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1269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复习题 (2).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产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右卵巢动脉是腹主动脉的分支 2.子宫的解剖:成年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3.维持子宫正常位置是: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筋膜的支托 4. 由子宫颈到骨盆侧壁的韧带是: 主韧带5. 子宫动脉来自: 腹下动脉 6. 子宫最狭窄的部分是: 解剖学内口 7. 左侧卵巢动脉不同于右侧卵巢动脉,还可以来自 : 肾动脉 8. 子宫峡部是: 子宫颈与子宫体之间最狭窄部分 9. 做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切断下列哪项最不易损伤输尿管: 卵巢固有韧带 10.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子宫圆韧带11. 髂内动脉前干分支不直接供血的是: 卵巢 12.

2、 骨盆对角径的正常值是:13cm 14. 骨盆出口横径: 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15. 耻骨弓角度90 16.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时,其蒂的组成是: 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17.子宫颈的解剖: a 子宫颈分为阴道上部和阴道部b 宫颈峡部下端是组织学内口c 宫颈粘膜上皮有分泌腺液功能d 青春期宫颈宫体之比为12 18: 骨盆底的组成: a 骨盆底分内、中、外三层,中层又称尿生殖膈b盆隔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是支托盆内脏器的最主要成分c尿生殖隔由两层筋膜及一对会阴深横肌组成d骨盆底外层包括肛门外括约肌 19. 出现外阴血肿最易发生的部位:大阴唇20.坐骨棘间径平均是10cm 21.

3、 后矢状径是 9cm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 更年期是无排卵功血的最好发时期 2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 增生期的长短3. 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 4. 孕激素是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前身 5雌激素有两峰值,排卵后的峰值较平坦 6.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使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 7.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使宫颈口松弛,粘液分泌增加,稀薄,拉丝度增长 8. 宫颈粘液最丰富,伸展性最大,羊齿状结晶最高出现在正常月经周期: 排卵期 9. 正确月经来潮是: 体内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 10. 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和雌酮二种雌激素 11. 性轴: a FSH在整个周期中都产生,但在排卵前1

4、2日有峰值b FSH,LH在下丘脑产生的激素控制下分泌c卵巢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到下丘脑和垂体控制d 雌激素在月经周期中表现为排卵后的峰值比前面平坦 12. 性周期的描述: a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临床表现b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卵巢激素的影响c卵巢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垂体,下丘脑的控制e雌激素对下丘脑同样产生正负反馈调节13. 卵巢的功能: a 卵巢分泌雌孕激素和雄激素b 新生儿的卵巢内含有10万多个原始卵泡c妇女一生中有400个左右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d卵巢每月有数个卵泡发育,但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卵 14. 月经周期中宫颈粘液的变化: A 雌激素使宫颈粘液分泌量增多,稀薄而透明C 雌激素

5、使宫颈粘液拉丝度在10cm以上D 孕激素使宫颈粘液中结晶逐步模糊E 排卵期雌激素对宫颈分泌物影响达高峰 15. 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a子宫内膜有功能层和基底层b. 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c 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d 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16. 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A 雌二醇是雌激素中生物活性最高的一种B 雌激素的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部为游离状态产生生物活性,二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C 雌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生理作用D 雌激素使孕激素受体含量升高 17. 雄激素 A 肾上腺皮质是产生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B 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C雄激素在维

6、持女性阴毛、腋毛中起一定的作用E 雄激素在青春期的体格发育过程中有一定影响 18 .雌激素: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19孕激素: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第三单元 妊娠生理1卵子从卵巢排出后,正常受精部位: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连接处 2. 与卵子相遇时的精子已经是获能精子,而卵子也已是次级卵母细胞 3. 妊娠早期卵巢变化的特征是: 妊娠黄体功能在孕10周后由胎盘取代4. 妊娠晚期无乳汁分泌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高有关 5.胎盘合成的激素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有特异性亚基 6.正常妊娠期间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7.受精卵着床的必备条件: a 透明带消失b合体滋养细胞形成c囊胚和子宫内膜的发育必

7、须同步d 有足量的孕酮支持 8.妊娠期子宫变化: A 妊娠之初,子宫增大以前后径为最明显B 早期妊娠,子宫峡部变软最显著C 妊娠后期,子宫大多有不同程度右旋,D足月妊娠时子宫下段可伸长至710cm 9.妊娠子宫血液供应: A 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动脉及子宫胎盘血管床阻力越来越低B 妊娠晚期左侧卧位子宫胎盘血流供应最好C 子宫收缩时子宫血流量减少D 妊娠期间子宫动脉血流在舒张末期亦不断地向前流10.乳汁形成与分泌的机制: A 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发育,孕激素刺激乳腺泡发育B 大量雌激素抑制乳汁生成C 催乳素在产后是促使乳汁排出的主要激素D 大量孕激素抑制乳汁生成 11.关于胎儿脐带血管氧含量: A 脐

8、静脉含氧量较高B 胎儿下腔静脉血为混合血C胎儿主动脉氧含量较少D胎儿肺静脉氧含量较少12. 合体滋养细胞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直接与母血接触的是合体滋养细胞1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达高峰的时间妊娠810周15.垂体分泌的激素在妊娠期增加的垂体生乳素16.妊娠后半期羊水的重要来源是胎儿尿液17.孕妇血容量增加达高峰的时间是孕3234周 18.尿妊娠试验用于过期妊娠诊断容易失败19.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维持妊娠黄体20.关于妊娠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A 脑垂体增加B垂体生乳素随妊娠进展而增加,到分娩前达到高峰C胎盘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对丘脑下部及脑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D由

9、于胎盘的功能和胎儿肝脏以及肾上腺的作用雌三醇大量合成 21.乳头乳晕着色,乳晕上皮脂腺肥大形成一个个小隆起Montgomery结节22.孕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Braxton Hicks收缩23脐带血管组成:二条动脉,一条静脉第四单元 妊娠诊断1.正常妊娠24周末,子宫底高度在脐上1指 2.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3.孕妇尿妊娠试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一般是在末次月经后的4150天4.正常妊娠于12周时,子宫底于耻骨联合上23横指5.头先露中最常见的是枕先露6.决定骨盆入口平面大小的主要径线是入口前后径7.在孕妇腹壁上听诊,与母体心率一致的音响是腹主动脉血

10、管杂音9.关于胎盘功能A 促进葡萄糖经胎盘的转移B胎盘以扩散与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氨基酸C胎盘催乳素(HPL)阻碍孕妇对葡萄糖的利用D氨基酸可能从孕妇血浆浓缩10.早孕出现最早及最重要的症状是停经史11.早期妊娠的诊断,B 超探及胎心管搏动最为准确12. 初孕妇初感胎动时间一般在1820周 13. Hegar征是指子宫峡部柔软,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14.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15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16.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平面的胎儿部分为胎先露 17. 胎儿通过的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连线代表骨盆轴 第五单元 孕期监护及保健 1.目前我国采用的围生(产)期

11、是妊娠满28周到产后1周2.首次产前检查,确诊早孕时最合适3.自耻骨联合下缘到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是对角径(骶耻内径)4。.OC T阳性是指在测试在10分钟内晚期减速连续出现3次以上,胎心率基线变异在5次以下5.关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 是由合体滋养叶细胞产生B 检测时可因与促黄体生成素有交叉反应而呈假阳性C 妊娠810周时达高峰D 葡萄胎妊娠在孕12周后hC G继续上升 6。中期妊娠的诊断与监护A 从孕1820周起孕妇自觉胎动B孕20周左右利用听诊即可听到胎心音C 孕20周可经腹壁触及宫内胎体D 孕22周起胎头双顶径每周增加约0.22cm 7。骨盆径线A 髂棘间径是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B 骶耻

12、外径18cm时有可能骨盆入口狭窄。C 对角径长度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 D粗隆间径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长度 8。胎盘功能检查 A 孕妇尿中雌三醇值B 催产素激惹试验C 孕妇血清胎盘生乳素值D 孕妇血清催产素酶值 9。孕36周起产前检查应常规每周1次 10。孕2436周.宜作骨盆径线内侧量11。孕24周后腹部检查可区别胎头,胎体12. 孕1620周.抽羊水细胞作染色体检查13。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 ,日数加7 第六单元 正常分娩 1.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子宫收缩力 2.正常产道骨盆轴的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3.胎头衔接是指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13、4.分娩机转:外旋转:胎头随肩胛的内旋转而外旋转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5.正常分娩时,胎头以枕下前囟径通过产道 6.胎儿完成内旋转动作是指胎头矢状缝与母体中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7.胎头在进行内旋转动作时,除子宫收缩力外,肛提肌收缩为主要参与因素8.正常枕先露分娩时,仰伸发生于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9.枕左前位分娩时,与胎儿双肩径进入骨盆入口的同时,胎头的动作是仰伸10.临产的重要标志是规律宫缩,逐渐增强,伴随进行性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11.进入第二产程的标志是宫口开全12催产素静脉静滴用于低张型宫缩乏力以加强宫缩13.临产时,下列哪种可以灌肠胎膜未破,宫口开2cm,先露(+),胎心音正常

14、,血压19/13.5kPa 14.肛查了解胎头下降程度的骨性标志是坐骨棘15.当决定从阴道手术助产时,为了确诊胎方位,应矢状缝结合囟门检查来作依据16.枕先露肛查胎头下降程度为+2是指胎头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平面下2cm 17.下列哪项产后第一天宫底达脐平是正常产褥期的表现18.胎盘附着面的子宫内膜完全修复需到产后6周19.分娩机转A 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等动作都贯穿于下降过程中C 俯屈是胎头下降至骨盆轴弯曲处即骨盆底时受肛提肌的阻力而发生的D 内旋转是胎头最低的枕部在盆底受肛提肌收缩力而被推向母体前方即小囟门被推移至耻骨的下方E 仰伸是在枕骨下部(粗隆)到达耻骨联合下缘时发生的20.

15、正常胎盘剥离情况A 子宫体变硬呈球形B 宫底向上升达脐上C 阴道口外露脐带自行延长的D 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脐带不回缩 21.进入产程中的子宫收缩的特征A 是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B 宫缩具有对称性C 宫缩的子宫底部为最强烈,子宫下段收缩最弱D 子宫收缩间隔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22临产诊断依据A 渐增性节律性宫缩C 子宫颈管消失D 宫口进行性扩张E 先露部下降 24.关于子宫下段A 系由子宫峡部形成,非孕时长约1cm C 下段为被动扩张段,随产程进展而越来越长越薄D 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产程中上、下段交界处在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性缩复环E 子宫下段常被产科医师选择为剖宫术子宫切开处25.第一产程中肥皂水灌肠禁忌证A 胎膜早破C 心功能级的心脏病D 胎位异常E 初产妇宫口扩张4cm以上26.产程中胎心监护A 听胎心应在宫缩间歇期,宫缩刚结束时进行B 潜伏期应每小时听胎心一次C 活跃期每30分钟听胎心一次E 每次胎心听诊应听1分钟27.下列哪项不属于肛查了解的范围27.骶耻内径长度不属于肛查了解的范围28.接生过程中A 宫缩时,接生者以手掌向上向内托压会阴体保护会阴B 宫缩时,协助胎头俯屈C 待胎儿枕骨下部显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