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78231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专业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专业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专业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专业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成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成长留驻美丽的人生 在不知不觉中从教已近十年了,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扎根山区孜孜不倦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逐渐从一名刚从师范毕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但我清楚地认识到:仅仅满足于现状,靠“吃老本”,是无法胜任现今的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在当前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屑、不肯、不能静心读书学习。教师的不读书,不勤读书,无疑给专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后劲不足”,这也显然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

2、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生存需要发展,发展就是生存。必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为自己定出更高的目标,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实施,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一、成长剖析1、坚定教育的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决定着教师工作和生命的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在学校全部教育现象极其复杂的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中学生明辨

3、是非的能力不强,就如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何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这是需要信念来支撑的,美国教育家库姆斯在经过多年研究以后就曾指出,一位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具备了作为教师个人行为准则的信念结构。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教师被喻为蜡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片叶子,尽其一生,护着花蕾,即便化作春泥护花也无怨。蜡炬也好,春蚕也好,叶子也罢,其核心就是奉献,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甘于奉献的信念,才能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懂得教育家吕型伟先

4、生所说的“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献身”的境界,才能言说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2、跨越心灵的坎儿首先人必须是澄净的。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娇艳欲滴的玫瑰,书籍则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和阳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书籍就是坚固的河床。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必须静心读书。现实生活中,人很难没有欲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上有几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读

5、书,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有用”、“无用”两种:有用的废寝忘食的读,无用的视若敝履。而所谓的“有用”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无用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然后坚持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之所以成长的古训,这一古训对当今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照样有效。“游学”作为一种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开拓视野、丰富体验的方法,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教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把“熟知学科内容并且样样有余”作为教师教育素养的第一要素,并说:“达到这种程度的办法只有

6、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1)、浏览时文,以开阔眼界语文是中小学与时代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民族文化、时代精神都通过语文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阅读时文,以了解时代特点,贴近涌动的时代脉搏,树立先进的现代观念。语文课上我们所教的学生,又是接受时尚最快的新一代青少年,如果我们不广泛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拉近与时代的距离,我们就无法与学生沟通。举个例子说,上世纪80年代不读金庸、琼瑶、三毛,便难与学生交流;现在我们不知韩寒、郭敬民、罗琳,便难与学生对话。(2)、阅读经典,以厚实积淀语文课程承担着培育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要把这一重任完成好,除了中小学教材要选择大量经典

7、作品外,语文教师更应该首先读好经典,成为一名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通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须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中学生尚且要读大量的经典,受古典的训练,更何况我们语文教师呢?在我看来,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阅读者,他能够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在古今中外的著作中汲取营养,温故而知新,厚积而薄发,让自己成为知识长河中的一泓活水,这样,个人的专业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3)、在教学中不断自我反思,提升专业素质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当教师遇到困

8、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反思应当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这是我深有感触的经验,从教近十年来,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生成长为一个对教育有一定思考的教师,“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多年来我有一个习惯:每一堂课我自己上了下来后,我要认真整理、思考每一个环节,看看哪里做得还可以,哪里还可以改进,然后再把这些体会记录下来。有时听了别人的课后,我会进行二度备课,自己重新执教一次,通过对比,探索某一类型课文的较优教学方法。这一看似费时费力的做法,让我也包

9、括我的同事获益不少,“将自身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这是一位教育同仁的箴言,也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二、成长目标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接受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即终身学习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

10、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个人。三、成长措施 1、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1)发展和学习应该是自主的,而不是依靠外部的。 总之,个人应该成为自己发展和学习的主体、主人。 (2)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今天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还包括社会考察、网络学习、课题研究、观摩学习、学术讨论、实践和行动研究等。此外,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法,而应该是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要了解学生,了解社会,要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11、(3)同伴互助提高自己的教学. 作为一名到新的环境的教师,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学科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同学年教师学习,不耻下问。并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把握组内开展的研究课、交流课的机会向同学科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在反思中扬长;在审视中甄别;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每星期抽出一定时间到阅览室,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

12、志和理论专著,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2篇;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力争每学期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每天分时段读书,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扩大读的范围,可以读先秦诸子、古代文学、教育名著、教育刊物、教材等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读书方法,在追求量的同时发生质的变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水平。3、继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

13、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无疑是当代教师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4、立足课堂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从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处请教,从名家光盘里学习,从市区名师中汲取,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5、笔耕不止,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灵感,诉诸于笔端,写出教育案例、故事、论文、随笔等,力争多多发表。6、提高师德修养,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人格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一直信奉一位哲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会始终不忘自己为师德职责和使命,不辱为师德重任,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