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800402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大工具()名词解释:, 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分析& ,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 生产件批准程序中文意思是: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者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是 900016949 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 分。定义及其他知识点: 产品质量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 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生产件批准程序( ) 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 外加一些零件

2、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主要是制造形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文件及 首件,只有当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开放分类: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是的简称统计过程控制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 能解决之问题1. 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 交期。2. 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即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3. 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4. 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

3、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5. 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後比较之指标。利用管制图管制制程之程序1. 绘制制造流程图,并用特性要因图找出每一工作道次的制造因素(条件)及品质特性质。2. 制订操作标准。3. 实施标准的教育与训练。4. 进行制程能力解析,确定管制界限。5. 制订品质管制方案,包括抽样间隔、样本大小及管制界限。6. 制订管制图的研判、界限的确定与修订等程序。7. 绘制制程管制用管制图。8. 判定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正常)。9. 如有异常现象则找出不正常原因并加以消除。10. 必要时修改操作标准(甚至於规格或公差)。分析用管制图主要用以分析下列二点:(1)所分析的

4、制(过)程是否处於统计稳定。(2)该制程的制程能力指数( )是否满足要求。控制图的作用:1. 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2. 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则需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 状态;3. 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应用步骤如下:1. 选择控制图拟控制的质量特性,如重量、不合格品数等;2. 选用合适的控制图种类;3. 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间隔;4收集并记录至少2025个样本的数据,或使用以前所记录的数据;5.计算各个样本的统计量,如样本平均值、样本极差、样本标准差等;6计算各统计量的控制界

5、限;7画控制图并标出各样本的统计量;8研究在控制线以外的点子和在控制线内排列有缺陷的点子以及标明异常(特殊)原因的状态;9.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应用控制图的常见错误:1在5M1E因素未加控制、工序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作;2在工序能力不足时,即在 1的情况下,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作;3用公差线代替控制线,或用压缩的公差线代替控制线;4仅打“点”而不做分析判断,失去控制图的报警作用;5不及时打“点”,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工序异常;6当“5M1E”发生变化时,未及时调整控制线;7画法不规范或不完整;8在研究分析控制图时,对已弄清有异常原因的异常点,在原因消除后,未剔除异常点数据。分析用控制图

6、应用控制图时,首先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用分析控制图判断是否达到稳态。确定过程参数 特点:1、分析过程是否为统计控制状态2、过程能力指数是否满足要求?控制用控制图 等过程调整到稳态后,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应用过程参数判断 的作用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1. 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2. 质量管理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对于质量管理所提出的原则、方针、目标都要有科学措施与科 学方法来保证它们的实现。这体现了质量管理学

7、科的科学性。保证预防原则实现的科学方法就是: (统计 过程控制) 与 (统计过程诊断)。不是用来解决个别工序采用什么控制图的问题,强调从整个过程、整个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的重点就在 于“P (,过程)”产品质量具有变异性“人、机、料、法、环” + “软(件)、辅(助材料)、(水、电、汽)公(用设施) ” 变异具有统计规律性随机现象;统计规律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时间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管制和一般的统计图不同,因其不仅能将数值以曲线表示出来,以观其变异之趋势,且能显示变异系属于 机遇性或非机遇性,以指示某种现象是否正常,而采取适当之措施。解析用控制图决定方针用V制程解析用V制程能力研究

8、用V制程管制准备用V管制用控制图追查不正常原因V迅速消除此项原因V并且研究采取防止此项原因重复发生之措施。VV 普通原因指的是造成随著时间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 “处於统计控制状态”、“受统计控制”,或有时简称“受控”,普通原因表现为一个稳定系统的偶然原因。只有 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V 特殊原因:指的是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 (整个)过程的分布改 变。除非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用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 输出。如果系统内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随时间的推移

9、,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V 局部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V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V大约可纠正15%的过程问题VV 对系统采取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V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V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VV 合理使用控制图能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使用V有於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测地保持下去V使过程达到VV 更高的质量更低的单件成本V更高的有效能力V为讨论过程的性能提供共同的语言VV 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的作用: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4、

10、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三.的焦点制程(),是指产品的品质。换言之,它是著重买卖双方可共同评断与鉴定的一种既成事实.而在的想法上,则是希望将努力的方向更进一步的放在品质的源头制程()上.因为制程的起伏变化才是造成品质变异()的主要根源.1)异常变动:过程中变动因素是不在统计管理状态下的非随机性原因,由于异常因素不是过程所固有,固不难除去,一 般情况现场人员对异常因素的消除可以自行决定采取措施,而不必要请示更高级的管理人员,所以也称之 为减少变动的局部措施。2)偶然变动: 过程中的变动因素是统计管理的状态下,其产品的特性有固定的分布,即分布位置、分布

11、及分布形状三种 由于偶然因素是过程所固有的,难于消除,要消除偶然因素必须涉及到人、机、料、法、环境等整个系统 的改造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故不是现场人员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做出全面 的可行性报告后,再经高层领导做最后的定夺,所以称之为减少变动的系统措施。特殊原因一种间断性的,不可预计的,不稳定的变差来源。有时被称为可查明原因,存在它的信号是:存在超过控 制线的点或存在在控制线之内的链或其他非随机性的情形。普通原因造成变差的一个原因,它影响被研究过程输出的所有单值;在控制图分析中,它表现为随机过程变差的一 部分。合理使用控制图的益处 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使用 有助于过

12、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的、可预测的保持下去 使过程达到: 更高的质量 更低的单件成本 更高的有效能力 为讨论过程的性能提供共同的语言 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在实际应用中,当各组容量与其平均值相差不超过正负 25%时,可用平均样本容量( )来计算控制限. 在什么条件下分析阶段确定的控制限可以转入控制阶段使用:控制图是受控的VV过程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控制图是根据稳定状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系统、环境)来制定的。如果上 述条件变化,则必须重新计算控制限,例如:V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操作水平显著提高;设备更新、经过修理、更换零件

13、;V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 VV 改变测量方法或测量仪器;采用新型原材料或其他原材料; VV 环境变化。使用一段时间后检验控制图还是否适用,控制限是否过宽或过窄,否则需要重新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 过程能力值有大的变化时,需要重新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对于图, 过程能力是通过过程平均不合品率 来表示,当所有点都受控后才计算该值. 当指数值降低代表要增加:控制V检查VV 返工及报废,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增加,品质也会降低,生产能力可能不足。当指数值增大,不良品减少,最重要是产品/零件接近我们的“理想设计数值/目标”,给予顾客最大满足感。当指数值开始到达 1.33 或更高时对检验工作可以减少,减

14、少我们对运作审查成本。 普通原因变差VU影响过程中每个单位在控制图上表现为随机性U没有明确的图案U但遵循一个分布U是由所有不可分派的小变差源组成UU通常需要采取系统措施来减小特殊原因变差V间断的,偶然的,通常是不可预测的和不稳定的变差uU在控制图上表现为超出控制限的点或链或趋势非随机的图案U是由可分派的变差源造成该变差源可以被纠正UV工业经验建议为:只有过程变差的15%是特殊的可以通过与操作直接有关的人员纠正u大部分 (其余的 85%)u 是管理人员通过对系统采取措施可纠正的控制图可以区分出普通原因变差和特殊原因变差V特殊原因变差要求立即采取措施uu 减少普通原因变差需要改变产品或过程的设计控

15、制图 - 过程的声音u 试图通过持续调整过程参数来固定住普通原因变差,称为过度调整,结果会导致更大的过程变差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u 试图通过改变设计来减小特殊原因变差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会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u 控制图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出现了哪种类型的变差的线索,供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力指数的计算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V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状态uu 每个测量单值遵循正态分布规格的上、下限是基于客户的要求u测量系统能力充分uV 如果理解关满足了这些假设后,能力指数的数值越大,潜在的客户满意度越高过程能力分析的用途-设计部门可参考目前之制程能力,以设计出可制造的产品-评估人员、设备、材料与工作方法的适当性-根据规格公差设定设备的管制界限-决定最经济的作业方式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目标:过程控制系统目标,是对影响过程的措 施作出经济合理的决定, 避免过度控制 与控制不足过程能力讨论:必需注意二个观念。由造成变差的普通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