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799082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的效率以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为例谈建筑设计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整个国家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发展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土地开发和利用极不合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现象层出不穷。当初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形成的城市正随着规模的日渐庞大而步履沉重、效率低下。发达国家对这些“后城市化”的大都市的治理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在规划建设上的思路,反思国内的城市建设,是否能少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弯路,从而尽可能地低碳、环保,促进社会的和谐。关键词城市化;建筑

2、设计;城市效率;六本木新城;Concern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City while the Urban Construction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city taking the example of Roppongi Hills of Tokyo in Japan, AbstractWith the happene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in Chin

3、a, the whole country enters the phase of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Lot of serious issues of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ccurred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metropolis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e.g. the overload of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city, irrationally development and

4、 usage of the land and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large cites which is originally buil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become difficult to develop and low efficiency. There is lot of significative exploration about how to take the control of the metropolis in the “Post-Urbanization” stage.

5、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analyse the thought about the city planning of the Roppongi Hills of Tokyo in Japan, reflecting the domestic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rying to avoid the mistakes happen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rmoniou

6、s society as far as possible. Key WordsUrbanization;Architectural Design;Efficiency of City;Roppongi Hills;一、 引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9年12月报道称,咨询公司雷格斯公司日前对13个国家的上班族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结果显示,中国上班族每天平均有42分钟用在上班的路上,这就意味着每天来回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印度人需要39分钟,排在第三的比利时人需要37分钟。相反,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人们平均只需22分钟就能到

7、达工作地点。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中国城市的拥挤是导致上班时间过长的一个原因。早晚的“漫漫长征”不光消磨了宝贵的时间,更令许多上班族萌生去意,其中中国和南非的上班族这种念头最盛,各有32%的受访者表示不堪忍受过长的上下班时间而准备换工作。1北京居民上下班或上下学拥堵所导致的经济成本为335.6元/月,处在全国各城市之首;同时,用于上下班或上下学花费的时间成本也最高:道路畅通时平均花费时间40.1分钟,而道路拥堵时则达到62.3分钟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双双“夺冠”,标志着北京交通拥堵成本最高,严重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宜居指数和居民的幸福指数。这是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的2

8、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中统计的数据。2二、 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大规模城市化现象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生产活动,吸引了大量劳动人口参与,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工业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已相当高,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

9、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suburbanization)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ex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

10、,城市周遍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第三阶段以城市的管理和整治为特征,随着城市的规模进一步加大,城市中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和尖锐,城市效率在下降,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在积极寻找有效管理城市、整治现有各种矛盾的途径,积极有效的探索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中不断进行。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06年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

11、4和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75.7;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贵州和西藏,分别为27.5和28.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21日在京联合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表示,2010年我国以城镇常住人口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 “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3根据国际经验,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下降到5以下,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到30以下,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标志着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蓝皮书介绍,从我国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大结构

12、来看,都已进入结构转换阶段。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10以下,2015年将下降到6左右;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38以下,2015年将下降到33左右;在城乡结构中,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2012年或2013年将超过50的结构转换临界点,2015年将达到53左右。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研究报告,中国在1975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城市人口比例来衡量城市化水平,中国现

13、在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的水平略低一点,2010年将达到48%。但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城市常驻人口超过100万人是非常容易的事,这势必导致城市规模膨胀过快,一系列已经在发达国家发生过的的大城市病,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远没有提升的时候在我们的城市发生。三、 城市效率对经济的影响城市效率是指城市在单位时间内(如一年)的单位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创造或增殖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价值量。这是从创造价值方面来说的,也可以从减少损耗的角度去表述,即城市创造或增殖单位价值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所耗用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大城市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而快速发展,它本身就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产物,城市在一个国

14、家经济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城市都将是人类物质财富的主要发生地。在美国,纽约市它的第一大城市,也是美国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的地方;巴黎和伦敦分别是法国和英国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的地方;在德国,5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比5万人口的城市高40%;在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1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资金回收率比中小城市分别高出42%和39%;在日本,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个大都市的人均国民产值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17%和20%。4截至1983年,美国的18个大都市汇集了全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结业人数的3/4,这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公司总部大多设在大

15、都市中,占据着国民经济的绝对优势。5凭借科技、人才、信息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北京成为众多中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主要聚集地。截止到2007年10月,北京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包括ABB、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佳能、雀巢等。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0家。北京具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达到153家,占全国投资性公司总数的50%以上,位居全国中心城市首位。而选择在北京落户的外资研发中心达到239家。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报告显示,北京不仅在中国总部经济是核心的地位,在世界也排到了第五,拥有8000家跨国企业,综合了总部经济发展概况和能力,北京是继东京

16、、巴黎、纽约、伦敦后的全球第五位,在首尔、柏林、苏黎世、马德里之前。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下,城市的效率已经是关系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城市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城市的有效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命题,牵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下面的分析,想仅就由于城市交通效率而引起的城市生产效率的变化,讨论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建筑设计中是否可以为城市经济做出努力。四、 六本木新城的做法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位于东京都会区的六本木六丁目地区。许多年来,这个地区的街道一直非常狭窄,建筑物陈旧且密度极高。1986年,六本木六丁目地区被东京都政府指定为“再开发诱导地区”, 其后,作为土地所有者之一的森大厦株式会社(Mori Building)与朝日电视台(Asahi TV)等共同向其他土地所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