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79126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亮小灯泡反思(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亮小灯泡反思 点亮小灯泡 我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中首先进行的是比谁能把小灯泡点亮,稍过片刻,陆续出现有小组的同学点亮了小灯泡,学生一副得意的样,其实我心理非常明白这仅仅是一节课的开端,于是我跟学生说:“点亮小灯泡固然能干,但这并不是最稀奇的,稀奇的是你要思考为什么小灯泡能亮,如果知道原因了才算是稀奇呢。如果能说出原因的同学加5分(因为平时加分基本是1分、2分,这次有5分加,学生就非常来劲了。)。”当我说完这个话时学生就在思考为什么能亮等等。我想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应该打开了,他们还说得津津有味。 但是这节课还是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学生学习通路时始终是有一定的困难,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教学,学

2、生才能容易懂呢。网络上二剪梅老师的方法我想应该是很好的,我也在课堂上用到了,能帮助学生有所了解,但是学生还是迷惑不解。想想能否通过动画的方式出现,以一种非常卡通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学习,或许会有帮助,。这是在我观察女儿学习的时候想到的,女儿学习文字和符号之类的知识感到特别乏味,当她看到图画,动画的之类的图片时特别感兴趣。所以我想能否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当然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才可以完成动画的制作。 思考二:学生的学习合作组的改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曾经是四人一组进行学习,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材料是每人都有一份,所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观察之,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30位同学大约只有5位同学能独立完

3、成点亮小灯泡,我看此情形,马上改为:“如果自己不能完成,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完成。”这下,全班同学都能点亮小灯泡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能点亮小灯泡自然是很高兴,所以只听到学生的得意样子。当然本课的重点是如何使小灯泡亮的秘诀,通过作业情况可以看出并非所有学生都非常明白小灯泡亮的真正原因。试想,如果三人小组合作会不会带来更好的全班教学的效果呢,于是在另外一个班就实行三人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并说出小灯泡亮的秘密。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也非常明确,结果优于前一个班的学习。三人合作给我带来了启发,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 简单电路 电路课让我上得好累,真的累,为学生组装电路而累,为学生不能画完整的图而累

4、。前一节课的点亮小灯泡一课已经非常明确了小灯泡的构造,我想学生在学习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成大问题,特别是画图,更不会成问题了。可是结果确是相反的,结果还是令人不满意,作业上画图的错误漏洞百出。或许学生认为已经画得够好了,只要能把小灯泡和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万万没有想到在连接细微之处要这么注意,是我高估学生的能力还是学生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注意细节之处的连接呢。 这节课让学生连接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并且要弄清楚原因所在,时间上不能保证,我尽量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动手来发现一些问题,发现一些原理。所以,并联电路来不及完成,通过学生自行接通电路图来看,学生能接通串联电路,但并

5、联电路就没有一个学生能完成,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结果时间仓促。为了让电路知识学得更扎实,我打算再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作补充并联电路的原理,以及并联和串联电路的不同点。再者,材料袋里的小灯座我其实还没有用上,是想通过串联和并联学习后,再让学生自己组装小灯座,以便更能明白电流的路径。 几节电路课的难点是:电流的路径,电流流动的方向和路线,如果这个弄明白了,就什么都解决了。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明白电流的路径。但是我始终不得其解的是学生在画图的时候,小灯泡的连接点为什么总是不能连正确,当我一一指导学生的时候他们都能正确地说出连线是怎么连的,可到了作业本上就全错了。后来问了几个同学为什么只会

6、说,而不会画图,学生的回答是:“我没连好,看错了。”思考之:要提高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 首先,我对这一课的材料产生一定的歧义,因为现在在市场上想要买到蚕豆种子是非常困难的。而黄豆的种子以及已经发芽的黄豆在市场上到处可见。所以,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是亲自去菜场买了已经浸泡过的黄豆和已经发芽的黄豆 打开了学生的渴望之门动物的繁殖活动小插曲 科学老师们都知道这节课的教学很容易让老师和学生进入到讨论“人是怎么来的。”这样的话题中去,我在上课之前也一直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备课的时候也预料到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备课时是这样想:如果学生非常好奇,问及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时候,老师不必

7、回避这样的话题,仔细地解释给学生听,我认为四年级的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必要的,如果学生没有步步逼入这样的话题,我就一笔带过,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去,更重要的以小动物为例展开讨论。 其中四(4)班的课堂让我非常吃惊,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当我用课件展示小狗是怎么来,学生的讨论非常兴奋,还讨论到胎生,直接把科学概念讲出来了,这样的讨论自然是很好。当讨论到卵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小动物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师生对话: 有一位学生这样问:“老师,那人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也是要精子进入到妈妈的体内呢。”师:“是的。” 某男生:“那这个精子是怎么进入到妈妈身体里的。”师:“是爸爸和妈妈在一起就会

8、进入妈妈身体里了。”某男生:“怎么在一起啊。“ 其他学生。“是爸爸和妈妈睡在一起。” 某男生。“那我和妈妈也是睡在一起的,妈妈怎么就没有小宝宝呢。” 其它学生。“你现在还没有精子,你还小。” 某男生。“那我长大之后就有精子了,和妈妈睡在一起就会有小宝宝了吗。”这样的一段对话让我感觉学生对于爸爸和妈妈在一起,究竟是怎么在一起才会有小宝宝还是未解之谜,他们也非常渴望知道爸爸和妈妈究竟是怎么在一起。当学生的对话到这里的时候,我也不回避学生的好奇问题,我就解释给学生听,爸爸的精子是如何进入到妈妈的身体里的。这个班的学生在我解释的时候,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非常渴望知道这样的知识,我解释给学生听,在他们内

9、心的好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知我这样的一段课堂小插曲是否合理,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我真的不知道。或许要经过调查或者问问青少年青春期教育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才能知道结果。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对于我来说我教起来比较累。第一:因为个人的爱好我不太喜欢上类似与常识这样的课,认为这样的课没有思维发展的维度,仅仅是凭借记忆。第二:本课涉及到的植物太多。第三:本课中的一些植物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因为都是属于野草之类的。基于以上三点的困惑,我对这一课的教学没有一定的心理把握,果然,课堂的效果不太好,学生做的作业正确率也不高。 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了解这些植物,我也上网搜索了许

10、多图片和资料,以及穿插自己小时候遇到的与这些野草有关的故事给学生听,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没有实物的体验,仅仅凭借一点图片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所以,这一课的教学除非花大量的时间,搜索大量的图片,并且把这些图片编排成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并且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这些实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对,其实用话剧来把植物的故事穿插在内,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或许会有一些帮助,现在只是有这样的一个设想。(设想的根据是网络上贝贝的鼓膜的故事引起我的思考,)如果真要试验,只有等明年再次教学四年级的时候,花一些时间来编排故事情节,最好是能非常吸引学生的童话之类的故事情节,学生会更加地感兴趣的。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