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77845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松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16课黄山奇松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2.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

2、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体会黄山松的特点,知道“奇”在哪里? (4)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正确书写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 (2)通过抓住课文的“奇”来理解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五、 教学时间:2课时六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激趣

3、导入, 整体感知松奇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齐读:黄山奇松。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了黄山有“四绝”,是哪“四绝”?(白板演示),而人们却对(白板演示)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下面就先让我们来一睹它们的风采!(视频:黄山松)2、从视频中,大家都看到了什么?3、是啊!文中说“山顶上,陡崖边,到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白板出示句子)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来赞美黄山松的的美丽?(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潇洒、挺秀”。)二 、激情学文,具体感悟奇松师:那么,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呢?作者又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板书:姿态各异)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三大名松”姿态的

4、不同(一)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三大名松姿态的句子。(二)指名说,评议.(白板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学生上来画不同颜色)(三)出示三幅图,辨别三大名松。(四)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三大名松各自姿态的特点是什么?1、交流“迎客松”的特点(详案)A、迎客松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迎客松的姿态怎样优美?哪句话具体写了迎客松优美的姿态这句把什么比做什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这棵迎客松,能舒展你优美的身姿,用热情的话语,欢迎游客到来。 你会怎么说?你能读出迎客松的这种热情吗?(指名读)板书:姿态优美B、除了姿态优美,作者还介绍了迎客松的什么特点?板书:充满生机从哪感受到它的生机?圈词:遒劲(白

5、板放大)这么挺拔,这么有力,大家觉得容易吗?为什么?文中哪个词?(饱经风霜)想象一下,在大雪纷飞的寒冬里,这课迎客松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这棵迎客松C、是啊,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这棵迎客松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你能用“饱经风霜”造句吗?可以用在其他树木上?能用在写人的句子里吗?D、迎客松姿态优美,充满生机。所以,它也是三大名松之首,甚至是黄山的象征,谁来读这句话?出示句子: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 同学们,“象征”的意思大家理解了吗?能读好吗? E、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迎客松?(安徽高速公路收费卡、香烟盒、宾馆的壁画、安徽电视台的图标等)F、指导朗

6、读,此时,你们就是迎客松,谁来读出你的内心的自豪!个别读师小结:此时此刻,老师觉得我们应该无比自豪,应该我们就是安徽人,咱们安徽的迎客松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 (白板显示:铁打的迎客松)G、朗读指导,全体起立,我们向这棵迎客松一样,读出我们的热情,读出我们的勃勃生机。2、交流“陪客松”和“送客松”的特点过渡: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A、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们的姿态。 B、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再读课文,准备一下,将理由说得更充分一点,

7、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白板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所在。 (3)完成填空: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送客松”。 (4)朗读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 (5) 指名回答,白板指导朗读(6) 学生上来辨图,并说出理由。(白板放大)(7)渗透写作方法:先总后分、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三 、拓展思维,想象松之“奇”黄山松除了“三大名松”之外,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黄山松(1)欣赏关于黄山奇松的图片。 这些松树都像什么?(2)齐读第三自然段。四 布置作业:背诵第二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