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7807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细胞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细胞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细胞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细胞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习题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三、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上,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细胞信号传递、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学科。3、细胞学说:1)生物都是由细胞与细胞产物组成 2)所有细胞在结构上和化学组成上基本相似 3)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反应其功能 4)新的细胞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四、问答题1、叙述细胞学说内容,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性?答: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物都是由细胞与细胞产物组成 2)所有细胞在结构上和化学组成上基本相似 3)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反应其功

2、能 4)新的细胞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其意义在于: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极大的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三、名词解释1、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2、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大约在16亿年前。具有核膜、核质和核仁组成的完整核结构,细胞内部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膜性细胞器,形成了结构和机能完善的内膜系统。3、原核细胞:这类细胞在地球上出现最早,大约在3

3、5亿年前,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同时细胞结构较简单,无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膜性的细胞器。4、细胞器:存在于细胞中,用光镜、电镜或其他工具能够分辨出的,具有一定开矿特点并执行特定机能的结构。四、问答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答: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细胞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2、比较原

4、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细胞的基本共性:1.所

5、有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化学元素、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2.结构方面:(1)所有的细胞表面都具有细胞膜(2)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3.遗传物质:组成上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遗传信息传递:(1)相同的遗传密码(2)相同遗传信息转录机制(3)相同遗传信息翻译机制 4.细胞代谢:(1)分解代谢:都可发生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2)合成代谢:蓝藻与植物有相同光合作用机制;以ATP合酶进行化学能储存方式 5.细胞的增殖: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在分裂时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内。第三章 细胞质膜三、名词1、脂质体: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对,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

6、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2、血影:红细胞分离后放入低渗溶液中,谁很快渗入到细胞内部,使红细胞膨胀、破裂,从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此时的红细胞就变成了没有内容物的空壳,由于红细胞膜具有很大的变形性,柔韧性和可塑性,当红细胞的内容物渗漏之后,它的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此时的红细胞被称为血影。3、细胞外基质: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结构精细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它不仅参与组织结构的维持,而且对细胞的存活、形态、功能、代谢、增殖、分化、迁移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全方位的影响。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借助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向细胞发出

7、信号,通过细胞骨架或各种信号转导途径将信号传导至细胞质,乃至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及细胞的活动。四、问答题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答案要点: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的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非极性尾部相对,以极性头部朝向水相。这一结构特点为细胞和细胞器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细胞与外界、细胞器与细胞器之间有了一个界面;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结合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的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结构特

8、征有利于物质的选择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为多种酶提供了结合位点,同时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结构特征。2、何谓内在膜蛋白?它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答: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4、叙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答: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结 6)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7)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疾病,恶

9、性肿瘤有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1、载体蛋白:是一类膜内在蛋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存在的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通过与特定溶质分子的结合,引起一系列构象改变以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2、通道蛋白:由几个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能使适宜大小的分子及带电荷的溶质通过简单的自由扩散运动从膜的一侧到另一侧。3、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有质膜上受体参与的从胞外吸收专一性的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过程称为受体介导内吞。4、胞吐作用:细胞排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通过形成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囊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5、组成型胞吐途径:这种分泌途径中

10、运输小泡持续不断地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并立即进行膜融合,将分泌小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细胞中。6、调节型胞吐途径:又称诱导型,见于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内分泌细胞。调节型分泌小泡通过出芽离开反面高尔基网络并聚集在细胞质膜附近,当细胞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就会与细胞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7、胞内体:是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膜上有质子泵,腔内的PH5-6,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新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降解。四、问答题1、比较P-型离子泵、V-型离子泵、F型离子泵和ABC超家族答:P型离子泵:此类运输泵运输时需要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包括Na+-K

11、+泵、Ca2+离子泵、H+泵主要存在植物细胞的质膜上。V型泵:主要位于小泡的膜上,如溶酶体膜中的H+泵,液泡膜,胞内体的膜上存在,运输时需要ATP供能,但不需要磷酸化。F型离子泵:这种泵主要存在于细菌质膜、线粒体膜和叶绿体的膜中,类囊体膜中,它们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偶联因子。ABC运输蛋白:是一个膜输送蛋白大家族。哺乳动物细胞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来驱动多种小分子的跨膜运输。在肝、小肠、肾等器官的细胞膜上分布丰富,它们能将天然毒物和代谢废物排出。2、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答:原理:可分为六个过程。泵向内开从细胞内摄取3个Na+-ATP磷酸化a亚基通

12、过磷酸化改变构型;向外释放3Na+-泵朝外开,以便开始下半个循环从细胞外摄取2个K+-去磷酸化引起构型改变2K+释放到细胞内,泵恢复原始状态。意义:1)动物细胞靠ATP水解供能驱动Na+-K+泵的工作,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均匀分布,有助于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平衡,保持细胞的体积。2)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3)驱动细胞营养物的运输。3、比较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型胞吐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组成型外排调节型外排存在细胞所有真核细胞特化分泌细胞作用机制连续不断发生,不需信号触发需信号触发,不连续进行功能外排:质膜外周蛋白细胞的胞外基质的成分,某些营养成分,某些信号分子外

13、排:激素、粘液、消化酶4、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有哪些方式?答:小分子一、 被动运输(一)简单扩散(二)协助扩散二、 主动运输(一)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二)协同运输大分子膜泡运输第五章 细胞信号转导三、名词1、细胞通讯: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2、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细胞识别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3、受体: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地结

14、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4、信号转导:细胞表面受体通过一定的机将外部的信号转为内部信号。5、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胞外信号后最早在胞内产生的信号分子。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DG、IP3等。6、G蛋白:是鸟氨酸结合蛋白的简称,又称GTP结合蛋白,它能与GTP或GDP结合,简称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它将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偶联起来,使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9、分子开关: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对每一步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又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失活机制,而且两者对系统的功能同等重要。这些控制蛋白质称为分子开关。10、Ras蛋白:是ras基因的产物,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布于质膜胞质侧,结合GTP时为活化状态,结合GDP时失活状态,因此Ras蛋白属于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具有分子开关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