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809055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音乐教学专著学习心得 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经常会发现部份同学在上音乐课时不愿意开口放声唱歌,不愿意与老师合作。这些同学大部份是处于青春期的正常反应:认为自己发声条件差,或者是认为怕出错而没面子。在教学中要克服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让我的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一、以境导情,激发学生兴趣。 在音乐课的几个教学环节中,唱歌教学是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是先识谱,认识音符,反复唱谱子,再朗读歌词,填歌词,这种形式比较单一。而生动有效的开展唱歌教学应以听为切入口,以动为手段。比如在歌曲春风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再聆听歌曲优美的旋律,想像一枝枝树枝上

2、面胖胖的嫩芽,小溪里的淙淙流水,田野里盛开的蒲公英,让学生随着音乐把想像到的画面和景象,用语言、动作或图画把生机勃勃的春天表现出来。熟悉了歌曲后再让学生轻轻地跟唱。以这样的方式学唱歌,师生共同创造了美好的意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创编故事,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我和提琴时,根据歌曲的内容,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在遥远的挪威,有一个快乐的放牛娃叫爱丽丝,她和她心爱的黄牛形影不离,有什么欢乐和忧愁她都会和黄牛诉说,黄牛是她最知心的朋友。可是爱丽丝却要和黄牛分离了,为什么呢?是为了一把心爱的小提琴,小提琴美妙的“歌声”让爱丽丝着迷。为了能欣赏美妙的

3、音乐,爱丽丝不得不把黄牛卖掉,来买那把能演奏动听音乐的小提琴。 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我和提琴,并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主动理解这首歌曲的内涵兴趣。让他们不仅是就音乐而学音乐,还懂得音乐背后的故事。由故事导入歌曲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 巧用工具,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兴趣。 传统的音乐教学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地域不同、城乡差异等方面。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更具弹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如:童话故事表演唱、音乐家的故事、外国儿歌等。 我在教学歌曲拍手拍手时,除了运用现有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外,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学

4、具代替正规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同学敲铅笔盒,有的同学敲墨水瓶,还有的同学用直尺敲击桌面为歌曲伴奏。 再如,在教学京韵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要事先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京剧的音乐、脸谱、图片等资料,或组织讨论京剧的角色(生、旦、净、丑),或戴上脸谱面具学做京剧角色的动作,或讲京剧故事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其中,这样的欣赏课突破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人人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与生同乐,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 乐理的教学一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多数不愿学,这次课程改革淡化了乐理知识,把乐理

5、知识融入到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理解简单的乐理知识。比如,音乐中的“力度变化”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先由一个小组发一个母音,再逐步增加一小组发音,让学生感受力度的递增;相反,先由全班在同一力度上发一个母音,再逐次减少一个小组发音,让学生感受力度的递减。这样的方法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力度的变化并乐于接受。 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鼓励,老师的鼓励能给学生自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学习音乐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