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0772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养学生剪纸的创新能力梅江区城北中学 童文蓉案例背景剪纸是融造型、构图和工艺等各种造型艺术基本知识与能力的一种工艺制作性美术样式,具有剪、刻并用;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特点,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可充分发扬民族传统,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剪纸这一艺术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达到眼、脑、手协调运作,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而且剪纸的工具、材料比较简单,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作品的创新是从设计开始的。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途径和策略,让他们在了解需求中创新,在求异思维中创新、在设计实践

2、中创新,努力劳动课向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精神与进行创造发明的方向发展。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我安排了剪纸创作这堂课来激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手脑协调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我在上剪纸创作这课堂时,着重从下列两个方面启迪学生,引发学生的设计兴趣与创作思维。 1. 调动参与兴趣,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学开始,首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展示多幅的剪纸作品,看到那一幅幅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地剪纸,他们发出了阵阵赞叹,赞叹那剪纸竞有如此的美妙、精彩、丰富。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有的作

3、者竞是和他们同龄的学生,有的甚至是本学校其他班级的同学时,从内心的深处萌发出了渴望去表现的情感,一种想试一试的冲动激发学生内心的进取,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分散和扩展,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设计出来的作品千姿百态。2. 根据学生的基础布置设计任务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造型能力,来设计有简易到复杂的设计任务。如:学生做出了单色剪纸,再分发给学生一些彩色的纸张,鼓励他们进行套色尝试;学生画出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再布置学生去有目的地收集有关文字材料和图案材料;教师也可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样品,设计出更复杂美观的抽象、具象的图案来。3. 开拓思路,教会设计方法在设计方法中教师启发学生用

4、“加一加”“添一添”“变一变”的方法来探索尝试剪纸的构图、刀法、图案。如:教师在讲解了二折剪纸 、三折剪纸、五折剪纸构图的方法后,要求同学探索五折以上的多折构图,随着折纸的次数的增加,单个反复的次数增加了,整体的窗花图案更漂亮了;有些同学做了阴刻剪纸后,我就要求他们进行逆向思维,尝试阳刻;有的同学画了具像的花卉图案,我就启发他们贴枝加叶,让图案更复杂美观;有的同学画了熊猫的图案,我让他们改变眼睛的大小,贴个鼻子,加个大耳朵变成一个猪的图案等等。4. 以小展览的方式评价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可以通过小展览欣赏、评析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指导自己创作。展览过程中要让能拿出优秀作业的学

5、生说内容,说方法,说步骤。由于学生经过几次实践,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他们会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地加深对剪纸的认识,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人的剪纸作品进行分析。要让学生评。这种开放式的评价过程也是反复辩证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理解剪纸作品,吸收他人经验,为我所用。教师也要抓住典型问题,重点剖析。如:作品是否零碎?掌握“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特征。剪刻纸边是否光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应在教学中,坚持多鼓励,勤表扬,少批评,勿指责的原则。案例反思在本课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 帮助学生改变原由的单纯接受式的学生方式,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2. 要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3.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4. 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创新研究教育发展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