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0822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消防疏散演习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疏散演习方案一、目的:为增强公司员工的紧急撤离能力,检验公司区域负责人和班组长是否能正确组织员工撤离,结合我公司消防现状,公司决定于*年7月 6日16时00分左右举行一次消防演习。二、演习时间: *年 7月6日16:00-17:00;三、演习地点: 公司紧急集合点;(公司西门)四、演习内容: 公司员工紧急撤离、灭火器的演练;五、组织部门: *;六、参演部门: 所有员工;七、演习前及演习期间注意事项:1、各部门在演习前提前安排好工作和生产计划;2、各部门认真组织员工学习附件1-6 消防逃生知识,并进行签到,要求在演习结束后3天内提交签到表(见附件7);3、演习前 10分钟,保安阻止所有车辆进

2、出,物料部清空演习场地所有送货车辆;4、各位同事在听到疏散指令后,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并按照下图的疏散方向向紧急集合区进行疏散;5、所有人员在听到疏散指令后(疏散指令为警铃和人员呼叫)6、疏散时长控制在3 分钟之内,人数清点及汇总控制在5,必须全部撤离;分钟以内;八、消防演习流程:序内容及要求负责人/部完成时流程门备注号间演习布1置会疏散通2道清理演习实3施演习现4场总结灭火演5练演习结6束编制:* 与各部门协调员及保安队队长一同开会研讨演习计划,分配各自的任务保安管制入厂的车辆厂区车辆提前管制及疏通各班组避免演习阶段占用通道发泡车间修补区域车间模拟电路短路起火,有员工受伤;部门安全员 * 发

3、现烟雾,使用对讲机向 *报告,并大声呼喊发泡车间发生火灾,组织进行受伤人员救援工作。* 直接按下警铃, 并同时向生产经理和 * 经理报告,* 使用对讲机下达疏散指令。疏散指导组负责在各车间、安全出口引导疏散,维持秩序,注意是否有人跌倒,防止出现踩踏。* 使用对讲机通知 2 名保安控制入口车辆,另2 名保安提灭火器前往灭火点扑救。设备设施人员关闭区域电源参与疏散员工用毛巾捂着口鼻有序逃生,用慢跑的形式疏散到紧急集合区。各部门主管及协调员负责在紧急集合区清点人数,并向 * 汇总。进行简单的应急预案及疏散知识讲解,总结演习中的成功及不足,并宣布灭火演示开始。进行灭火演示和演练演习总结审核:7月3日保

4、安队长、各部门安7月6日全员15:5815:5916:00各区域负16:00责人16:0016:00参与员工16:00各部门主管及协调16:03员16:1016:2016:40各部门协调员参加会议车辆管制直至员工全部返厂1、 照相:2、 器材准备:灭火器30具柴油3KG火把2个大油桶 2个喇叭 1 个对讲机 7个隔离墩 6个隔离带 2卷3 、计时:批准:附件 1:员工疏散路线附件 2:紧急集合区站位图附件 3:报火警的方法任何部门和人员发现火灾, 应第一时间拨打单位安全部门报警电话84620801和“119”火警电话报警。 拨打“119”报警电话, 要沉着冷静, 应讲清以下内容:1、说清起火单

5、位名称、具体地址;2、说清起火部位,着火物性质和火势发展情况,是否有人员被困;3、爆炸、毒气泄漏及其他情况;4、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联系方法;5、派人在主要路口迎候消防车。附件 4:应急疏散组织措施与基本要求1、疏散引导组在发生火灾时,先疏散被火势围困的人员,其次再进行火势周围的物资疏散,同时要注意疏散人员和自己的安全。疏散后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通道和远离火场的安全地点。2、疏散引导人员时要不断用手势和喊话的方式引导稳定人员的情绪,维护秩序。如:对周围惊惶失措的人喊“请往那边走,那里安全”,并正确指示疏散方位;或大声呼喊“请跟我走”,带领他们到达安全地带。3、引导人员疏散应首先利用距着

6、火部位最近的防烟楼梯,其次利用未被烟火侵袭的普通楼梯,或其它能够回到安全地点的途径,将人流按照快捷合理的疏散路线引导到场外。疏散引导组人员应逐层(逐个房间)检查,以防疏漏人员。4、疏散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不得嬉戏打闹,保持严肃认真态度。5、疏散的顺序:按照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进行。6、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附件 5:火灾逃生基本常识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 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

7、楼梯进行逃生;( 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 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6)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搂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 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

8、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如在搂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5)当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

9、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 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人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 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3自救、互救逃生( 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 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10、。( 3)自救逃生。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 低楼层发生火灾后, 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

11、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 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 “卡壳 ” 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火场逃生十三诀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第十二诀

12、: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附件 6: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初期火灾的特点: 初起火灾阶段是物体起火后的几分钟内称为初期火灾,具有燃烧面积较小,烟气流动速度较慢,火焰辐射热量较少的特点,及周围物体和建筑结构温度上升较慢的特点。初期火灾阶段内,容易将火势控制或扑灭。一般初期火灾可使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进行扑救。初期火灾扑救的原则是: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抵制法四种:一、冷却法:根据可燃物体发生燃烧的时候,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使用灭火器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当物体停止燃烧;可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灭火灾常用的方法。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