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教学设计[30].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80885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教学设计[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明》教学设计[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明》教学设计[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教学设计[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教学设计[30].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

2、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

3、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 默读古诗,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三、 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理解古诗内容,画出自己体会的诗句的内容,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四、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