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78237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学习,503和504两个班的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也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技能,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增强。不过,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巧妙运用。本学期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

2、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学生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总之,新的内容,将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二、教材分析1整体概述本册学习内容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

3、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2)第二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

4、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3)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3材料清单(1

5、)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2)第二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块。(3)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

6、用时区图、陀螺。三、教学目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

7、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四、具体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5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6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7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8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五、教学设计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2.21-2.27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22.28-3.5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机动1课时333.6-3.121

8、-4造一艘小船1-5浮力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343.13-3.19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机动1课时353.20-3.26第一单元复习和测验2课时2-1热起来了363.27-4.22-2给冷水加热2-3液体的热胀冷缩2-4空气的热胀冷缩374.3-4.92-5金属热胀冷缩吗2-6热是怎样传递的机动1课时384.10-4.162-7传热比赛2-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机动1课时394.17-4.23第二单元复习和测验2课时3-1时间在流逝3104.24-4.303-2太阳钟3-3用水测量时间3-4我的水钟3115.1-5.7五一长假3-5机械摆钟1125.8-5.143-6摆的研究3-7做一个钟摆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3135.15-5.21第三单元复习和测验2课时4-1昼夜交替现象3145.22-5.28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4-3证明地球在自转机动1课时3155.29-6.44-4谁先迎来黎明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机动1课时3166.5-6.114-6地球在公转吗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机动1课时3176.12-6.184-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四单元复习和测验2课时3186.19-6.25总复习3课时3196.26-7.2期末考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