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804180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告别陋习 牵手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文明习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我校决定广泛开展“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活动。为更好地发动、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教育和实践,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告别不文明言行,从而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要通过在师生中倡导文明言行,切实促进“文明言行光荣,不文明言行可耻”风尚的形成,为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活动重点1告别语言垃圾:不说脏话、粗话。2告别思想垃圾:不懒惰、不比吃穿,

2、不穿奇装异服,不佩带首饰。不损人利己,做到乐于助人,维护社会公德。3号召全体同学向陋习宣战,努力做到:“八无”、“三管”、“五做”。“八无”:墙无脚印、污痕;地无痰迹、纸屑、垃圾;教室无脏物;卫生无死角;公共设备无损坏;衣着得体无怪装;谈话文明无脏话;团结友爱无打闹。“三管”;管好自己的嘴,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倒饭菜、不乱写乱画、不损坏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在楼内跑跳,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践踏草坪。“五做”:做言行文明的学生;做关爱他人的学生;做表里如一的学生;做身心健康的学生;做自强上进的学生。4小手牵大手活动:学生与家长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共同

3、发现与探讨我们身边的陋习与文明言行,汇总形成我们要抛弃的陋习和我们要倡导的文明习惯,并将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交流。三、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4日)1、利用星期一国旗下讲话,开展“告别陋习,牵手文明”活动的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养成日常文明习惯,倡导优雅言行,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高文明素质。2、各班主任利用4月14日第二节课召开“告别陋习,牵手文明”主题班会,具体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把此行为规范张贴上栏。(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5日学期末)1班队活动浸其心。班主任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加强学生的文明参与意识,提高辨别美丑,判断是非的能力。班会中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

4、育活动,查找“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形成班级文明条约。要求争取人人发言,班级记事本上要有发言记载。德育处与少先队大队部将对各班班会开展做督促检查。2课堂教学渗其品。 各科教师围绕文明养成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联系发生在身边的文明故事等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3实践活动润其身。“心动不如行动”,良好文明习惯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展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意识,得到锻炼,学会欣赏文明之美。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文明的开端,通过活动,教育学生不要乱扔乱丢,增强自觉维护环

5、境卫生的意识,学会欣赏洁净之美,行为之美。2)“学校是我家,文明你我他”。 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文明小标语征集、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创作文明标语,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3)小手牵大手活动:学生与家长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共同发现与探讨我们身边的陋习与文明言行,汇总形成我们要抛弃的陋习和我们要倡导的文明习惯,并将实践活动在返校后进行总结和交流。4)“我是文明小卫士” 通过评选、表彰活动中的优秀个人,激励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文明的队伍中来。四、活动要求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班级一定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使学生的文明意识更上一个新台阶。2各年级、各班级积极行动,大力营造文明礼貌氛围,扎扎实实开展活动。采取树立典型、严肃纪律等措施,对学生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使学生养成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优良学风,不断加强和改善我校的学风和班风建设,保持优良校风。3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执勤中队在班级考核中严格进行考核并在周前会上通报本周文明礼仪方面突出问题,结果将计入年终的班主任考核中。4全校师生要团结一致,共同行动,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民小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