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12991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卷八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2课。选择题(共25题,5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

2、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他”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邓世昌2“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一观点的根本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3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圆明园大量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

3、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一时期中国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6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处分别指的是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天京变乱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天京变乱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A洪秀全B洪仁玕C韦昌辉D杨秀清8如下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开平煤矿B轮船招商局C湖北织布局D江南制造总局10“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

4、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亚洲新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12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它加快

5、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ABCD131900年,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侵略中国的直接目的是A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强迫清政府投降,推动中国改朝换代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D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自身侵略利益1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割地赔款B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中英双方协议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51910年春,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他加入的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D中国国民党16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7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1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指出,“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是A师夷长技时代B君主立宪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民主科学时代19鲁迅

7、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上述材料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B提倡民主C提倡新文学D提倡科学20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虎门硝烟义和团运动ABCD21某校历史小组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2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

8、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B CD23在某堂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4下列四组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A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B谭嗣同戊戌变法C张之洞洋务运动D秋瑾萍浏醴起义25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

9、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A救亡图存B巩固清朝统治C向西方学习D发展资本主义非选择题(共3小题,5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知识结构图是刘文同学设计制作的。李老师发现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12分)错误一:_;改为:_。错误二:_;改为:_。错误三:_;改为:_。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在中国禁烟后,英国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

10、鸦片战争的目的。(2分)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挨打史。但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3)举一例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2分)(4)假如你班要开展一次演讲会,上述材料就是演讲会的内容,请你帮助确定演讲会的主题名称。(2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

11、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李鸿章等人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2分)(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2分)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2分)(3)材料三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

12、大总统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2分)(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请再列举这一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4分)(5)概括上述几次运动的总体发展趋势。(2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即不尽在师夷长技),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革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

13、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