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1056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都区交通建设情况汇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陇南市武都区公路交通建设情况汇报中共陇南市武都区委 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政府( 2009年6月18日)正值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灾后恢复 重建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刻,国家部委领导深入甘肃陇 南调研,这是对我们发展莫大的关注和关心,也是对我们工 作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武都区四大班子和全区55万人民对调 研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就武都区公路交 通建设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一、区情概况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 龙江中游,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进入陕、甘、 川三省的交通要道。全区辖36个乡镇、684个村、15个社区, 居住着汉、回、藏、满、壮、土、朝

2、鲜、纳西等多个民族, 总人口 54.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49万人。幅员面积4683 平方公里,折合702万亩,有耕地71.53万亩,人均1.54亩; 有林地和疏林地190万亩,呈“七山二林一分田”特点。属 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按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全区大体可 分为川坝河谷区、半山干旱区、高寒阴湿区和林缘区四个类 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境内海拔667 3600 米,年均日照时数1911小时,年均气温14.7C,无霜期150 270天,良好的气候资源使这块沃土终年树常绿,四季花常 开,逢节有鲜果,每山出珍奇。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国家 AAAA级景区、位列中国四大溶洞奇景的万象洞

3、及水帘洞瀑布、 朝阳仙洞、千坝草原、红土河保护区与天水麦积山、甘南腊 子口、四川九寨沟连成一条旅游热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油橄榄可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媲美,“大红袍”花椒享誉全 国,“阶州毛峰”、“栗香毛尖”茶叶色润清香,“米仓红芪” 获国家经贸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有“千年药乡”、“千 年椒乡”之美称,被誉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中 国油橄榄原产地域保护区气矿产资源富集,曾被著名地质学 家李四光称为“复杂的宝贝地带”,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 藏有铁、铜、磷、金、白云岩、煤炭、石膏等30余种,品质 优良,储量可观。植物种类达1300多种,其中有珍稀的水杉、 红豆杉等一、二级保护植

4、物600多种。红土河自然保护区内 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鹿、熊、锦鸡、蓝马鸡、娃 娃鱼(大鲵)、团鱼、水獭等珍稀动物。水力资源丰富,区域 内有白龙江、广坪河、西汉水三大水系,小溪遍布高山峡谷, 年径流量53.7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达70余万千瓦, 可开发量20万千瓦,居全省第六位,梯级开发水电能源潜力 大。198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1988年列为“长治”重 点县,1996年列为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县,2000年列 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县,2001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 点县(区)2004年撤销武都县设立陇南市武都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 贯彻落

5、实“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战略,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武都、文化武都、富庶武都、和谐武都” 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 化建设,全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大幅增长的目标。特别是在遭 受了 “5 12”特大地震的2008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 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奋力抗震救灾,扎实开展灾后恢 复重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在大灾之年 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25.19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105亿 元,比上年增长17.4%;第三产业完

6、成增加值14.18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4.7%。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6.6: 17.1: 56.3。 财政收入达到14561万元,比上年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1706元,比上年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 108.2%。计划生育率达到88.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9%。二、公路交通发展现状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区抢抓各类机遇, 积极争取项目,坚持全民大办交通,全区公路交通条件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一)公路交通现状全区共有各级公路442条2302.35公里,其中:国道1 条96公里,省道3条211.

7、5公里,县道7条254.35公里, 乡道18条222.6公里,通村公路408条1450公里,旅游路5 条67.9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路0.492公里,每百人拥有 公路0.42公里。全区36个乡镇中已通油路的15个,通乡公 路铺油率为42%。595个村修通了公路,占684个村的87%。具体情况如下:1、过境国道1条,全长96公里。G212线途径我区白龙 江沿岸的10个乡镇,大部分路段为山岭重丘三级标准,是连 接甘川两省的重要通道,也是武都重要的一条经济命脉线。2、过境省道3条,全长211.5公里。其中:S205过境段 (徽县江洛至武都)全长70公里,主体路段为山岭重丘二级标准,部分路段为三级,

8、是武都通往天水的必经之路;S206 过境段(桔柑乡大岸庙至文县姚渡)全长110公里,公路等 级为四级,是G212线的迂回线,也是洛塘片八个乡镇的主干 线公路;S208过境段(马街镇关堆村至池坝乡卜子坝)全长 31.5公里,公路等级为四级,与S205线(江武公路)相接。3、县道7条,公路等级均为四级,路面宽度均为6米, 为沙砾路面,全长254.35公里。其中:两马路(两水镇至马 营乡)全长34公里;小康路(琵琶镇小河至康县)全长13 公里;麻玉路(月照乡麻崖子至文县玉垒)全长79.35公里; 司昌路(司家坝至昌河坝)全长49公里;歇黄路(佛崖乡歇 马至黄坪乡)全长16公里;两裕路(琵琶镇两河口至

9、裕河乡) 全长47公里;龙池路(马营乡龙沟村至池坝乡)全长16公里。4、乡道18条,公路等级均为四级,路面宽度均为6米, 多为沙砾路面,全长222.6公里。其中:石坪至汉林公路4.7 公里;白草坝至坪牙公路12公里;城郊至姚寨公路8公里; 曹家坝至磨坝公路12公里;甘家沟至米仓山公路33公里; 月照至五库公路26.1公里;米仓山至鱼龙公路12.5公里; 渭子沟林场专用公路5.1公里;三河至玉皇公路10.2公里; 三河至郭河公路11公里;东峪沟至渭河公路11公里;麻柳 至盘底公路8公里;东峪沟至枫相公路2公里;新华至西支 公路19公里;洛塘至石灰梁公路26公里;龙沟至金厂公路6 公里;樊家坝至鱼

10、龙公路14公里;马营至华侨子煤矿专用公 路2公里。5、旅游路5条,全长67.9公里。其中:汉王至万象洞 公路4.2公里;将军石至千坝草原公路36公里;马街至五凤 山公路12.5公里;陈家坝至朝阳洞公路1.2公里;城郊至南 山公路14公里。6、通村公路408条,路面宽度3.5米,全长1450公里,惠及595个村,尚有89个村不通公路。(二)2009年农村公路建设情况2009年,我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共178项、919.3公里。其中:续建项目65项376.2公里,新建及灾后重建项目113 项543.1公里。截止目前,曹家坝至磨坝、汉王至龙凤、歇 马至黄坪、三河至郭河至玉皇、两水至插岗、米仓山至鱼龙6

11、 条油路工程正在建设,预计10月份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09 年下达的2条油路工程(马街石坪一汉林、安化镇司家坝一 昌河坝)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56条296.2 公里通村公路续建工程,现已全面完成;99条448.1公里第 一批灾后重建通村公路项目于3月25日开工建设,已完成形 象进度的50%,计划10月底全面完成;14座便民桥开工建设 了 6座,已竣工2座,还有8座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自然条件差。武都境内山大沟深,地形复杂,80% 以上的村组地处生活条件极差的土石山区、高寒阴湿区、半 山干旱区,而且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修建公路线路长、构造 物多、工程

12、量大、成本高。多年来,虽然区委、区政府坚持 大办交通,但因自然条件、项目投资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仍 有89个村、620个村民小组没有修通公路,交通不便仍然是 制约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二)路网结构单一。过境铁路和高速公路正在建设, 境内仅有4条主干道路(国道1条,省道3条)。有县道7条、 乡道18条,村道408条,但县道、乡道、村道多为土路和沙 砾路面,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断头路多,公路通达程度不 深,“睛通雨阻”现象十分严重。(三)公路建设资金不足。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国家执 行的投资标准低。随着材料费、工费的不断上涨,国家投资 标准已不能满足武都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加之我区属国列贫

13、困区,财力水平低,自给能力弱,难以足额落实农村公路 建设配套资金,现已修建的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比较差。(四)联网路建设缓慢。由于区级财政困难,县与县、 乡与乡之间的公路难以建设联通,其中有不少乡镇、村组的 公路属于断头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流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当 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四、请求解决的具体问题这次国家部委的领导深入陇南调研,充分体现了国家对 西部落后地区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不辜负各位领 导的期望,竭尽全力搞好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但 从武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来看,要进一步加快交通发展, 仅靠我们自身努力很难发展,恳请予以帮助。(一)请求立项建设武九公路。武都至九寨沟公路

14、北起 武都区两水镇(顺接国道212线K436+950),途径甘南州的舟 曲县大年、铁坝,文县的中寨、马营,终点为旅游胜地九寨 沟县,全长128.08公里,其中甘肃境内102.50公里,四川 境内25.58公里。这是甘肃东南部进入四川九寨沟等县的一 条捷径,对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 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武九公路,可在陇南市中 南部向西南打开一条出省通道,对加强陇南、甘南与四川东 北部的联系,改善区域交通闭塞的状况,加快改革开放和扶 贫开发步伐,促进沿线特色产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可以缩短武都到九寨沟的距离。武九公路建成后,武都区至九寨

15、沟的里程缩短约70km,可改 善区域内各景区间的交通条件,为旅游提供安全、舒适、便 捷的交通服务,把陇南打造成九寨沟旅游的游客集散地和物 资保障大后方。三是可以优化区域路网布局。武九公路修通 后,可彻底避开高楼山地质不良路段,通过两水向西南进入 四川抵达九寨沟县,与川九公路连接可达四川东北部的松潘、 茂县等地。是自内陆北部入川的生命保障线,也是我省与四 川境内的武都一马边(四川乐山)地震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 带上的生命保障线,对于今后抗震救灾和应急救援,保证物 资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未雨绸缪的重要作用。该项 目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标准高、投资额度大,恳请国家立项 投资建设。(二)请求立项建设

16、武都两水一临洮高速公路。目前, 武罐高速公路虽已开工建设,但它仅仅是武都至兰州局部路 段的提升,而不是全程性高速公路建设,如果不将武都至临 洮公路与武都至罐子沟公路同步延伸改建,武罐高速公路就 成了断头路,难以发挥应有的促进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 用。恳请国家将武都至临洮高速公路尽早列入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立项投资建设。(三)请求立项建设武都一天水高速公路。武都至天水公路是甘、陕两省的交通要道,是省道江武公路的延伸段, 全长270公里。该路路面等级低,虽然几经改造,但仍然属 于低等级公路,通行、通畅能力不高,是制约陇南一区八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恳请国家立项投资建设武都至 天水高速公路。(四)请求解决区境内通乡公路升等改造和铺油资金。我区共有36个乡镇,除国道212线和省道江武路沿线的15个乡镇外,其余21个乡镇均处于高半山和边远山区,通乡公 路大都属于区乡两级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建的等外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