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812513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1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结构主要评估指标主要评估因子(标的为核心因子)主要观测点1。办学思路1。1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1.2领导作用职数与结构理念与能力群众评价2.资源条件2.1办学经费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生均经费2。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能力建设规划、措施与成效2。3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习基地2。4信息化条件与资源校园网教学用计算机图书资料3。专业与课程3.1专业规划与专业设置专业规划规划执行与成效 专业设置与调整3。2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3.3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4.过程管理4.1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队

2、伍实践教学管理校外教学点管理4。2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队伍学生资助管理4。3质量监控体系设计运行状态监控效果4。4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校园安全稳定5.素质教育5。1德育工作与职业指导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5.2 文化素养与身心素质培养总体设计实施效果5.3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特色营造6。教学质量6.1社会认可度年度招生数、报到率、辍学率就业率、就业质量毕业生综合素质6.2技能评价双证书获取专业技能竞赛7.社会服务7。1职业培训类型与规模成效7。2技术服务类型服务收入7.3社会责任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办学招收退役士兵情况8.特色荣誉(加分项目)8.1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办学特色8

3、.2学校荣誉 二、内涵说明主要评估指标主要评估因子(标的为核心因子)观测点观测点内涵说明1备注1。办学思路1.1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根据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准确定位学校发展,合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举办单位的政策、制度和经费保障到位.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目标明确,效

4、果明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教职成201013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1.2领导作用职数与结构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熟悉职业教育规律、敬业,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强.校长与教学副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他校级领导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领导的职数、结构与办学规模、办学要求相适应。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的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成效明显。领导团

5、队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教职成20106号);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理念与能力群众评价2。资源条件2。1办学经费经费收入办学经费渠道稳定、来源可靠、逐年增长.经费支出安排注重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比合理。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符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2。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经费支出生均经费2。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专任教师数、专业课教师比例、师生比、双师型教师比例、专任教师中高级专

6、业技术职务人数比例、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学校有专业带头人,有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3 。教师职业道德良好;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能力,以及班级管理、沟通合作和专业发展能力。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效.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和专业带头人培养;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建立新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实践后上岗任教制度。新任教师上岗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公共基础课教师能定期到企业考察、调研和学习。

7、专业技能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师201214号)教学能力建设规划、措施与成效2。3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训条件生均仪器设备值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

8、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500元。校内实训基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实训设备、设施完好,能够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实训设备利用率较高。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适应专业教学计划要求,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校外实习基地2.4信息化条件与资源校园网建有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要求的校园网,网页内容及时更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有成果.教学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设施数量与配置满足需要,多媒体教室使用效率高。注重推进教育信息化,开发有一定数量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

9、,建设数字化校园有成效;能以适当方式定期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有图书馆(室)和阅览室。适用图书生均数量、报刊种类、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座位数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4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教学用计算机图书资料3.专业与课程3。1专业规划与专业设置专业规划有校级专业建设规划。规划内容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专业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按照规划实施专业建设,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学校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设置合理,专业实力较其他专业具有比较优势.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以社会用人单位相关人员为主

10、。用人单位参与专业的基本建设和教学工作.专业层面校企实质性合作,且运行顺畅。专业设置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能够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动态调整专业。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管理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 20109号);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教职成201013号);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规划执行与成效专业设置与调整3.2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有样

11、本、有规范,针对不同生源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完整。注重人的全面培养,专业技能课程结构优化、比重合理,职业技能训练安排得当、满足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3.3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内容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能够反映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注重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内容编排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考核评价多元。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效。能够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12、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与企业合作研制校本教材。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有数字化共享资源。课程资源4.过程管理4。1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执行严格.制定并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工作计划、教材选用管理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开设的课程和学习时间达到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规定.教学运行平稳有序,5年内无重大教学事故5.教学组织管理系统健全。教学管理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基本稳定。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健全。实践教学大

13、纲、教学计划、实训指导书齐全.校内外实训、实习均安排有专职指导教师,管理规范到位。校外实习严格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严格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和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岗位。没有安排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习期间为学生投保与其实习岗位相对应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校外教学点的设立合规【6】。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设立以来未发生过群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教职成20106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44号)教学管理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校外教学点管理4。2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制度

14、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籍管理规范。学生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备。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学生管理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基本稳定.注重常规管理、过程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教育。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学校建有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助及免学费政策。学校建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5年内未发生过虚报学生人数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教职成20106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审计署关于严禁虚报学生人数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通知(教职成201015号)学生管理队伍学生资助管理4.3质量监控体系设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健全、制度完整、组织落实。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