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790089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绍蕃教授是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这位钢结构领域的泰斗,大家谈的 并不仅仅是先生渊博的学识、学术方面的成就,还有他对人的真诚谦和、对名利的 淡定自如2009年2月2日,是陈先生 90岁生日。就在这一天,这位乐育桃李并把毕 生奉献给我国钢结构事业的老人仍笔耕不辍,精神矍铄,谈起话来思维活跃,见解 独到,颇有一副“宝刀未老”的风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先生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一面,我们专门约请了陈先生在 高校工作的弟子顾强、曹平周、郭彦林、郝际平、童根树、杨应华、苏明周, 听他们回忆和先生相处的时光。在交谈中,弟子对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淡泊平和的人格魅力作了最好的 诠释。通过他们的描述,我

2、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博大而又令人景仰的心灵世界,先生 的形象也变得生动起来陈绍蕃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学问精深,性格随和顾强,男,1953年8月生,19801988年师从陈绍蕃教授,1988年获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钢结构教学、科研工作。我是 1980 年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陈先生的研究生,攻读硕士、博士 学位,是陈先生的第一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之一,这是我一生的幸事。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又留校工作了 14年,和陈先生接触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陈 先生的人品、学问、一言一行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陈先生的学问精深,在国内钢结构界是大家都

3、知道的。他在科研、教学方面的 丰硕成果影响了几代人。从1970年代的(TI1774)到目前的(GB500172003) 三本钢结构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技术规程,都凝聚了陈先生不少的心血,陈先生对这几本规范的贡献功不可没。陈先生所著和主编的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钢结构 等几部著作、教材均为精品,深受好评。陈先生是一位有很高知名度的学者,在钢 结构稳定、钢结构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认可。陈先生和国外学者的联系、交流比较多,平时非常注意收集资料,掌握国内外 的研究动态,对资料随时进行整理、记录和备用。在研究工作中,

4、陈先生经常为我 们提供参考资料或资料线索。我虽已远离西安,有不懂的东西还经常电话请教陈先 生。陈先生的著作非常严谨,很复杂的东西能用较简练的文字描述清楚,且容易理 解,这和陈先生精深的学术功底是分不开的。和陈先生合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章 教材,陈先生都会逐句逐字的修改。已修改过的文字,请他再审时,还会逐字审查, 再修改。而且坚持不做第一作者,这一点先生为我作了榜样。陈先生淡泊名利,性格随和,在钢结构界也是尽人皆知的。和学生、同事交流 过程中、学术研究过程中,他从不用激烈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对研究生的指 导过程中,从不发火、斥责学生。表达不同意见时,很容易让人接受。陈先生对学生、青年教师学术

5、上的培养、提携,生活、事业上的关心帮助也是 非常具体的。有两件事令我终生难忘!1985年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博士研究生,妻子和2 岁的小女儿远在东北, 生活比较困难。陈先生为了使我能安心学习,毕业后安心工作,多方奔走,说服学 校将我妻子从东北调入学校,并分配了住房。我当时属统招统分的研究生,并不是 学校的在册职工,这件事在当时的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1993 年,陈先生和我参与的项目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结束了研究工作,并 申报了 1993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参加研究的人员很多,获奖人数又有限制。陈先 生是我们俩承担的子项目的负责人,又是高层钢结构技术规程的主要编制人员, 已经排在报奖的 9 个

6、人之内,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是陈先生为了提携我,使我能有 些业绩积累,主动与项目负责人联系,将他的名字换成我,每当回忆起这两件事, 对先生的敬意都使我热泪盈眶。鞠躬尽师业,热血铸师魂曹平周,男,1956年5月生,19801983年师从陈先生,1983年获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为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系主 任,主要从事钢结构教学、科研工作。我于 1978 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工系钢结构教研室任教, 1979 年组织安排我作陈先生的助手, 1980 年考取研究生,是陈先生指导的第一届 硕士研究生之一。1983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钢结构教研室任教。

7、直到1992 年 4 月调离,我在先生身边学习和工作近 15 年。先生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精于 研究、广施教泽、培育后学、不吝心血,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陈先生献身教育事业,可谓呕心沥血。我留校到教研室不久,陈先生正在负责 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钢结构。如何编出反映科技先进水平,具有中国特色,且 便于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就在编写的关键时刻,由于意外事 故,陈先生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病痛折磨着他,但他焦虑的是绝不能因为自己而 影响教材编写进度和教学应用,看着当时年近花甲的先生做完接骨手术后,在嘈杂 的6人病房中,躺在资料包围的病床上撰写书稿,我受到强烈震撼。1979年我国绝大多数

8、研究人员的主要计算工具还是计算尺。有一次,先生让我 校核用计算尺求出的计算数据。当我把校核过的结果交给先生后,他又进行了一次计算,确认无误后才在发表的论文中使用。他教导我“工科研究论文要精益求精,准 确可靠,来不得一点马虎,要经得起历史检验”。2003年秋我们在筹划 2004年举办 “庆祝陈绍蕃教授从事土木工程事业六十周年”学术活动时,考虑到先生 1940年大学 毕业后在重庆綦江导淮委员会从事水工结构设计工作,国际上土木工程包括水利工 程,1940年到2004年刚好 65年,请教先生是否可以把六十周年改为六十五周年。 先生说:“我国目前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分为两个学科,还是六十周年吧。”先生慈父

9、般地关怀、帮助和扶持我们不断成长。我留校时,在西安买不到外语 科技工具书,先生外出开会时,特地给我买了简明英汉科技词典。学校教师办少 儿外语班,先生和师母首先想到我在幼儿园的儿子,我脑海里经常浮现师母牵着我 儿子去学习外语的场景,不由得热泪盈眶。我能成为先生的弟子,这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努力 传承先生的做人之道和治学精神。治学严谨,人格高尚郭彦林,男,1958年10月生,19821988年师从陈绍蕃教授,现为清华大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跨度钢结构及空间结构、轻型钢结构、多高层建 筑钢结构、钢拱桥结构方向的研究。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1982年

10、本科毕业后就读陈先生的硕 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988年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象陈先生当年指导我们一 样,现在我也在指导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跟随先生求学多年,先生不仅给我传授了 丰富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教给了我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断开拓进取、勤奋严谨 的治学精神及做人的道理。这一切,我从陈先生那里继承来,又将传给我的学生。在师从陈先生的岁月里,先生自始至终要求我们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及文献,在 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必须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研究 工作中始终处于前沿。记得读博士学位时,陈先生指定了许多外文参考书让我们阅 读,然后一起研讨,提出个人见解。这种学习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11、,因此我也将它应 用到我现在的工作中。多年来我坚持每周举行一次研讨会,通过对某些难点问题的 讨论,教师和学生均有莫大的收获,效率很高。陈先生“认真”、“严谨”方面体现的作风不仅仅是言传身教,更是行胜于言,这一 点已经成为我研究工作和教育学生的准则。从他写的几本钢结构教材及钢结构稳定 理论专著中,能充分体现陈先生的严谨,无论是对某些概念的描述,还是对别人的 研究成果及文献的引用都描述的特别细致。陈先生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给学生以宽松和自由的研究空间,积极地引导、 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这一点,对我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产生着深刻和积 极的影响。尽管陈先生已经高龄,但他仍然孜孜不倦,不断进取和获

12、取新的知识。 直至现在,他还经常叮嘱我们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工作要与设计理论及 设计方法相结合。受陈先生的启示,我也把开拓创新作为我研究工作的出发点。目前,中国建筑钢结构市场发展非常活跃,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建设项目的实 施给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许多重大研究课题。尽管先生年轻时未能赶上钢结 构工程项目建设的大好形势,但是他的学术思想已经通过他的弟子们渗透到这些大 型钢结构项目的工程实践中了。陈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清淡平和的人格魅力,使我感触良多,这一切将 对我及我的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睿智儒雅,大家风范郝际平,男,1959年7月生。19911995年师从陈绍蕃教授,现为西安

13、建筑 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 组成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谈起陈先生,那可以说的就多了:他在钢结构领域所涉猎的范围、研究的深入、 取得的成绩,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他的儒雅、他的气质、他的谦虚,他的课堂讲授 技巧、指导研究生的认真、对学生关心、对同事的帮助、批改学生论文的认真程度, 还有对待学术争论的态度,甚至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活习惯,每一个都可以 单独地写上一章。陈先生在钢结构的学识、威望、风度和气质是有目共睹的。在今天这样的社会, 表扬容易,说好听的容易,甚至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也不难,因为这是智力因素的 问题。在品行方面做好,真正德才兼

14、备那才不容易。我只叙述一件事,希望能用平 白的语言对陈先生的大家风范有所反映。我是半路出家学钢结构的,真正开始对钢结构的研究是在做论文阶段。由于读 硕士时是脱产学习,靠助学金,生活难以为继,所以读博士就读在职的了。刚入学, 要学习几门课程,可我快要到申请副教授的时间了,所以,就一边上课一边忙着写 些凑数的文章。因为都发表了,所以没能瞒过陈先生,他当面明确指出让我学习要 专心,可以写一些结构工程方面的文章。但我刚读博士,一下还写不出来,又要评 职称,就只好拿自己的原专业写上几篇。刚好那年评宝钢奖,由于我发表了几篇文 章,学校经讨论准备报我,可以说基本上都定下来了,报上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鉴于先

15、生的威望和地位,学校征求了陈先生的意见,结果被陈先生否定了,学校就 报了另一位博士,他获奖了。当然这些我是不知道的,如果陈先生不告诉我,也许 我永远不会知道。有一天,我有事去见陈先生,说完事,陈先生告诉我:“学校征求我给你报宝钢 奖的事,我说今年算了,明年再说吧,让你安心好好学习。 ”说实话,我当时一惊, 我的导师否定给我评奖,别人的导师为自己的学生争取还来不及呢。走出先生的家 门,我在想陈先生为什么要告知我此事?否定就完了吗,干嘛还告诉我。回到家后 我明白了,一方面陈先生是要给我敲警钟,既然读了钢结构的博士就要专心学习, 另一方面陈先生做事是光明磊落的,虽然这件事他不讲,我也不会知道,但是,

16、以 陈先生的作风他是不会在背后说别人的,特别是不好的。他历来坦坦荡荡,直接陈 述自己的意见,并且直接反映给本人。这种胸怀,这种磊落,在当今社会能有几人? 想到此,陈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令我更加崇敬,不仅仅是因为他 的学识,也更为他的品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作了博导,愈发感到陈先生在这一方面的高大,他不 仅学富五车,而且胸怀坦荡,真君子也。虽然第二年不再考虑在职博士生的宝钢奖, 我也不再有缘于此,但是陈先生的高尚品格、磊落的为人,成了我终生学习的楷模。以陈先生名字命名的“陈绍蕃精工钢构研究生奖助学金”奖优助学,图为陈先生 为获奖学生颁奖。身体力行,潜心研究童根树,男,1963年11月生,19831988年师从陈绍蕃教授,1988年获西 安冶金建筑学院钢结构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结构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