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808376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1、(2007成都摸底)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氦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造成产生氦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A燃烧含氦化合物燃料 B燃烧含铅汽油C由于燃烧不充分 D在气缸中N2被氧化2、(2007成都摸底)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纯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3、(2007成都摸底)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会产生臭氧,该气体具有强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臭氧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C臭氧的存在对人体有益无害 D臭

2、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脱色剂4、(2007成都摸底)橙花醛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能发生银镜反应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同系物5、(2007成都摸底)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6、(2007成都摸底)实验室里不宜长期放置,应在使用时才配制的

3、试剂是酚酞试液银氨溶液Na2CO3溶液Cu(OH)2悬浊液酸性FeCl3溶液FeSO4溶液NaCl溶液氯水A B C D7、(2007成都摸底)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的浓硫酸,使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8、(2002广东高考)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

4、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AFe(OH)3 ;Fe2O3 BFe(OH)2;FeOCFe(OH)2、Fe(OH)3 ;Fe304 DFe2O3 ;Fe(OH)39、(2007成都摸底)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1.6g的NH2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48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10、(2007成都摸底)下列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板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不变的是ANaOH BH2SO4 CHCl DNa2SO4 11、(2007厦门适考)在4 L密闭容

5、器中充入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2C(g)+xD(g)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 mol C,经测定D的浓度为0.5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3BA的转化率为50%C平衡时B的浓度为1.5 molL1D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95%12、(2007成都摸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Na的半径大于F的半径CF、Na、Mg2、Al3是与H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DNH4与H2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13、(2007成都摸底)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6、是A用石墨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4Ag4OH 4AgO22H2O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 = CaCO32HClO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14、(2007成都摸底)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酒精、四氯化碳 B食盐、烧碱、硝酸铵C氧化铜、二氧化碳、活性炭 D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15、(2007成都摸底)在25进,浓度均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测得其中c(

7、NH4)分别为amolL1、bmolL1、c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 b c Bc a b Cb a c Da c b 16、(2007成都摸底)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片为正极,铜片上有无色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锌片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D溶液的pH将逐渐增大17、(2007成都摸底)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A两个羟基 B一个羧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醛基18、(2007成都摸底)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A.NH4+、NO3、CO32、NaB.Na、Ba2、M

8、g2、HCO3C.NO3、Ca2、K、ClD.NO3、K、AlO2、OH19、(2007成都摸底)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3:2 B1:1:1 C2:2:3 D无法比较20、(2007成都摸底)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品中若含有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与甘氨酸互为同系物;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 B C D21、(2007成都摸底)常温下将0.01 m

9、olL1 NaOH溶液与0.01 molL1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pH 7,且c(Na) c(CH3COO) c(H) c(OH)BpH 7,且c(Na)c(H)c(OH)c(CH3COO)CpH c(Na) c(H) c(OH)DpH7,且c(CH3COO)c(Na) c(H)c(OH)22、(2007成都摸底)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H92.4kJmol1,在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热为Q1;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热为Q2,则下

10、列关系正确的是AQ22Q1 BQ1 Q2/2 CQ1 Q2 184.8 kJ DQ1Q2 92.4 kJ 23、(2007成都摸底)下面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填字母);(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氨气体的装置有(填字母);(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氯气和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填字母);(4)能用于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装置有(填字母);(5)若用C装置作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24、(2007成都摸

11、底)已知以铜作催化剂,用空气氧化醇可制取醛,其反应原理是空气先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热的氧化铜再氧化醇生成醛。在实验室中用甲醇、水、空气和铜粉(或氧化铜)可制取甲醛溶液。常温下甲醇为液体,甲醛为气体;甲醇与甲醛均能与水混溶。下图是两个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装试剂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的X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入的物质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两套装置中都需要加热的仪器有(选填A、B、C)(5

12、)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检验实验后C中所得液体确为甲醛溶液。简述所用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25、(2007成都摸底)已知A、B、C、D、E为周期表里120号元素中的五种。又知:A与D同族,B与E同族,B与C同周期;E为原子序数为奇数,A与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0.1 mol C单质与足量的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3.36L(标准状况)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和C的元素符号:A 、C 。(2)写出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物的电子式 。(3)C的单质与足量的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6、(2007成都摸底)已知有机物A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羧基,它可发生如下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其中是 反应,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