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0438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摘要物 理学 是生态学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符合物理学 规律 的,不一定符合生态学规律;而违反物理学规律的,则一定违反生态学规律。由于“循环型 经济 ”首先违反了物理学规律,因而无法谈及符合生态学规律。节约型经济的 理论 基础是对 自然 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关系的辩证思考,主张为 社会 的可持续 发展 留下充分的余地。循环型生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应当提倡的,但“循环型经济”却是一种误导。循环型生产只有在节约型经济的统驭下才能正确发挥作用,“循环型经济”作为一种错误理论不可能与节约型经济理论互补。关键词物理学生态学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经济熵增原理可持续发展互补

2、原理.“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争论产生以后,一些学者认为,循环型经济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节约型经济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两者的依据不同,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互补。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三个 问题 :第一,生态学与物理学是否对立;第二,节约型经济的基础是什么;第三,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是否能够互补。以上三个问题,从理论上说牵涉到到几大学科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作澄清,那么就会带来理论上的混乱,不仅有直接关联的几门学科会发生混乱,而且整个自然 科学 甚至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都会发生混乱;从实践上来看,理论的混乱必然造成指导思想的含混,进而造成行动上的摇摆、甚至失误。这些

3、问题在经济学范围内是不能解决的,必须求助于 哲学 。关于节约型经济,笔者在发表论节约型经济系统一文之后,又在再论“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一文中作了进一步阐述,然而,上述问题的提出,笔者感到还有必要在更深层次上做一个全面的探讨,这就是为什么要写本文的初衷。1生态学与物理学是否对立?生态学在 现代 社会已成为一个十分时髦的名词,本来这个名词在学界内部是不应该再进行解释的,但现实中的事情往往又是这样,越是时髦的名词就越容易被误识,所以在这里不得不再做一些可能是多余的工作。“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意思是“住所”或“生活所在地”。最初,生态学是以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的面目出

4、现的。奥德姆指出:“通常,生态学的定义是 研究 生物或者生物群体及其环境,或者是生活着的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生态学的基础是什么?首先从作为生物学分支的经典生态学的角度看,第一个要讨论的核心概念就是“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在1935年提出的,它的提出是经典生态学确立的标志。整个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生命有机体两大部分,生命有机体中又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物理环境控制着生命有机体的活动,生命活动同时也反作用于物理环境。物理环境的运动受物理学规律的支配,这是无疑的。生命运动是自然界中最高层次的运动,高层次的运动虽然不是低层次运动的简单迭加,但低层次的运

5、动毕竟是高层次运动的基础,无论从自然界演化的顺序来看、还是从自然科学认识的历程来看,情况都应该如此。但是,在现实中、特别是在系统科学的 影响 逐渐扩大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把生物学与物理学对立起来,这是产生本文开头所说问题的一个深层原因。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对立,与哲学对还原论的批判有很大关系。自17世纪起,当以 分析 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科学兴起之时,就出现了笛卡儿、拉美特利等以机械类比生物的还原论,随着分析科学的推进,生命过程又先后被类比为化学过程、自动机器过程等。到19世纪,这种态势开始逆转。19世纪40年代,杜里舒发现,将海胆双细胞胚胎人工分成两个细胞之后,并不是各自分别变为“半个成体”,而是两个

6、完整的幼体。可以说,这是还原论遇到的第一个严重挑战。据此杜里舒提出,支配生命的是一种神秘的“隐德来希”。1944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提出:“根据我们已知的关于生命物质的结构,我们一定会发现,它的活动方式是无法归结为物理学的普通定律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贝塔朗菲建立一般系统论特别是复杂性研究兴起之后,关于生命现象的的整体论观点就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还原论则被逼到了墙角,有人认为,系统论的问世是对笛卡儿分析主义、机械论的一次彻底清算。尽管如此,还原论并没有因此而沉寂下来。为还原论声张合理性的声音首先来自生物学本身,生物学面貌的根本性变革是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开始的,而分子生

7、物学实际上就是从生物大分子运动的角度来对生命本质所做的揭示。不管哲学上对还原论做何种批判, 目前 生物学上的每一个突破,事实上都还是来自微观领域的探索,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对生命现象的揭示甚至大有向量子水平发展的趋势。就是在对生命本质的系统运动的规律探索方面,似乎也不得不做某种还原。1970年,艾根把物理学、化学的普遍性原理推广到生物学并与生物学成功结合,通过对经验事实的抽象来追踪 历史 的遗迹并逻辑地再现历史,从而建立了关于生命起源的超循环模型。另一方面,如果完全否认低层次规律的作用,那么整体论解释也将陷入尴尬的局面,因为这样做,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就只能仅仅落实在自然画面的一般性质上,于是人类

8、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思辨的水平,这就不仅使生物学的研究无所作为,而且可能给神秘的活力论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把承认低层次运动规律的作用,等同于18世纪那种把生命运动归结为低层次运动简单相加的机械论,忽视了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自然科学综合是一次辩证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在对自然界的细微部分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对从低级运动形式到高级运动形式进行的全面把握。就是说,既要承认生命运动与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的质的差异性,又要承认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在生命运动中的客观实在性。这才是系统哲学对生命体的真正认识。从现代系统观来看,生命体虽然是高层次的物质体系,但同所有物质体系一样,不可能脱离基本的

9、物质组分,只要有基本的物质组分,就必然存在相应的物质运动,但由于这些物质组分已经进入生命体系,所以组分之间同时又必然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由于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所以低层次的物质运动与组分单独存在时相比,运动状况不能不受到某些限制。高层次的生命运动,实际上就是以受限状态出现的低层次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生命运动不能简单归结为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的线形加和,但也不可能违背物理学规律和化学规律。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莫诺说过:“生物界并不包含那一类可以预测的客体或事件,但生物界构成了一种特定的事件,这个事件同最重要的原理是不矛盾的,但不可能从这些原理中把它推导出来,所以本质上它是无法预言的。”笔者

10、对莫诺关于生物界不可预言的观点并不苟同,但可以说,遵守物理学和化学规律,是研究生命运动的必要条件,只不过不是充分条件,要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组分之间的系统相关性。超循环理论的创立者艾根对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关系持有以下观点:1)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而来的,因而生物学规律不能违反物理学的基本规律;2)为了研究非线性的、非平衡的复杂系统,物理学需要形成一些新的特殊原理,这些原理并不与物理学原有的基本规律相矛盾;3)可以把物理学与生物学比喻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将物理学的普遍原理 应用 于生物学系统,既可以理解生物学的具体问题,又可以丰富和发展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再看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物理环境之间

11、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交换关系和以物质为载体的能量交换关系。在天然生态系统中,这种关系表现为生物小循环的运动和地球化学大循环运动,其中不仅包括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生命体之间的互动、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的互动以及非生命体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关于系统描述,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话多少有点神秘,其实它的含义不过是组合性特征不能用孤立部分的特征来解释。因此,复合体的特征与其要素相比似乎是新加的或突现的。然而,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那么就可能从组成部分的行为推导出这个系统

12、的行为。”“这些陈述确确实实是很平常的,只是由于机械论观念的曲解,由于忽视了相互关系,倾向于把现象分解为单独的要素和因果链,才使得这些陈述成了问题,并导致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概念混乱。”即使对于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来说,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可能用还原方式来建立其模型,但也很难否认还原 方法 在某些方面、某些层次上的有效性。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总体把握,钱学森认为传统的定量方法已经失效,主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对于综合集成法,它的设想是从复杂巨系统按级作的特例来分化出其他系统理论,即先讲大的总观点,然后讲各种条件下简化的特例,也就是从繁到简。他倡导采用一种由知识体系、专家体系、

13、工具体系组成、并按层次结构分级的开放性学术组织“研讨厅体系”,对开放性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显然,这里并没有、同时也无法排除还原方法的意义。钱学森给复杂性下的定义是:“所谓复杂性实际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可见,即使在定义上,要离开还原论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综合集成论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辩证统一。从本体论看,它既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又承认运动的特殊性;从方法论看,在处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时,可以暂时忽略次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既使问题得到简化,又不至于出大的偏差。今天,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比天然生态系统复杂得多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类生态系统,对于这个系统,目前所能采用的方法

14、,只能是以上所述的综合集成法,它虽然不能归结于物理学方法的集合,但也不可能排除物理学方法,至少在能量流动方面,物理学定律还没有被推翻的证据,而能量流动是任何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把生态学和物理学对立起来的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可以说:违反生态学规律的,不一定违反物理学规律;而违反物理学规律的,则一定违反生态学规律。2节约型经济的基础是什么?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地球这个体系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过程:一是统计物理和热力学所揭示的不可逆过程,这个过程服从熵增原理。现代系统科学已经证明,熵增原理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理,这个原理指出:任何系统都存在着从各种不均匀的、对称性较少的状态,向着均

15、匀的、对称性较大的状态演化的过程,即熵增过程。另一个是达尔文进化论所揭示的与熵增相反的过程。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自然界中有两类有序结构:一类称为平衡结构,这类结构的宏观有序性是依靠微观粒子的规整排列来取得的,它要依靠降低系统原有能量、并要尽量减少外界对系统的干扰才能形成,而且结构在形成之后,要不受外界影响才能保持,例如固体结晶形成的结构,这类结构本质上是死的结构。第二类结构的宏观有序性形成依靠的则是微观子系统的不停运动,微观子系统运动的形成和维持需要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称这种结构为“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果系统内部存在非线形相互作用,那么在子系统随机运动涨落

16、的驱动下,系统就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序化程度较低的状态走向序化程度较高的状态。这类结构本质上是活的结构。地球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一方面它有自发地从有序走向无序的熵增趋势,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能量以抵消熵增,从无序走向有序。不管现代社会对经济概念如何界定,经济活动的核心都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与此相伴的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作为原材料和能源的物质被利用之后,从物质的基本组分来看,存在状态不灭,但组织状态发生变化,有序程度降低,同时使周边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有序程度降低,即信息量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的本质就是消耗地球的负熵。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生态系统发展的总趋势是熵减大于熵增。人类社会的出现使自然界出现了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形式。在采猎业社会时期,自然界的原生状态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人口数量不大,而且开发强度低下,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