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807311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教学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内容槪要:小学三年级是个十分特殊的年级,也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因而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拓展、自我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

2、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怎样才能使阅读更有效?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

3、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创造阅读的氛围,才能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因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

4、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比如:一年

5、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三、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虽说“书读百遍,

6、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是

7、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人终身受益。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

8、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是关键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玩出了名堂可以抓住“玩”字发问,为什么用“玩”而不用“发明”。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9、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六、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成立学习小组,层次不均,以好带差,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阅读,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向其他成员介绍好的读书方法。时在小组内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互相启发、帮助和学习,让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使全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这样一来,就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学习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阅读的动力,也能自觉地去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在学生讨论切磋时,适当的对他们进行点拨,指导示范,并交给他们一些有效地阅读方法。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低年级的阅读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革新,张兴柱 2007. 2、教育研究,于文森 200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