水的形式向环境排放大量废热,加速了都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多的高能耗商业建筑采用了废热回收措施,都获得了明显效益4-6。在国内,节能已成为国民 经济 发展中重要一环,核心一环,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节能政策及措施,如实行产品节能认证,执行电力价格杠杆,拉大峰谷电价差及高峰

3、用电时段需求限制等,同步也号召和鼓励 公司 开发节能型产品。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热水能耗的节省大体有三类途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运用; 建筑废热以及其她形式废热的回收运用; 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热水的生产和运用效率7。其中,将热泵技术应用到热水系统中,回收多种低品位废热,是解决建筑热水高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重要用于大量热水的供应及废热再运用,也可用于 工业废热回收。该系统有如下几种特点:冷热源温差大为减小带来明显的节能效果;可运用夜间电力工作,平衡电网峰谷负荷; 由于废热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蒸发温度,热泵的结霜问题得以改善或避免; 可实现热水、采暖、供

4、冷的一体化。一般卫生洗浴系统,很大一部分热能白白排放挥霍掉了,如能回收这部分热能,则节能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文献中对典型浴室和典型气候条件下洗浴废水的温度变化状况进行了具体测试,其成果如图1所示。图1淋裕水温降值测试(水流量6Lin)从图1可以看出,热水洗浴后,废水温度仍然达到36左右,热回收潜力相称大。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在国外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本和应用实例,但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整体循环的角度,对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进行探讨,并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性能分析,同步与其她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2 工作过程及理论循环分析 2.1系统构成及工作过程 运用热泵制取生活热水

5、可以提高节能效果,其COP值可达35。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存在冬天制热系数明显减少,室外换热器结霜的问题,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畴。在平常生活和生产中洗涤的废热水一般直接排放,其所携带的余热被白白挥霍。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以消耗一部分电能为代价,通过热力循环,把废热水中储存的能量加以发掘运用,用来生产热水。在用电谷段(上海22:006:00)以废热水为热源,产生热水并储存在热水箱中,随时供顾客运用。从热力学工作原理上看,它与制冷机相似,就是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所不同的是两者的目的和工作温度区往往有所不同。制冷装置从低温热源吸热,营造低温环境;而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

6、统是从废热水中吸取热量,加热生产或生活热水。该系统重要由压缩机、蒸发器、热水换热器、 电子 膨胀阀、储热水箱、过滤装置、废热水箱、水泵及若干截止阀和相应的控制装置等构成,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从浴室等场合排放出来的废水,通过滤器6过滤解决后,为了保持一定的流量和温度,便于控制,先储存在废热水箱7中,通过循环水泵9不断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取废水的热量,蒸发为干饱和蒸汽,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机将这种低压工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热水换热器3,经水泵强制循环的水也通过热水换热器3,因此,水吸取了工质送来的热能,并将热量储存在热水箱5中,随时为顾客提供热水,而工质经换热

7、后在定压下冷凝放热,并进一步在定压定温下冷凝成饱和液体,从而将水加热升温到所需温度。饱和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4经绝热节流降压降温而变成低干度的湿蒸汽,再次进入蒸发器,使热水箱5中的水温逐渐升高,最后达到60左右的水温甚至更高,正好适合平常使用。通过加装混合阀,可使出口热水与储水箱下步温水混合而得到不同温度的水,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这就是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图2系统流程图1压缩机 蒸发器 3热水换热器 4 电子膨胀阀 5 储热水箱 过滤器 7废热水箱 8 截止阀 水泵 10浴室2.2 系统理论循环及性能分析 热泵的热力经济性指标可由其性能系数COP(Cefficien oP

8、erfomance)来表达。CO指其收益(制热量)与代价(所耗机械功或热能)的比值。对于消耗机械功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其性能系数CP也可用制热系数 h 来表达,即 h = / P 在热泵热水系统的推广使用上,诸多厂家和科研单位对于热泵热水系统的工质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热泵系统中,2极有但愿的混合替代工质为R47c和R410a。近共沸混合物410a虽然具有基本恒定的沸点,但它的单位制冷量容积较大,排气压力较高,作为替代制冷剂就规定对设备改造;R47c具有与R22相近的制冷量,压力基本相称,对整个系统的改动小,但其传热特性较差,需用酯类润滑油更换2的润滑油,一旦浮现泄漏,系统制冷量和制冷

9、效率迅速下降。而R41a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工质,它排气温度比R22低,不用更换润滑油,吸排气压力比2系统稍高或接近,完全可以在热泵热水系统中直接替代R2,并可以安全可靠运营9。因此,本文选用制冷剂R47a为理论计算工质,进行理论热力计算:致冷工质的流量 (kg/s) ,单位工质的制热量 q 1 (J/k) ,单位工质的耗电量 w 0 (Kkg),系统制热量 Q h = m q h (KJ) 系统耗电量 W m 0 (K)代入式得到: =q / w 0 考虑一定的过冷度和过热度,系统理论循环如图所示。 h = 2 - h , w 0 h 2 h 则 图3 系统的理论循环此外,为了对热泵热水系统的设

10、计提供 参照 ,本文选用一组典型工况(蒸发温度30,过热度5,冷凝温度60,过冷度5),采用不同工质进行理论计算,其成果列表如下。表1 工质理论计算特性表 工质 冷凝热量( k ) 理论制热系数 压比 压差( a) 压缩机耗功( kW) 压缩机排气温度() 压缩机排气压力() 22 .20 .742 2.46 12.8 0.18 244 21 134a 11 6.942.209 9.90 0173780 1.99 R407c 1.22 695 257 337.8 0.18 85.73 4.94 R417a 1.2 854 0 1110 0.178 50 2.5 (注:计算工况蒸发温度30,过热

11、度5,冷凝温度6,过冷度5)考虑到废热水和顾客所需热水的温度波动,本文针对不同废热水水温以及不同的热水温度(即选用不同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以R47a为例进行计算。考虑传热温差,取冷凝温度 T k =565,蒸发温度 0 =50,每5进行一次理论计算,计算成果记录如图4所示。由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当冷凝温度一定期(即顾客设定热水温度保持不变),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即废热水温度不断升高时),系统的制热系数不断提高,如图(a)所示;()当蒸发温度一定期(即废热水温度保持恒定),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热系数明显下降; (3)在所设定的温度范畴内,取不同的蒸发温度 和冷凝温度 T k,当温差 T

12、k - T 0 保持不变时,制热系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温差的不断加大,制热系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由此可见,温差的变化对制热系数 影响 很大,如图(c)所示;()制热系数在冷凝温度 T k =50浮现最高点,蒸发温度 T 0 =0,理论 =10.65,这也为系统的控制及顾客水温设定提供了一定的参照。由图4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当冷凝温度一定期(即顾客设定热水温度保持不变),随着蒸发温度提高(即废热水温度不断升高时),系统的制热系数不断提高,如图4(a)所示;()当蒸发温度一定期(即废热水温度保持恒定),随着冷凝温度提高,制热系数明显下降; (3)在所设定的温度范畴内,取不同的蒸发温度

13、 T 0 和冷凝温度 T k ,当温差T k - T 0 保持不变时,制热系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温差的不断加大,制热系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由此可见,温差的变化对制热系数 影响 很大,如图4(c)所示;()制热系数在冷凝温度 T k =0浮现最高点,蒸发温度 =0, 理论 h =0.6,这也为系统的控制及顾客水温设定提供了一定的 参照 。需要阐明的几点:()取蒸发温度 T 0 530,是为了便于理解制热系数随废热水温度的变化状况,实际从多种文献 和图1中可以理解到,废热水的温度变化范畴不大,基本在2836范畴内波动;()考虑制热系数随废热水温度的变化,在实际中,制热系数受废热水流量变化的

14、影响也很大,值得进一步测定和研究;()本文只进行了理论制热系数的 计算 ,实际制热系数可通过文献10中的关系式计算。图(a)制热系数随蒸发温度变化图图(b)制热系数随冷凝温度变化图图4(c)制热系数随温差变化图.3 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比较 为了计算简便起见,选用一典型工况,如表2所示。由表可见,在夏季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相比,节能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冬季其制热系数平均是空气源的.倍,当废水温度提高到5时,其制热系数可达到空气源的.4倍,具有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因此可以考虑在夏季室外温度较高时,蒸发器直接从室外空气中吸热,而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热水热负荷较大,则应以废热水为热源,可以考虑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实现上述切换。表2 两种热泵热水系统的比较 系统 季节特点 T k () T 0 ()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夏季 50 25 8.43 冬季 60 - 2.9 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 平均 0 4.91 典型 60 30 688 3 小结 .1 研究分析 结论 废水热源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把储能、热泵和废热运用结合在一起,运用储能弥补热泵热水系统初期的热量来源,实质上是一种以废热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