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心血化春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7634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愿将心血化春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愿将心血化春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愿将心血化春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愿将心血化春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愿将心血化春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愿将心血化春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愿将心血化春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岗位成才标兵评选材料愿将心血化春雨,精心浇灌杏花林 记燕山教研中心 王虹愿将心血化春雨,精心浇灌杏花林 记燕山教研中心 王虹王虹,女,34岁,1994年毕业于北京第一师范。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12年,2006年调入燕山教研中心,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在教师与教研员的角色转换中,伴随她始终不变的是对工作的那一份激情,始终不变的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满怀激情,点亮学生心中的灯从1994年到2006年的12年间,她一直从事着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同时担任了9年语文教研组长。激情伴随她走过了12年的风风雨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超前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

2、”是她的追求。在实际工作中,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实践再学习再反思再实践”,减少了许多的无效劳动,优化了教学过程。在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的同时,努力使语文课上得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变生硬的教学环节为活泼自然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作为班主任,她将“四心”(爱心、细心、信心、恒心)奉献给了孩子们,使孩子们在浓浓的爱中快乐地成长。作为教研组长,她带领同组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进行“备、说、讲、评”四环节教研实践,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与肯定。不懈的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她多次被评为校级、局级、办事处级优秀教师,并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所带教研组曾被评为“青年文明号”。多篇论文

3、获奖并发表,其中拨动孩子心弦,奏出动听音乐获中国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刊登在现代教育报上,实验课小壁虎借尾巴在市“翰林汇杯”电化教育研究成果评优活动二等奖。一篇教学设计获全国中小学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方案评选优秀奖并被收录于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选一书中。执着追求,照亮教师前行的路 由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成为了一名教研员,摆在她面前的问题很多:教研工作怎样开展?教师培训怎样进行?教师队伍怎样建设?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陌生的,她深深感到:教研员想说爱你不容易。一、学习反思升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着陌生而艰巨的工作,她无时不在警示自己:赶快学,赶快赶,尽快进入角色,承担起这项工作

4、,不辱使命!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她走进了图书馆,走进了书籍,走进了各类培训讲座的课堂。借阅了一摞又一摞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一桌一椅、一灯一笔,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静读的夜晚。北京市基教研中心“金色种子”培训、北京市教育学院“绿色耕耘”学习班、北京市教材一级培训班、北京市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现场、各级专家讲座都留下了她的身影。由于学习积极努力,在 “绿色耕耘“培训中,她被评为了“优秀学员”并在全市“绿耕”总结会上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在专家的引领下,在与经典的对话过程中,她感觉到自己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在与一线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她努力地将从书籍中汲取的养料充分地释放出来,帮助

5、老师们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努力解决老师们教学中的困惑。两年来,她真切地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一名教研员专业引领的内源性需求,是帮助自己走出狭小、走出平庸的最好的导师。对于一名教研员来说,推动其事业发展应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她热爱教研,热情的学习工作,并从中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教育思考使她不断地自我反思,逐渐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两年来,她养成了写教研反思的习惯,整整两大本的反思日记记录着她思考的轨迹。在反思中她成长着,在反思中她进步着,在反思中,她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着自己的教研思想,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的提高小学语文中年级段阅读课

6、第一课时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等多篇论文在市级获奖。 二、研究指导服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然后知不足。不断的学习丰厚了她的理论积淀,但也使她深刻认识到:教研员不能远离一线,浮在上面,闭门造车,教研员的根在课堂。“研究、指导、服务”是教研员的职责。教研员必须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为了解课堂教学现状,她经常以参与者、合作者身份,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查看教案作业、指导校本教研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们的教学中的困惑,全面了解教学现状,为开展实效性教研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她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研方式,探索互动式教研,促进教

7、师技能的提高;探索专题性的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研究水平的提高,创造性地开展了具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如组织“一课多讲、多种方式教学”的主题研讨课、“明确教学目标,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专题讲座、“准确把握文本,提高课堂实效”的教材培训,“准确把握训练点,精讲巧练”复习指导等。这些活动,为教师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切实帮助教师们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在“服务教师,开展实效性教研”的同时,2008年,她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来,拟定了“教师梯队式”发展计划。通过对二三年级语文教师师资队伍状况的分析与教师教学现状的诊断,将45名教师分为了四个梯队,并与

8、各梯队教师共同制定了阶段发展目标,确定了“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发展途径、促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将教研重心下移到各校教研组,指导教研组开展“一课多磨同伴互助有效示范+自我反思”的校本研究,促使不同阶段教师都参与到教研组的教学研讨中去,使之在团队中互动、碰撞,使教研活动成为真正的研修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在各梯队教师的培养中,她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她所负责的年段中,五年以内教龄的青年教师占到24.4%,这些青年教师是今后燕山语文学科的顶梁柱,他们的成长决定着今后燕山语文教学的质量。她针对青年教师的需求及教学现状,制定了“四个一”的培训计划,即:每月一次学科专业

9、知识培训、每位教师每学期磨一节课、每次活动一篇反思,每学期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拼等,同时,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的成长轨迹。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教研教研,重教重研。她积极参与市、区的课题研究,如北京市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学科渗透德育的研究、探究性作文的研究、提高燕山小班化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她立足教学实践,努力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为课堂服务,科研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通过对课题的实践拉动,对主要实验学校的指导促动,对课改问题的及时互动,深化课题研究,教学实效逐渐显现。2008年4月,“小班化教学实效性研究”研讨展示会在前进二小召开。她指导前进

10、一小张策老师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教学中张老师紧紧围绕小班教学的相关理念展开教学,并适度将学习优势的教学策略运用于课堂实践中,课堂充分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个体需求的理念。 一节节观摩展示课在悄无声息地推动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一次次精心准备的讲座在润物无声地转变着教师们的理念,一个个课题的研究在不断地推进着教学改革的步伐。她在用她的行动诠释着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宗旨。三、尽职进取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愿做蜡炬照杏坛回首两年多来走过的教研路,平凡的工作中闪现着不平凡的光辉。在这一千多个日子中,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心一意地做着她的教研工作:面对着众多的第一次,

11、(第一次参加教学视导撰写视导报告,第一次进行全区质量监控,第一次担任三个年级的教研任务,第一次进行教师教材培训,第一次指导教师上市级现场课)她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两年来,共听课500余节,指导教师参加全国、市、区级录像课、评优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共计50余节,开展教学专题讲座10余次,指导教师撰写多篇教学设计,圆满完成了教学视导,质量监控,撰写学科视导报告和质量监控报告,新课程教材的二级培训,燕山地区教师基本功竞赛,编写寒暑假作业和练习册等多项工作。在这一千多个日子中,她恪守着“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责,执着地追寻着心中的梦想,奉献并快乐着:她指导教师撰写教学设计,

12、不厌其烦,几易其稿。她指导教师参加现场课比赛,与教师一同备课、一同磨课,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策略,从课堂导语到过程评价,一遍遍地试讲,一次次地推翻,一回回地修改,一夜夜地反思。清晨,两岁多的孩子还没有醒她已走出了家门;夜晚,她把孩子哄睡后又翻开了教材。鸟欲成凤,必先自焚。在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煎熬与考验之后,她与老师共同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回望来时路,有苦有乐有笑有泪,有收获也有遗憾。虽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她愿做一支默默燃烧的蜡烛,照亮教师前行的路;她愿做一把坚韧的“人梯”, 让教师能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笑得更美,获得更多。作为教研队伍中一名“新兵”的她,在“教研”

13、这块沃土上播撒的种子已渐渐生根、发芽,“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相信在她的精心浇灌下,燕山小语这片杏林一定会花儿满园,硕果满枝。主要工作业绩:一篇教学设计获全国中小学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方案评选优秀奖并被收录于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选一书中。提高小学语文中年级段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等多篇论文在市级获一二三等奖。拨动孩子心弦,奏出动听音乐获中国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刊登在现代教育报上。2005年获北京市课改先进教师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燕山骨干教师,在2006年“北京市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在全市总结会上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在北京市2007年小学语文教研员录像课评优中获二等奖。指导的珍珠泉一课获北京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二等奖,本人获指导奖。指导的小制作一课在区“小班化教学实效性研究”研讨展示会上展示,获好评。指导的盘古开天地一课在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到燕山视导活动中做展示,获好评。指导的秋天的雨一课被推荐参加全国录像课评比。指导的多篇教学设计被推荐加北京市教学设计评比并获奖。指导多名教师上市、区、级研究课、观摩课,并广受好评。2008年被评为教研中心优秀党员。2008年被评为北京教研优秀通讯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