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792672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 会遇到一些疾病突发的状况,如果你懂一些急救常识或许就可以帮助 病人延长他们的生命。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一说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 位,你一定要牢记哦。八个常用于急救的穴位你一定要牢记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 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 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 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

2、然掐 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 救,以免延误病情。2、止鼻血捏脚后跟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 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 鼻血。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一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 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 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 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 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 用

3、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 按住,以便于止血。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 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 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 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 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

4、灸天枢穴对于改 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 的功效。5、降血压按压劳宫穴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 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握拳,中指尖所 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时, 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 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 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6、止头痛按压太阳穴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 (在眉梢

5、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 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 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按摩太 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 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 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 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7、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 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 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8、止呕吐指压内关穴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 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 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 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