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作文三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7878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作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物作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物作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物作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物作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物作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作文三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作文三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物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作文 篇1孤独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静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孤独。当那迷漫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优美的花朵,飘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

2、?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孤独上了一道锁。纳兰是孤独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孤独。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憧憬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孤独是一个人的哀痛。李煜也是孤独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挚友的。即使生

3、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孤独。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驾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孤独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孤独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孤独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孤独是那个动荡年头的哀痛,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孤独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孤独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孤独灵魂的

4、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孤独,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孤独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孤独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化,修水利,受到全部百姓的拥护,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孤独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

5、生民立命”。一个人的孤独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孤独是漂亮的,是供人观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知我们,那些英雄的孤独是奉献,我们应当尊敬地去仰视。人物作文 篇2“不怕天,不怕地,就怕那辣椒出面管”。这是在同学之间流传的小歌谣,意思是“不怕副班长磨嘴皮,不怕小组长的竹鞭打,就怕辣椒班长出面管”。这“辣椒”是谁呀?他就是郝郝出名的尖子生朱雅平。他心辣、口辣,性格更辣。一次大扫除,同学们都埋头苦干,朱雅平任“监督”,只有“调皮包”王欢瞎添乱。你看,他的名字跟他本人的性格一模一样,身上就有那么一种“王威”劲,课堂上,说话啦,拽女生的小辫子啦,任何坏事准离不开他。他闲得无聊,

6、还真有方法,把一大张纸撕得粉碎,往天上一扔,兴奋地说:“下雪啦!下雪啦!”“辣椒”气冲冲地走过来,说:“快打扫干净”!泡气包有意装出惊异的样子,说“噢,是哪个家伙把地弄得这么脏呀?”说完,还有意瞻前顾后。“还有谁,远在天涯,近在眼前喽。”“噢,原来是你呀!连老革命家也变成背叛革命啦!”调皮包真是个演戏的好手。“少废话,快打扫干净”!“为什么,又不是我干的。”调皮包狡辩。“辣椒”歪头想了想:不是你干的,做点好事总可以吧,下周就要评三好学生啦”调皮包也想当三好生,便拿起扫帚把纸片扫了个一尘不染。还有一次,在早读时,“辣椒”班长发觉一个好挚友不好好读,便坚决果断地记上了挚友的名字。挚友说他不够义气,

7、出卖挚友,可“辣椒”班长却不以为然:“你不好好读,我为什么不能记?”这时挚友才知道假如不记,“辣椒”就是公私不分。“辣椒”班长真辣,不是吗?人物作文 篇3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坚守信念为国捐躯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才智的真正含义。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悠然自得,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思熟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

8、,何谓能臣,公瑾是也。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丰功伟绩。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迟疑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劝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看法坚决。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劝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呈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

9、的势力,主见攻打南郡,在那场斗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旧让人仰视。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终一刻都不曾倒下。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浊世清莲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仔细,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2.眼看自己一度兴盛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志向。怎能不让人叹惋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

10、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志向!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见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非常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志向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志向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见,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志向而献身的宏大精神。

11、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抗拒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当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医学泰斗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决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胜利之巅!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12、。因此,父亲确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准备放弃科举做官之路,用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当然须要,但“行万里路”更不行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化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踪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种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夫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意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排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急于度外,到处找寻,最终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很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